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华》,聚焦一个时代的故事发展,意义深远

江美说娱 2023-05-14 16:30:39

《火红年华》用一部史诗性的叙事方式,再现了三线50余年的风雨沧桑,再现了三个时代青年的激情。本片通过展现新中国产业辉煌的瞬间,向观众展示了一部值得回味的史诗。要将50年,3代人的人生历程,压缩成32集的剧集,这是何等的困难?既要注意到历史的发展与人物的宿命,又要注意三线建设的材料选择,并要注意写作的现实性。

像《火红年华》这种类型的剧集,拍摄的困难程度,不比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少多少。从剧情上来说,《火红年华》将细致与宏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角色与故事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看到了三线建设的进程,也看到了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点点滴滴。《火红年华》中的细节之处,第一是对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这件事情开始于一九六五年,当时109冶正在以二号信箱的名义,在川南地区建造一家三百万吨级的大型炼钢集团。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一座忙碌的建筑区,人们居住在简陋的木板和茅草铺成的棚子里。现在还没有把生产装备送过来,需要处理的是大量的工程机械,比如挖土机的搬运。从市区到钢厂工地,需要跋涉很远的一条山路,夏方舟第一次来的时候,还出了一起惊险的事故。

正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夏方舟与秦晓丹这一辈的建设者,以他们过人的意志与实力,克服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将川南钢铁厂的第一阶段建造了起来,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钢材。故事情节的细节化,不但表现在对时间背景的准确描绘上,而且也表现在对人物之间的感情上。里面的角色很多,角色之间的剧情线索也是五花八门,但是这些线索之间的联系却并不混乱,每个线索都很完善。

主角夏方舟和秦晓丹的剧情安排自然详尽,但同样可以看出领袖人物霍茂森和赵殿楚的宿命走向,陈国民,武本奇,林富来,生活在第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也是第三代的缔造者,戚芳薇和陈天海的儿子。

《火红年华》就是以这种方式,去看每一个角色的起起落落。《火红年华》在宏大的层次上,将109冶炼厂与川南钢铁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为了巩固国防力量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战略大后方工程,既是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在剧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即秦晓丹本人作为一名战士,为三线的建设出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巨大变革。而这时109冶正处于困难的过渡时期,由于缺乏施工项目,连发不出薪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夏方舟和陈国民的带领下,109冶炼厂在深圳施工,赚取利润,维持着109冶炼厂的运转。《火红年华》除了讲述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外,还讲述了公司转型的艰辛,告诉了所有人,109冶炼厂和川南钢厂,都是靠着与时俱进,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在市场的呼唤下,渡过难关的109冶依然坚持回归本职工作,在钢铁施工方面不断创新,在西部大开发中再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故事情节上,它既体现了细致又体现了宏大,在表达方式上,它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的交融。《火红年华》将整个大时代的发展与企业个人的命运轨迹,以及50多年前的辉煌与发展交织在了一部产业巨制的影视作品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