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求仙之路,也是逆天改命之途

小二探经典 2024-04-20 12:39:53

很多人都很羡慕孙悟空,本领高强,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三界之内也没几个能镇得住他。其实,他所依仗的本领,除了后来的火眼金睛外,都源于最初的求仙学道。正是有了这段求仙之路,他才完成了逆天改命。

生于忧患

自仙石孕育而生后,石猴与狼虫为伍、獐鹿为友,过的是“夜宿石崖,朝游峰洞”的漂泊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个寒暑,偶然的机会,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还获得了猴群的认可,成为了美猴王,定居在水帘洞。自此,石猴才过上了稳定、安逸的生活:整日领着猴群,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无拘无束,好不快活。

但是,美猴王却没有像其他猴子一样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他已经开始忧虑未来,自己一旦身死,就枉自来这世间一遭。用通背猿猴的话来讲“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因此他建议美猴王寻访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说干就干,第二天美猴王就离开了家乡花果山,踏上了漫漫的求仙之路。

历经坎坷

影视剧中,孙悟空出海求学这段看似很简单,其实这一路满是坎坷,心若不诚,可能就半途而废了。

美猴王自上了竹筏后,不知过了多久,才从东胜神洲横跨东海,漂到了南赡部洲。

进入人类的领地后,他便开始学人语、学人礼。穿州过府,夜宿晓行,四处打听佛、仙、神圣之道,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八九年。西至西海后,他不愿放弃,就开始制作木筏打算横穿西海。

穿越西海后,到了西牛贺洲。通过一个自称有仙人邻居的樵夫的指引,美猴王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灵台方寸山。

美猴王拜见菩提祖师时,说自己来自东胜神洲花果山。惹得菩提祖师大怒,认为他是个欺诈之徒,示意左右把他轰出去。连菩提祖师都不信,他一个猴子是如何翻过两重大海和南赡部洲到的这里。

我想,菩提祖师能赐名让美猴王留下来,也许是因为他十余年的坚持和心诚吧!

沉心修道

初入三星洞的悟空,并没有获得菩提祖师看重和指点。相反,悟空在三星洞的地位更像是一个打杂的。他除了每日和师兄们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其他时间都是在扫地、锄草、挑水、砍柴、烧火......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七年。

直到有一次,菩提祖师登坛讲道时,才想到了悟空,于是就给了他个学道的机会。想让他学“道子门”,他拒绝了;再让他学“流子门、静子门、动子门”,他都逐一拒绝了,他只想学长生之道。因此,惹得菩提祖师大怒,戒尺打了他三下,拂袖而去。

也是悟空道心已开,领悟了菩提祖师的真正用意,才获得了师父的认可,学到了长生之道、躲避“三灾”的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以及筋斗云。

逆天改命

刚从仙石中蹦出的石猴,在玉帝眼中不过是天地精华所生之物,不足为奇。

被勾魂至地府的孙悟空,在十代冥王眼中就是一个只能活342岁的石猴,阳寿该终。

为什么他能九幽除名,逆天改命,甚至大闹凌霄殿,靠的不正是生于忧患、历经坎坷、沉心修道的求仙之路才获得的资本吗?

倘若,孙悟空没有求仙所学的本领,那幽冥地府也只是多了一缕不起眼的魂魄而已,又有谁会在意呢?

即使你天赋异禀,有些东西,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更何况平平凡凡的普通人,需要的付出也必然会更多。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