汉灵帝才是东汉的实际上的亡国之君

馬贺说文化 2023-01-29 11:26:52

中平六年,东汉王朝实际掘墓人就是汉灵帝刘宏驾崩,东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戚和宦官时代。东汉王朝应该是封建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之一。

汉灵帝在位的时候,因汉灵帝发动党锢之祸导致世家大族元气大伤,黄巾起义爆发之后,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刘宏听从宗室刘焉(刘璋他爹)的意见,在天下十三州刺史的基础上每州再设一州牧,这些州牧可以自行募兵,如此一来,黄巾起义是镇压下去了,但地方日益做大,地方军阀迅速崛起,给东汉王朝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汉灵帝有两子:长子刘辩,何皇后所生,次子刘协,王贵人所生。照理说皇后的儿子为太子理所应当,也符合封建法统,但灵帝就看刘辩不顺眼,怎么看怎么别扭,原因在于刘辩自幼在道观长大,没有父子之情。而次子刘协(汉献帝),非嫡非长,但自幼跟董太后长起来的,与灵帝有感情基础。因此灵帝有意立刘协为太子,但你要说刘协比刘辩强真未必。汉灵帝驾崩的时候,刘辩15岁,刘协8岁。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应该立刘辩。

但问题是,此时何皇后的大哥何进已经深度参与朝政,何进的弟弟何苗也被提拔成了车骑将军,刘辩登基肯定就是外戚当专权,如果真的立刘协为太子,根本坐不稳不说,很有可能引发朝堂巨变,在种情况下,灵帝就把换太子的任务托付给了宦官蹇硕。这就又进入东汉政治的死循环,宦官与外戚轮流坐庄。

灵帝为了扩大蹇硕的权力,在洛阳西园重新编练八支禁军队伍。这支部队的实际控制人就是上军校尉蹇硕。而且大将军何进也在蹇硕领导之下,后汉书记载:“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就此,蹇硕与何进就是死对头。

照理说,蹇硕要杀何进很简单,借着汉灵帝驾崩,皇宫就是蹇硕这样的宦官说的算,而且他还有兵权,只要提前把人埋伏好,何进必然入宫参加汉灵帝丧礼的,此时一声令下就能把何进乱刃分尸,至于圣旨完全可以董太后的名义发布,刘协继位就会并不难,蹇硕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但这一计被上军司马潘隐泄露给何进,这才使得何进躲过一劫。

何进随即以旧疾复发为由,没有入宫参加葬礼。而刘辩得以继位,史称汉少帝。因其年幼,母亲何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袁绍的叔叔)共同辅政。险些被杀的何进恨透了这些没有东西的死太监,尤其是整天琢磨怎么把蹇硕整弄死,而蹇硕自觉有负先帝托孤之恩,也想将杀猪将军何进斩杀,但问题是双方都有兵权,谁也并不敢贸然提刀火并。两边都在紧锣密鼓开始准备。

蹇硕在皇宫里与十常侍里的张让、赵忠、郭胜、段珪等人商议如何铲除何进,但让蹇硕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常侍郭胜是何进的人,是何进安插在宦官里面的“潜伏者”。郭胜跟何家是同乡,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对于蹇硕提议,十常侍并不感冒,因为刘辩在位,对于十常侍来说,他们的利益会更大,因为这样一来,何家必须依靠十常侍。但是假如让蹇硕扶立刘协成功,那蹇硕的位置肯定会排在十常侍之前。又加上郭胜从中破坏,十常侍决定,联合何进,诛杀蹇硕!为了向何太后示好,张让秘密联系了何进。何进得到报告,大喜过望,当即和黄门令串通,在宫里伏兵杀了蹇硕。蹇硕死后,外戚和宦官第一次联合执政,亲如一家。

但如此一来,引发了士族的强烈不安、因为外戚和宦官一旦合流,倒霉的就是士族,时任中军校尉袁绍,就看清这一点,因此他开始挑拨离间,让外戚和宦官发生内斗,士族好坐收渔人之利,关键的一点是,当时何进,以及太傅袁隗共同辅政,当何进和宦官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袁隗才有可能以朝堂第二人的身份渔翁得利。

于是袁绍就天天鼓动何进铲除一切宦官,将危险消灭在萌芽态势,何进一个杀猪的,政治头脑肯定不如世家子弟出身的袁绍,他不知道,一旦宦官失势,他离死也就不远了,于是,在袁绍的刻意引导下,何进逐渐开始排斥宦官。而且不顾曹操的劝谏,调董卓进京诛杀宦官。但董卓还没有进京呢,他自己就为中常侍张让所杀。

等到董卓进京,外戚,宦官,士族三家最后都失败了。刘协倒是当皇帝了,而东汉也结束了,这都汉灵帝一手造成的。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灵帝去世的当年所发生的。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9 阅读:8956
评论列表
  • 2023-02-01 10:56

    汉唐灭亡的直接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中央没钱了,收不上税。灵帝已经靠卖官鬻爵攒钱了,还是不行。所以只能发包给州牧,唐朝时是节度使,让他们自负盈亏,这当然会导致地方坐大。

    赢(苏州) 回复:
    不一样……唐自安氏之后,就已经不是大一统王朝
    少时风流老亦狂 回复: 赢(苏州)
    这个有待讨论,至少各地的节度使名义上是称臣的,好像到了最后也没造反吧,王朝期间还有中兴的势头。当然朱温并不是代代相传的节度使。
  • 2023-02-02 06:21

    灵帝是想平衡三方 结果谁也看不起谁

    dgfgdjchc 回复:
    不是平衡三方。而是让三方互斗,从而让自己脱离亲自下场,转变为仲裁者。结果宦官跟外戚斗得你死我活,而士族脱离了争斗漩涡。
  • 2023-01-30 23:46

    董卓是挖皇陵敛财,那么只进不出的汉灵帝的钱到哪里去了?

    少时风流老亦狂 回复:
    中央没钱,连三河五校都养不起了[得瑟]
    小陈也可老陈也罢 回复:
    封建王朝的没落其实就是一个土地吞并的过程。士族世家土地的重新洗牌。吞并到一定程度百姓都是大户的佃户都给大户交粮国家收不到粮和税就没落了。
  • 2023-03-11 11:44

    呵呵 安你这么说的 立邦刷新一下

  • 2023-02-05 22:19

    灵帝死得早,皇子年少

  • 2023-02-06 14:56

    桓帝吧。有人说谥号桓是好谥,这话没错,但要知道上谥号的是大臣和自己的亲儿子,古人还有一种高级反讽(周朝谥号就有这种),桓帝除过梁氏兄弟确实牛,但第一次党锢之争妥协阉宦,就昏了。后期更是宦官猖獗

    用户10xxx43 回复:
    隋以后就不再上恶号
    篮球大不大 回复:
    英是恶谥
  • 唐亡于明孝帝李隆基,明亡于留学生朱祁镇,清亡于败家子弘历

  • 2023-02-10 19:18

    谥号灵就是不好[静静吃瓜]赵武灵王,武是好的,灵是不好,错就错在立了太子还想着把赵国一分为二,最终自己活活饿死在沙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