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大事者需要具备的智慧,看懂改命

大利能量 2024-03-13 14:33:08

读透三境,受益匪浅

少年经不得顺境

曾国藩认为,少年正是立志的时期,必须在逆境中经历足够的历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精神。少年时候,不要过得太顺利,要不然很容易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不知道成功之艰难,社会之复杂,人心之险恶。

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到中年,如果每天无所事事,日复一日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这辈子恐怕难有大作为。唯有让自己保持拼搏的心态,不骄傲自满,不贪图享受,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驱使自己不断向前,改变现状。

老年经不得逆境

到了老年,本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如果此时突发变故,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人到老年,不要再去做冒险系数大的事情,不要再去争名夺利。保重身体,宁静致远,求福惜福,安享晚年。

成事三要素:

一、行事要稳;欲速则不达,

稳,是避祸的良方。聪明人办事,一定是善于观察、巧于布阵、精于摸底。耐住性子,把准备工作落到实处,然后一击必胜。

二.遇事要忍

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为做事,必须忍耐;为求全,必须委屈。遇事不能控制情绪,便会被情绪所控制。忍得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

三、决事要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大事的人,总是善于根据形势需要,找准自己的策略。有些人之所以失败,就败在左右摇摆,无法下定洪心。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

1、物来顺应:

事情已经过去,就去顺应和面对。

2、未来不迎:

不必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焦虑。

3、当时不杂:

专注于做好当前的事情。

4、既过不恋:

已经过去的事,无论好坏,都不要留恋了。

曾国藩家书: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家族保持俭朴的传统,就能够兴旺。人保持勤劳就能够健康。家族能够勤劳俭朴,那么生活就永不会贫穷。一个人能成功,一个家族能延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富有的时候不可放荡,贫穷的时候不能堕落。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忍受不了贫穷与苦难,难以树立优秀的品格,忍受不了屈辱,难以成就大事,难有作为。遭受苦难越大,成就越大;贪图安逸的人受不得半点委屈,自然一事无成。

大悲时不发言

大喜时不许诺

大怒时不争辩

极度悲伤的时候尽量不说话,极度欢喜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许诺,因为狂喜之下做出的承诺,日后也往往失信。猝然而至的欢喜,往往会冲昏头脑,使人丧失判断力和冷静思考的能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尽量不要争执,冲动时容易出口伤人,不争辩不多说,不是弱,而是明白。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

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坚定你的意志,折磨你的心智,锻炼你的体魄,这样做的话,不论大小的事情,都能够成功的。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独处守心,群处守口。

大处着眼,就是从大局考虑。凡事以大局为重,在必要时,适当做出局部的牺牲,保全大局。小处着手,指的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做成大事。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人前一言一行都务必小心谨慎,切忌口无遮拦给别人留下把柄。在人前严格要求自己,独处时更不能松懈。君子慎独,独自一人时,容易心生妄念,要以更严苛的要求约束自己。

欲成大器者,须守四戒!

第一誡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利益共享、谋不言众、守住内心的坚定是在为人处世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只有在考虑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保持低调并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在事业上取得真正的成就。

第二誡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是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和选择参与的地方时要慎重考虑,避免因为贪婪和盲目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和无谓的争斗。

第三誡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懂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谦以立德,勤以立行。人生的上限看格局,人生的下限看态度。天资聪慧的人,要谨记谦逊沉稳;天资愚钝的人,则要信 ;勤能补拙。

第四誡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行事高调,言语诛心,表面上是强者,实际却是弱者。为人处世,必须谨记的劝诫--戒自夸,戒炫耀,察人之难,谅人之过,补人之短,扬人之长。唯天下之至柔,能胜天下之至坚。

曾国藩12条人生修炼课

01、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

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外。

衣冠外貌要保持整齐,心思神情要端正严肃,时刻警惕不好念头的产生。平日闲居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要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02、静坐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不分时间,必须静坐1个小时。这是晚清理学大师唐鉴推荐给曾国藩的方法,后来他贯彻一生,即便是带兵作战,困境重重时,他也没放弃这个功课。静坐冥想在儒释道三家都被推崇,有静才有定,才能生慧。

03、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曾国藩说过:"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而早起能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两个习气,早起让人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并且提升行动力。

04、读书

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

多读书,能长养一个人认知涵养。

曾国藩有三个读书方法:

1、要读经典;

2、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3、不要走马观花,东翻西阅。

05、读史

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读史能让人明志,还能开人智慧。历史里既有现象又有规律,包含了上下几千年来的智慧精华,让人明白人心人性,成败兴衰,世道无常之理,让人在遇到人生种种际遇时,懂得进退取舍。

06、作字

饭后作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早饭后必须练习书法一小时。写字秉天地阴阳之正气,怡心悦性。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许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会越难以清理。

07、谨言

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

谨言的基础在于“三思”和“反省”。孔子说过,敏于行,而讷于言。曾国藩在日记里给自己立下三条:戒多言,戒忿怒,戒歧求。也就是管住嘴,管住情绪,管住嫉妒贪求的心。

08、日记

每日反思,记录心得语,日知其所亡。

要将每日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从而自省而能有所感知,不刻意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

09、养气

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10、保身

"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要做到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要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11、月无忘其所能

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要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贪玩放逸,忘乎所以。

12、夜不出门

旷工疲神,切戒切戒。

夜晚不出门应酬玩乐,这样容易让人荒废,会使精气耗损、神情疲惫。所以,这种不良习气一定要戒除。

曾国藩十句经典名言:

1.人有两个最大的毛病,狂傲和话多,很容易招惹灾祸。

2.选择交往的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一个人有了什么样的朋友就会逐渐变成什么样的人。

3.随便议论别人长短是大忌。

4.一个人应该具有自律能力,今日事今日毕,喜欢拖延的人最终会把问题和事情越积越多。

5.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事追求完美,就会让人焦虑不堪,疲于应付。

6.做每件事善于思考提问,不用担心进步不快。

7.抱怨是最无用的东西,遇到了挫折就不停抱怨的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

8.做人做事,应该大处着手;小处着眼。

9.做事情的时候应该专注,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0.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