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先发制人进攻性防御战略的背后逻辑,其屹立中东不倒的原因

史唠客 2023-12-16 00:22:53

以色列建国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战争,和无数的小规模冲突,被阿拉伯国家团团包围的以色列,如何在不断围殴中,屹立于中东。

(一)他们一直坚持“进攻性防御战略”,就是先发制人。想象一下,他们发现有战争的苗头,就会迅速出手,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把战场引到对方地盘去。这个战略里面包括两个重点哦。

第一点,就是“遏制”,简单说就是展示实力给对手看,让他们不敢乱动。以色列的外长说过:“遏制就是让阿拉伯人先怀疑自己,想把以色列抹掉的念头,再让他觉得达不到目标,最后打消消灭以色列的念头。”所以啊,以色列总是适时展现自己的强大实力和优势,给对手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挑起大战会得不偿失。核威慑在这方面可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点,就是“预防性打击”,就是先发制人,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掌握战争主动权。以色列在作战指导上一直注重先发制人。他们通常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进行猛烈的进攻,赢得胜利。这样一来,不仅弥补了战略纵深浅的缺陷,还减少了本国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把对方置于不利境地,为战后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你看,1956年和1967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都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第三点,强调速战速决。说到以色列这个战斗小能手,他们可是速战速决的专家!每次打仗,他们就会集中优势兵力,猛攻敌人的要害目标,迅速突破防线,把敌人的有生力量消灭掉,摧毁他们的战争意志,然后占领他们的领土,让对手认输。

比如第三次中东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都是短短几天就结束了。在大部分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都是以速战速决赢得胜利,抢占战场主动权。就算战事暂时不利,他们也会赶紧调整部署,迅速夺回主动权。

就像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一开始失利了,但他们很快就把局势扭转过来,赶在联合国停火决议生效前包围了埃及第二军团,给开罗来了个威胁。他们认为,快速进攻的军事行动可以有效地遏制对方的行动。

所以,以色列的进攻性防御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攻代守,力争保持主动地位。这就要求以色列军队,善于打进攻战。这就是以色列的战斗哲学!

(二)以色列这个小小的国家,它的对外战争和军事行动可是有着多重战略目标呢!

首先,他们主动出击,去夺取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通过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利利、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等领土,还有亚喀巴湾的出海口,一下子就扩大了战略纵深。

其次,他们还打击巴勒斯坦游击组织,防止来自境外的袭击。他们拔除了巴解组织在周边国家的行动基地,确保国土安全;还打击境外的巴勒斯坦组织和反以恐怖行动。

最后,以色列还会完成重要的非战争行动,达成政治、经济甚至宗教目标。比如,他们曾参加在国外保护外籍犹太移民返回以色列的运送移民行动,而战争中占领的新的领土则实现了安置移民、开辟能源来源(如西奈半岛的石油)、控制水源(如戈兰高地)、收回具有重要宗教意义的犹太“故土”(西岸)等目标。

(三)以色列还会瓦解阿拉伯国家的反以阵营!

他们在巴勒斯坦战争中跟外约旦达成了协议,让后者吞并约旦河西岸,破坏了联军的攻势。之后他们还跟埃及达成和约,让这个阿拉伯世界的头号军事强国退出前线国家阵营,让阿拉伯国家的实力大大削弱。之后他们还把主要打击目标转向叙利亚和巴解组织,把巴解组织赶出黎巴嫩,让黎巴嫩南部直接控制在他们手里,打击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防空力量,对叙黎两国形成了有力的牵制。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有力打击,为以色列清除了又一个强敌。通过这些举措,以色列的安全环境在一个时期内有了明显好转。

(四)公开和隐蔽相结合,以色列擅长用各种方法去破坏、打击那些发展核武器的计划或核活动。有国外媒体爆料说,20世纪50年代和最近一些暗杀埃及和伊朗的核专家(包括外国专家)行动,幕后黑手可都是以色列!还有,他们还通过电脑病毒让伊朗的核工业“啪”一下崩溃。

来看看以色列的军事战略成果吧!1973年1月底,阿拉伯国家的军队首脑们聚在一起开会,埃及军队总参谋长萨德丁·沙兹利中将在会上说:“咱们阿拉伯人可是有11亿人口的大民族哦;咱们的年收入高达260亿美元!可我们的敌人人口才300万,国民收入就只有35亿美元。尽管看起来我们占据优势,但老实说,我们总是失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0 阅读:0

史唠客

简介:历史爱好者,分享有趣的历史事件,认识各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