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战役一桩公案:活捉廖耀湘,是韩先楚还是排长的功劳?

兵说视界 2023-12-11 11:25:26

作者:武陟东旭

1948年10月下旬,辽西战役,东北野战军3纵发现了廖耀湘兵团所在地,遂派兵炮击,活捉了兵团司令廖耀湘,10万蒋军成了无头苍蝇,被基本歼灭,决定了辽西战役的走向。

结果没有争议,过程有出入。

有人说,是3纵司令员韩先楚从廖耀湘司令部所在地胡家窝棚路边经过,凭着直觉,判断那是廖耀湘司令部所在地,派兵袭击,摧毁了敌指挥部,抓住了廖耀湘。

有人说,是3纵7师21团3营2排长任炳全带领2排25名战士误打误撞,来到胡家窝棚,从敌人的异常情况判定是敌指挥机关,杀入敌司令部,向纵队领导发了报告,将敌司令部打掉。

到底该归功司令员还是基层干部战士,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找寻准确答案。

1948年10月15日,我军攻占锦州。

随即,林总出人意料地拟定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计划,在20日得到了总部的批准。

此战,东野几个纵队都参加了,其中,1纵、3纵、8纵作为第一梯队,分3路向廖耀湘兵团抵进。

当时,敌我形势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场面混乱。

因此,东野指挥部下放指挥权,各纵队不必请示上级,可以自由行动,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冲,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

各纵队斗志昂扬,3纵司令员韩先楚比谁都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

对他来说,这也是复仇之战。

廖耀湘对他来说并不陌生,是个印象深刻的对手。

实事求是地说,廖耀湘在蒋军将领中,还算比较会用兵的,也给我军带来了一些麻烦。

以至于在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流传着一句话:“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

该军作为蒋军五大主力之一,在抗战中屡立战功。

1946年2月19日,在辽河以南的沙岭村,辽东军区调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将新6军第66团2个营和师机炮营、教导营2000余人层层包围,另外准备了2个旅在外围警戒、打援。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两天三夜,由于蒋军援军迅速赶来,兵力多的超过预期,民主联军不得不撤退。

这一仗,民主联军3纵、4纵牺牲2100余人,而新6军仅损失700余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新6军不好对付。

1946年5月14日,新六军新编的22师65团跟3纵进行厮杀,竟然创造了一个团阻滞一个纵队的记录。而当时,韩先楚就在4纵。

他认为,首长把3纵作为第一梯队,主要承担中间突破的主要责任。

突破的重点是那里,还是未知数,好钢用在刀刃上,擒贼先擒王,最好是找到敌人指挥机关,将其端掉。

当时我军在敌人内部没有卧底,但是想要知道并不难,廖耀湘是个久经沙场的战将,军事才华突出,他应该知道,司令部设在什么地方最适合。

韩先楚站在地图前仔细观察,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分析,再一个一个排除。

经过10多个小时分析,他把目标锁在了胡家窝棚,认为这一带是敌军主力所在地,应该是廖兵团的核心区域。

因为这个村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是交通枢纽,将指挥部设在这里,能做到进退自如。

而且设在交通要道,补给也非常方便。

【韩先楚】

10月25日,韩先楚果断地下令,让全军快速移动,向这个区域集结并发起猛攻。

他告诉政委罗舜初:“如果我们猜对了,这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要敢打敢拼,不要怕付出代价。

10月26日下午,罗舜初随即给3纵第7师第21团的副团长徐锐下令,让他立即率领前卫3营,将胡家窝棚周围的交通要道全部封锁。

这一举措,断了廖耀湘的“粮道”,大大出乎廖耀湘的意料,他慌乱了起来。

紧接着,3纵的炮弹又呼啸而来,落在了司令部周围。

廖耀湘心急如焚,乱了方寸,不得不放弃用密码,用明语指挥军队。

这一来,敌人的动向我军一清二楚。

混乱中,廖耀湘赶紧调新编的第22师来稳住阵形,不料在此之前,该部已经遭受6纵沉重打击,阵形乱了。

就在廖耀湘企图突围的时候,3纵又杀了过来。

10月27日拂晓,廖耀湘和高级将领落荒而逃,最终被3纵俘虏。

实事求是地说,刚开始的时候,韩先楚只是判断出敌主力所在地,并不肯定廖耀湘指挥部在这里。

但是,韩先楚下令3纵杀向胡家窝棚的时候,已经得到信息,断定廖耀湘在那里。

谁透露的信息?3纵7师21团3营2排长(朝鲜族)任炳全。

原来,10月26日下午,3纵第7师第21团的副团长徐锐接到政委罗舜初的命令之后,率领前卫3营来了一个急行军,在当天下午5时将胡家窝棚周围的交通要道全部封锁。

东野3纵7师21团3营2排长任炳全,则是先头部队,冲在前面,

他们在26日下午5时30分到了胡家窝棚外围,刚到就发现了异常,蒋军的汽车川流不息,进进出出,除了大卡车,还有不少吉普车。

卡车上,士兵荷枪实弹,有的还背着带奇形怪状的机器,上面立着天线。

看到这一幕,任炳全他当即判断,这胡家窝棚很可能是敌人的一个指挥部,不是师部就是团部。

想到这里,他的心狂跳不止,立即带着25位战士在村外找了个地方潜伏下来。

在艰难的等待中,太阳落山,夜幕降临。

晚上8时许,一辆载满军官的卡车缓缓驶进村口。

“打!”任炳全一声令下,全排战士当即用机枪、步枪猛烈射击。

车上的人完全没有想到,在指挥部门口会遭到袭击,还以为是闹了乌龙。

他们不但没有还击,而且还高声喊道:“自己人,不要开枪。”

任炳全根本没有理会,听到喊声之后打得更猛了。

一阵猛扫之后,战士们呐喊着冲上前去将卡车包围,将手榴弹甩向敌人。

车上的人还没有醒悟过来,就被炸得一塌糊涂。

【廖耀湘(左)】

他们都是军官,没有携带长枪,加上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前,惊慌失措。

遭到痛击之后,他们全部跳下了车,成为活靶子,不一会就被消灭了。

这时候,另一辆汽车驶了出来,车上只有一个班的兵力,战斗力可想而知,只用了不到十分钟,也被任炳全他们给干掉了。

几名战士爬上汽车之后,惊呼起来:“排长,车上有炮!”

这些战士中,恰好有两名战士曾经是炮手,他们自告奋勇上了汽车,架起小炮向村里猛烈射击。

他们炮击的,正是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和他的兵团总部!

虽然我军只有一个排,但是因为使用了机枪和迫击炮,还是在晚上,敌人根本摸不清虚实,还以为是我军大部队到了,廖耀湘被吓得灵魂出窍,惊慌之下,赶紧转移,要以最快的速度避免被歼灭的命运。

我军25名干部战士没有费太大周折,就冲进了屋内,他们从桌上的文件上和摆放的物品看出,这里就是敌人高级指挥所,才知道误打误撞钓到了大鱼。

就凭他们20多个人,肯定不能有所作为,任炳全就决定全体战士掩护,派一名战士出去报信,对廖兵团实现合围。

最后,他们全部牺牲在胡家窝棚。

【廖耀湘】

其实,在战斗打响之后,3纵第7师第21团的副团长徐锐就感到了不对劲,那名战士到来之后,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徐锐当即向上级报告,韩先楚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一面指挥部队向胡家窝棚一带进攻,一面向东野首长汇报。

而廖耀湘遭受打击之后惊慌失措,要求各部队向他靠拢,结果把兵力位置和行进路线完全暴露,最终兵团遭到围歼的厄运。

综上所述,将廖兵团锁定的,有韩先楚的功劳,也有任炳全和战友的贡献,两种说法,但并不矛盾。

只是有的文章把某些因素夸大了。

电视剧《解放》还有一种说法,说战士们得知廖耀湘司令部位置之后,决定死战到底,让敌人开炮,因为报信的话,时间上来不及。

事实上,韩先楚已经判定了敌人主力的大致位置,已经在封锁敌人了,战士报信是来得及的。

参考文献:

1.《东北解放战争全纪实》

2.《四野全战史》

3.《四野征战纪实》

12 阅读:1418
评论列表
  • 2024-03-05 14:53

    应该是任炳全的功劳!如果是韩先楚,至少派一个团去,不会那么托大,派那么少的兵力。这个也是四野部队英勇果决、机断专行的战斗作风的表现。[点赞][点赞]

    风雨飘浮 回复:
    相关历史资料和一些影视剧都说明了,打新6军时,几个纵队基本上都是拆分成连,排散开了打,敌我双方混在一起,任炳先他们那个排也是运气好,碰到大鱼了
  • 2024-01-01 11:46

    不管怎么说任炳全他们排是第一功臣!这是历史沉甸甸的历史!

  • 2024-01-16 17:16

    廖输给了猪队友!!!

  • 2023-12-12 13:05

    误打误撞到的

  • 2024-03-03 16:05

    这是什么精神?牺牲自己,也要死死拖住敌人。这是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大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永垂不朽!!

兵说视界

简介:聚焦国际风云,深耕战争军事,获评“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