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在全国率先推动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

新黄河 2024-03-21 20:01:09

济宁,作为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的故乡,既是文化大市,也是文物大市。3月21日,在山东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新黄河记者获悉,近年来,济宁锚定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目标,强力构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大体系”。

一、强力构建市县一体、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济宁拥有三孔、大运河2处世界文化遗产,曲阜、邹城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宁将文物保护利用纳入综合考核,高标准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革命文物等保护规划,出台全国首部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地方条例,设立副县级文保中心和考古研究院。

二、强力构建系统完成,多维推进的保护体系。一是精准保护,打造“一区两园百馆”文物保护体系,加快创建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方位提升鲁国故城、大运河南旺枢纽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孔子博物馆、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等71家,正在规划建设中国教育博物馆、武梁祠数字化博物馆,打造100家博物馆、展示馆。二是全域保护,在全省率先出台文物安全管理办法,实施183个重点文保项目,901处文保单位全部落实文物安全员,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全覆盖。三是预防保护,在全国率先推动文物建筑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高标准完成孔庙孔府国家首批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实行文物影响区域评估,高效统筹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

三、强力构建活化利用、融合发展的传承体系。一是聚焦挖掘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深入实施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图一库百书”;组织编撰《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等著作;创作推出10部原创话剧和大型交响乐《尼山雅乐》等文艺精品,《金声玉振》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二是聚焦创新传统文化时代表达,高标准承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大型纪录片《武梁祠》播出,“精美的石头会说话”系列短视频全网推送。构建云上博物馆,让文化遗产通过数字技术焕发时代光彩。三是聚焦大运河文化传承,大运河国家步道项目即将获批,核心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通过高标准建设慢行系统,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大运河国家步道示范段样板。启动建设“三主三辅六支线,一环融通游济宁”文化旅游路网工程,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专线贯通。四是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起成立中国研学旅游创新发展联盟,举办全国首届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高标准建设7家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造明故城、尼山夜游等十大新场景,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连创新高。

下步,济宁将对标全国一流城市,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一是高标准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强力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力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二是高水平构建文旅发展格局,实施百家景区焕新工程,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城市。三是高质量优化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三级以上博物馆倍增计划,全力争创国家级齐鲁文化(邹鲁)生态保护区,全面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局面。

记者:石晓丹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