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阿婆露宿街头,只因40岁儿子要当榜一大哥,卖掉房子为其还债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4-07 03:09:00

2023年10月,上海浦东寿光二区的中心广场,71岁的潘阿婆佝偻着背,将仅有的一条棉被搭在椅背上晾晒。棉被旁边放着一件棉睡衣,另一条长椅上放着一件雨衣,下面是她仅有的一些日用品。

潘阿婆在这里露宿已经有5个多月了。收拾完这一切,潘阿婆就坐在长椅上发呆。此时,广场对面的小区里,老年居民们正聚在一起热闹地打牌、唱戏、含饴弄孙、锻炼身体。

按说,潘阿婆有房子、有养老金,还有一个40岁的儿子,理应和小区里的居民一样,过着舒适休闲的老年生活,为什么会独自一人沦落至此呢?

一切还得从6年前说起。

01

2018年,66岁的潘阿婆为了给儿子还赌债,被迫卖掉自己住了30多年的房子,从浦东寿光二区来到奉贤海湾镇居住。

哪曾想仅仅5年之后,奉贤的房子又被儿子卖掉了,潘阿婆只好租了一间月租1000元的隔间居住。

但不久养老保险的银行卡也被儿子没收了,每月只给她300元钱生活。因为拿不出房租,被房东赶了出去。

潘阿婆想回到寿光二区,因为她熟悉那里的生活,那里还有她的老邻居,于是她带着仅有的行李来到小区的中心广场。

那时正是5月份,阳光和煦,潘阿婆坐在长椅上,回忆起一家人在这个小区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不是潘阿婆吗?你回来住了?”老邻居认出了她,但是潘阿婆不愿意多聊,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

几天过去了,小区居民发现潘阿婆竟然把长椅当床,因为佝偻着背,所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坐在长椅上睡觉。

有的居民看见她可怜,就拿些吃的给她,或者点一份外卖送给她吃。

她的儿子杜先生有时也会来到这里和母亲聊几句,他却一边喝啤酒,一边抽香烟。

潘阿婆高兴地告诉儿子邻居给她吃的,可儿子却将她训斥一顿,还威胁好心的居民不要帮助他的母亲,否则对他们不客气。

杜先生40岁左右,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完全有能力赡养母亲。可他也同母亲一样居无定所,有时在棋牌室过夜,有时在公立医院过夜。

潘阿婆在中心广场扎下了根,她还在这里吃喝拉撒,长椅这里被她弄得臭不可闻,居民们对她又同情,又无可奈何,只好找到居委会帮忙。

居委会和她协商给她找一间租金为1000元每月的房子,可是她不愿意前往,她说:“这1000元要留给我儿子,他如果钱不够花,去偷去抢,可怎么办?”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这样一把年纪了,还要为不成器的儿子打算,自己宁肯流落街头,也还要省下钱来供儿子花销。

潘阿婆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以后,她和儿子被暂时安置在一家招待所里。

面对媒体的镜头,杜先生表示他以前吸过DU,还打牌输钱,后来戒掉DU瘾后,又迷上了当“榜一大哥”,通过警方提供的消费清单,光打赏主播就花去了40多万。

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说,杜先生注销了直播平台的账号,将养老保险卡还给母亲,并保证不再随意挥霍母亲的养老金。

由于潘阿婆母子的户口在奉贤海湾镇,那里的相关部门不仅帮助潘阿婆母子找到了一处二居室,还给杜先生申请了低保,母子二人这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02

无独有偶,上海的胡阿婆,72岁时还要靠炸油墩子给儿子还债。

胡阿婆1939年出生在苏北农村,由于战乱,她经常饥一顿饱一顿。18岁时,她来到上海的一家工厂做女工,几经辗转,成了上海某机关食堂的炊事员。

她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买了一套24平米的小房子,一家五口终于有了安身之所。

后来,孩子们大了相继搬离,胡阿婆夫妇恢复了冷清的生活。

50岁退休以后,她开始帮大儿子带孙子,虽然忙碌,但是小孙子给她带来无限的欢乐。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她的丈夫在93年得癌症去世了。没多久,小儿子夫妻双双下岗,没有固定收入,儿媳不能忍受清苦的生活就离开了。

胡阿婆每个月有3000元的退休工资,不但要自己生活,有时还要资助小儿子。

54岁时,她认识了现在的阿公,两人婚后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可是老天爷好像见不得阿婆过好日似的,没多久他的小儿子就开始作妖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想投资生意赚大钱,就打起了胡阿婆房子的主意。一开始胡阿婆不同意,但经不住小儿子的软磨硬泡,就将卖房款全部交给了小儿子,谁知生意最终还是失败了。

小儿子后看中了其他项目,又找胡阿婆要钱,胡阿婆只好找亲朋前前后后借了90万,没想到又打了水漂。

她的小儿子从此一蹶不振,身体也坏了。

此时,胡阿婆已经72岁了,她认为这90万元的债务必须还。

胡阿婆烧得一手好菜,对小吃也很有心得,她和阿公决定炸油墩子、臭豆腐、年糕等小吃来还债。

油墩子是上海小吃,是用萝卜丝,面粉和调味料炸制出来的,一个3元钱。

胡阿婆的事迹后来经媒体报道,成为网红美食,很多人为了帮助胡阿婆早日还清债务,纷纷前来购买。

聊起儿子,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当然要救,阿婆说:“只要我有一口气,我能做,我就尽力把钱还给人家。”

时常有志愿者拎着菜和牛奶看望胡阿婆,她非常感动,可儿子已经7年没有来看望过妈妈了,另外两个孩子则认为母亲偏心,和她断绝了来往。

胡阿婆最大的愿望,就是还清债务后和阿公一起去北京旅游。然而,在还清债务后,83岁的胡阿婆身体就垮了,没多久就离世了。

03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上海,韩国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一位叫崔洪植的大爷居住在别墅区,但他的房前屋后却堆满了垃圾,臭不可闻,引起了邻居的不满。

邻居和崔大爷沟通无果,只好向新闻媒体求助。

当记者准备跟随他进屋一探究竟时,没想到大门已经被垃圾堵起来了,怎么也推不开。后来记者只好和大爷踩着垃圾上到二楼,再从窗子爬进房内。

记者小姐姐的头刚探进窗子,一股恶臭袭来,她差点吐出来。憋着一口气,才钻了进去。

这里是客厅,里面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垃圾一直堆到房顶,房顶上的石膏板发霉掉落,露出里面的铁丝。

旁边的卫生间也好不到哪去,水盆、拖鞋和杂物乱七八糟地堆放在一起。水龙头漏水,一直有水滴落,大妈就用一个桶接住水滴,用来洗衣服。

纸盒里面的卫生纸已经发黄,几只老鼠在垃圾里面窜来窜去,上方不时有垃圾掉落下来,蟑螂受到惊吓从垃圾里跑出来。

当记者踏入另外一间房间的时候,一个躺着的男子突然探出头来,把她吓了一跳:“怎么会有一个人呢?”

这个男子却自顾自地说着:“今天天气不错!”

大妈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儿子崔永宗,已经39岁了,在这间屋子里待了10年,没有出去过。

午饭时,一家人直接围坐在垃圾堆上,将饭菜摆放在一张很小的红色桌子上,飞虫和苍蝇不停地飞舞。

吃完饭,全家人就在捡来的棉被上就地休息,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不一会儿,大妈开始咳嗽,节目组便带大妈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肺部出现严重的问题,正是糟糕的居住环境造成的。

知道了这个结果后,崔大爷非常自责,希望节目组帮助清理家里的垃圾。

节目组请来施工队,不但带来了挖掘机,还有二百多个志愿者穿着卫生服待命。

由于在家里躺了太久,崔永宗已经失去行动能力,不得不用担架将他抬出来。

施工队和志愿者用了好几天的时间,从大爷家里清理出150吨的垃圾,客厅、厨房、卫生间才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节目组又帮忙将屋子重新粉刷修复,让崔大爷的家焕然一新。大妈得到了治疗,出院后看着干净整洁的家非常开心。

节目组还带着崔大爷父子俩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崔大爷这才道出了夫妻捡垃圾的原因。

原来,儿子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不顺心,干脆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了。

他们看到儿子好吃懒做,怕老两口万一不在了,儿子没有生活来源,这才想到了捡垃圾。他们认为旧物再次利用可以省去一部分费用,儿子以后也可以变卖垃圾度日。

最终,老两口虽然不再捡垃圾了,但崔永宗并没有发生改变,他依旧精神恍惚,似乎并不想重返社会。

04

71岁的潘阿婆,为了儿子在街边长椅上露宿5个月;72岁的胡阿婆,靠炸油墩子、臭豆腐为儿子还债90万;老一辈的父母们,哪怕自己生活再苦再难,也要为子女奉献自己,可是子女却把父母的奉献当作理所当然。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那些衣衫褴褛,鞋袜不整,自己舍不得看戏,一味抱着慈悲心肠为儿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者。”

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地包办,只要孩子好,家长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然而父母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更不要因为害怕孩子犯错,就为他们扫除一切障碍。否则,父母可能将亲手葬送他的人生,而自己的人生也是暗无天日。

【编辑:春末】

(*本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适当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账号友情提醒: 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