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会议结束后,邓小平调侃彭总:这么大了还不服老?

冷洱吖 2023-12-15 12:57:01
前言:

1950年,抗美援朝前夕,中央对于派谁领军入朝作战遇到了一些麻烦,原本身为最佳人选的林彪、粟裕这两位常胜将军皆因一些事故无法领军入朝。

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将身处西北的彭德怀召开北京,最终彭老总临危受命,当即表态:一切服从中央安排。

当时,彭老总已经50多岁了,身体由于长年作战早已不复壮年,于是散会后,邓小平赶上彭老总的步伐拍了拍他的肩膀玩笑道:“您都这么大了,还不服老吗?”彭总听后仰天大笑,随后一脸认真的回复了7个字,而这7个字,正是彭老总一生的写照。

那么林彪粟裕为何没能领兵入朝呢?而彭老总又回复了哪7个字呢?

粟林虽勇,难堪此任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中南海就做出了正确的局势判断,并已经采取了对应策略。

7月,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防安全会议,就朝鲜局势作出对应战略部署,单独组建了东北边防军,直接归属中央军委管辖。

这支军队是由第四野战军的主力王牌第13兵团为主组成,下辖4个军,士兵有25万之多。而且第13兵团的官兵多数是东北人,对东北情况十分熟悉,且怀有浓烈的保家卫国情怀,毕竟背后就是自己东北的家乡和亲人,一旦开战必定能够给任何敢挑衅的敌人以严厉打击。

粟裕大将

在确定这支军队的总司令时,中南海方面最初是把目光放在了开国大将粟裕身上,也确实将这一职务委任给了他。

遗憾的是,此时粟裕的身体状况并不容乐观。

在国共十年内战期间,粟裕曾在水南战役中被国民党的炮弹击中,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碍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有三颗弹片没能从他的头颅中取出来。

留在粟裕大将头颅中长达五十四年之久的三块弹片

在接到东北边防军总司令的任命之前,粟裕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还曾担任对台作战的总指挥。

但由于头颅中有伤,加上长期军旅生涯高度紧张的指挥工作,此时的粟裕时常感到头晕眼花,一度到了连眼睛都没有办法环视的境地,吃饭只能让人把饭菜摆成一条线放在自己眼前。

在接到任命之前,粟裕就在青岛疗养。接到任命后,粟裕自感身体难以承受这个重任,便向党中央申请到苏联治疗,于1951年7月中旬赴莫斯科休养。

粟裕身体这般,中南海自然无法继续任用他指挥东北边防军,只得暂时将东北边防军交给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指挥。

1950年国庆前后,“联合国军”的兵锋直指我国边界,甚至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边境城市,情况已是迫在眉睫,战争一触即发。

10月2日下午,毛主席召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朱德、高岗、聂荣臻等人开会,商讨应对“联合国军”的对策和东北边防军总司令的人选。

由于第13兵团是林彪曾经的麾下,林彪也曾长期在东北指挥作战,对朝鲜的情况十分熟悉,大家觉得他是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林彪

但此时林彪身体也不好,自1950年6月迁居北京后,他怕光、怕水、怕风的毛病愈发严重,甚至于开始脱离工作进行治疗,因此林彪婉拒了毛主席的任命,后来在10月经中央批准赴苏联就医。

一时之间,中南海的高层陷入了难题,根据形势发展,东北边防军极有可能继续扩大规模,下一步将应金日成的邀请,直接入朝作战。这就要求这支军队的总指挥不仅要身经百战,有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也要有一定的政治经验,能妥善而迅速地处理在朝期间的一系列政治问题。

粟裕、林彪两位年轻的干将都因为身体原因难以担当此任,又有谁能够肩负此等重任呢?

老将豪言,永不服老

随着会议的深入,大家想起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此人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还经历了众多的政治斗争,此人便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军区总司令的彭德怀。

彭德怀

只不过,此时的彭老总已经53岁,已然是一名“老将”,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老将彭老总又是否愿意扛此重任呢?

10月4日上午,彭德怀正在西安的办公室里审阅大西北建设的计划,中央派遣的两名干部却不期而至。

两人带来了中央的绝密消息,要求他立即动身前往中南海,不得告知任何人。

于是彭德怀都没来得及跟任何人交代工作,就匆匆上了去北京的专机,他甚至连自己去干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可以感受到此事非比寻常。

当天下午四点多彭德怀到达中南海颐年堂,看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坐在会议室里,彭德怀愈发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了。

随着毛主席等人相继发言,彭德怀终于知道,原来我国已经准备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下午的会议,彭德怀没有发言,党中央也没有提及对他的工作安排,但他隐约感觉这次召自己进京是有任务的。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召见了彭德怀,询问他对于中国出兵朝鲜有什么看法,彭德怀对此表示赞同。

随后,毛主席问道:“老总啊,你觉得派谁指挥这支军队出国作战比较合适?”

彭德怀回答:“回主席,中央不是已经决定派林彪同志任总指挥了吗?”

毛主席摆摆手,叹了口气说道:“林彪同志身体不好,马上要去莫斯科养病。我们已经决定让你担任这个总司令,你觉得怎么样?”

彭德怀沉默了一会,说道:“我是一名革命军人,我服从党中央的决定。”

10月5日下午,党中央在中南海再次召开会议,会上,毛主席慷慨激昂地表达了出兵朝鲜作战的必要性,并宣布了彭德怀的任命: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军击败“联合国军”的侵略。

会后,邓小平同志拍了拍彭德怀的肩膀,笑着说道:“彭老总,还不服老呦?”

彭德怀与邓小平

彭德怀看到是邓小平,也仰头大笑,铿锵有力地说出了7个字:“我到死也不服老!”

矢志报国,至死方休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妄想,把“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并在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

彭德怀老当益壮,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政治经验为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打出了地位,告诉了那些心怀叵测的西方国家,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被委以国防部长的重任,在任上他继续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用现代化的理念加快建设我国的国防力量,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

尽管彭德怀年龄不断增长,却始终不肯服老,坚持在一线工作。

后来,为了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这场运动的好坏不言而喻。

彭德怀深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误入歧途,但此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运动的高潮之中,也没有谁敢提出反对的声音。

1958年彭德怀在湖南湘潭调查

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期间,彭老总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不顾身边人的相劝,勇敢地写信给毛主席,直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不当之处。

1965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党中央制定了“三线建设”计划,把我国国土分为“一二三线”,分别制定不同的国防建设计划,旨在加强我国的国防和军工实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争。

三线建设

为了在有生之年多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年冬天,彭老总主动向毛主席请缨,希望让他出来主持三线建设,最终得到了主席的同意。成为了中共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尽管相比他以前的职务,这并不是多么位高权重的任命,但彭德怀很是欣喜,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能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就足够了。

影视照片 《彭德怀在三线》

此时的彭德怀已经是68岁的高龄,但他依旧怀着不服老的精神,火速扎根到了“三线”建设的热潮之中。

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彭德怀亲自带队勘测地形,下到矿井,钻进煤窑,住在工地,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了大量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军工企业和国防工程。

彭德怀和劳作的民工、士兵一起开展生产劳动,和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为牺牲在建设前线的战士痛哭流涕,没有一点官架子。

彭德怀毕竟已经68岁了,长年的战争经历摧残了他的身体,他在“三线”建设的一线却仍然任劳任怨,践行着他“到死都不服老”的豪言壮语。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20多岁投身革命开始,彭德怀为革命奉献了一生,操劳了一生,是心甘情愿死在为人民、为祖国的事业中的。

结语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元帅是万古流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辈子舍生忘死肩挑重担、临危受命担险不畏、坚持真理敢于直言、忍辱负重建设国家、豪言壮语死不服老,是一位纯粹的革命者,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0 阅读:29

冷洱吖

简介:历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