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住孤单房,不住簸箕屋”,古人的智慧之谈

小橘子述文化 2023-12-01 20:46:38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俗语历经了几千年时光依旧散发着亮眼的光芒,俗语最具魅力的地方莫过于话糙理不糙。由于俗语来源于先辈们对生活的总结,所以也就使得它的种类比较广泛,例如,人情世故、婚丧嫁娶、建房选址、为人处事方面经常能看到俗语的身影。而在众多经典老话里有这么一句“宁住孤单房,不住簸箕屋”,这段话字面意思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它是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后者更加不理想。那么古人为何要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古人

我们都知道房屋的选址和建设从古至今都是比较重视的,毕竟房屋是人们很重要的栖息地,而且老话也说“一代盖房两代住”。古代关于房屋的俗语也是数不胜数,例如,“建房不建背水路,千金难买向南楼”、“房前不守塘,屋后不来窗”、“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仰头望”等等,那么这句“宁住孤独房,不住簸箕屋”,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

房屋建设

宁住孤单房

‘孤单房’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孤单的屋子,这种房屋通常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或者孤零零的房屋。古人之所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后面更加不理想,那么前者肯定也是有缺点的。‘孤单房’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不利于生活便利,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群居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群居可以使得生活更加方便,而且邻里之间有什么事情还可以互相帮助。另外则是群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知道老话常说“闹事出人精”,孤单房的另外一个缺点就体现在了会使人交往有欠缺。

孤单房屋

然后就是安全上得不到保障,由于古代时候治安比较混乱,尤其是动荡的时期更是很难得到保障。这个时候孤单房很容易成为歹人惦记的对象,而人类之所以选择群居生活,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另外则是孤单房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向外界发出求救的信息,毕竟深处偏僻而且人烟稀少。既然孤单房都已经属于很不理想的居住地了,那么后者簸箕屋又有哪些不好呢?

孤独的房屋

不住簸箕屋

提到‘簸箕’很多人应该不会太陌生,因为这种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簸箕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簸去粮食中的杂质。南北方制作簸箕的材料也都不一样,南方是使用竹子编制的,而北方通常是用柳条编制的。‘簸箕屋’其实指的就是类似于簸箕形状的格局,这种格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前宽后窄的样式,另外一种则是前低后高的样式。由于形状比较像‘簸箕’,所以就被古人称为‘簸箕屋’。古人之所以觉得簸箕屋更加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簸萁

首先是不太美观,古代建筑比较遵循‘天圆地方’和‘左右对称’。比如以前的老四合院和古代的一些园林建筑,那么这个时候前窄后宽的格局就显得有些“另类”了。另外则是不利于排水,我们都知道水都是从高处流往低处的,那么前高后矮的局势肯定是不利于排水的,由于古代的房屋通常都是木质结构或者土胚房,所以也就有些这句“宁住孤单房,不住簸箕屋”。其实总体来看这句老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簸箕屋’相对于‘孤单房’确实更加不太理想,毕竟房屋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

土胚房

总结:“宁住孤单房,不住簸箕屋”,个人觉得这句老话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因为家庭是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房屋的安全性确实应该放在第一位。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可以使用简便的一段话概括出如此深刻的道理,对于这句老话你怎么看?你觉得有道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阅读:102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