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参加宴会后闷闷不乐,妻子疑惑,许:毛主席点名让我当大将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04-23 13:42:21

1955年8月1日晚上,刚参加过人民军队建军27周年的宴会回到家后,邹靖华却是发现自己身为国防部副部长的丈夫许光达有些闷闷不乐。

邹靖华很疑惑,便开口询问原因,许光达因而解释道:“刚在宴会上有人和我讲,毛主席点名准备授予我大将军衔。”

军衔是衡量一个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军衔的高低也和此人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军人而言,当然是军衔越高越好,可是许光达面对这大将军衔,却是如此抑郁,邹靖华心里当然理解丈夫的心情。

我党几十年的战斗中,有很多老同志,老战友都牺牲在了革命胜利前,许光达已经是国防部副部长,还是装甲兵司令员,相对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党给他的荣誉已经更多了,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些“承受不住”,所以,许光达决定向中央请求对自己降衔。

邹靖华听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给了丈夫一个很好的建议,许光达听后茅塞顿开非常高兴。

许光达是湖南长沙人,17岁参加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南昌起义时,许光达本来前往参加,只是待他来到后,起义部队已经撤离了南昌,不过幸运的是,在瑞金附近,他终于追上了周士第领导的起义部队。

之后,许光达由于有黄埔军校学习的经历,所以他在起义队伍中担任了连长,在整个南昌起义中,决定起义队伍命运的关键一仗是“三河坝战役”,许光达就参与其中,只是不幸的是,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不得已他只好秘密留在当地的老乡家里治疗,休养。

伤愈后,经过几番辗转,许光达终于和党组织接上联系,并于1929年时,来到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成为了贺龙麾下的一员战将。

来到湘鄂西,许光达的革命命运,也进入到了一个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新时期。

在贺龙的麾下,许光达很快表现出了自己优秀的军事才华,因而他屡屡得到贺龙的器重,先后担任了团长,师长等职。

1932年的瓦庙集一战,再次让许光达的人生产生了分水岭,这一战中许光达再次身负重伤,不得不暂时离开革命队伍,贺龙因而将许光达送往了上海。

此时上海的情况也很复杂,党组织没法很好的照料许光达,因此,党组织直接将许光达送往了苏联,前往苏联,许光达幸运的治好了自己的伤,只是也造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遗憾,没有参加长征。

许光达在苏联一直待了1938年,当他再次回国时,他也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冲锋,不惧牺牲的“新兵蛋子”,而是一个有着深厚军事素养的将军。

此后,许光达先是在抗大为我党培养人才,之后奔赴120师,再次回国贺龙的部队,为抗战做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许光达历任军长,一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

由于许光达在苏联学习时曾接触过装甲兵,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上级安排为了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他成为了我国装甲兵部队的开创和领导者。

1955年,我军开始了第一次的授衔,许光达对此并不关心,因为他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高官俸禄。

直到1955年8月1日,许光达参加国防部举办的建军27周年宴会时,他才知道毛主席点名要授予他大将军衔。

对于这个消息,许光达第一个感觉并不是兴奋,而是忐忑,他觉得自己为革命做的太少,党组织给自己太多。

所以,许光达决定给党中央写信,请求降衔。

党中央,毛主席考虑给许光达授予大将军衔,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1955年的大授衔,主要考虑到每个人的资历,战功,以及他所代表的的“山头”

许光达虽然没有参加长征,但是他毫无疑问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也许有人问了,为什么萧克不能成为代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萧克是从中央苏区走出来的,他并不算是红二方面军土生土长的干部,所以综合其他因素来说,许光达便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所以党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

对于大将军衔,许光达觉得给自己评的高了,他先是去找自己的老领导贺龙说,但是贺龙却是认为给许光达评大将是合适的,不过,他也告诉许光达,自己会将许光达的意见上报到军委。

除此之外,许光达还专门给党中央写了一封请求降衔的信,他说:“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为了心安,为了公平,我诚恳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令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毛主席拿到这份报告后,非常震动,一次军委会议上,他高声说道:“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彭德怀此时也补充道:“这样的报告,许光达同志一共写了三份。”

毛主席颔首:“不简单啊,金钱,地位和荣誉,最能看出一个人,古来如此,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毛主席的这句话,给了许光达最高的评价,不过听到这些话的许光达还是有些闷闷不乐,因为党中央并没有批准他的报告,也就是说,授予他大将军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关键时刻,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给丈夫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邹靖华是许光达的患难夫妻,两人于1928年结婚,婚后没几年,由于叛徒的告密,许光达不得不告别妻子,另谋出路,后来数年,两人都没有联系。

1938年许光达从苏联回国后,有人向他示爱,他却婉拒,他说:“这些年来,靖华为我做了那么大的牺牲,我怎能辜负她?”

对此有人问:“你和妻子分散十年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倘若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你岂不是白等了?”

许光达对此摇摇头:“即便是她真的死了,我也要到她的坟头哭一回,添上一杯土。”

也许是老天也怜悯这对患难夫妻,1938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邹靖华来到延安,并找到了许光达,两人时隔十年再见,他们当即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此后的日子里,许光达一直都很重视自己与妻子的感情,建国后,每次出席重大礼仪活动,许光达总是带着妻子一同前去。

邹靖华由于在战争年代里饱受沧桑,与那些光彩照人的夫人比,她自觉逊色,所以,她不愿和许光达一起出席活动,许光达因此“狠狠”说了邹靖华一顿。

许光达说:“古人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何况你我还是多年的患难夫妻?”

所以,许光达与邹靖华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他们也是幸福的携手度过了人生的后半生。

1955年授衔,许光达对大将军衔苦恼时,邹靖华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邹靖华说:“大将军衔的行政级别是四级,你看这样好不好,既然军衔降不下来,要求降低待遇,这不就和其他大将有所区别了吗?”

许光达很高兴,当即便向党中央写了报告,请求降一级待遇。

对于许光达这一次的请求,党中央表示同意,因此,许光达成为了新中国十位大将中,唯一享受五级行政待遇的人,这是他在大将中的特殊之处,也是他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后来许光达去世后,邹靖华一直怀念着他,在自己临终前,她还嘱咐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积存下来的钱,要他们给许光达出一本书,这书再分送给许光达生前的老领导、老战友、老部下和晚辈们。

直到将这件事交待好,邹靖华才无悔的离开了人世。

0 阅读:355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