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资深教授、影视学泰斗黄会林,被授予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未名林 2024-03-05 11:00:02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是国家授予新时代先进、模范女性的至高荣誉,能够获得这一荣誉的,无一不是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巾帼楷模。在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影视学泰斗黄会林就被授予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成为高校系统唯一的获得者。

此前,黄会林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如今又成为“标兵”,再次说明黄会林教授对于中国影视学和影视传播作出的贡献是备受肯定的。

确实,作为中国影视教育和传播的前辈,黄会林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是人人敬仰的影视学大师,完全配得上“标兵”的称号。

“三八红旗手”黄会林

从北师大走出的巾帼英雄

出生于1934年的黄会林,今年已经90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影视艺术研究的最前沿。这种精力充沛的干劲,还要从她年轻时候说起。

黄会林出身于书香门第,她高祖是颇具名望的清翰林殿阁大学士黄赞汤,祖母孙氏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孙家鼐的孙女。由于家学渊源深厚,她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黄会林也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化艺术十分偏爱。

解放前,黄会林曾就读于上海培铭中学,后来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然而,随着抗美援朝爆发,年仅16岁的黄会林踌躇满志,毅然中断学业,奔赴前线,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那段岁月,成为黄会林终身难忘的经历,也让她从此不再畏惧成长路上的任何困难。战争结束后,黄会林进入工农速成中学读书,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从此开启了她与北师大不解的缘分。

北师大

作为国内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北师大名家荟萃,学术氛围浓厚,彻底激活了黄会林的文学艺术天赋。

由于曾经见到炮火的无情,黄会林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和学习机会。她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废寝忘食地读书,专业成绩一直保持优秀。1958年,黄会林提前从北师大毕业,并留在中文系任教。

此时的黄会林不过22岁,正是意气风发,才思敏捷的时候。她在北师大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文艺创作和研究,并逐步从一名文艺女青年,成长为北师大影视学科领衔人和当代影视传播的泰斗。

学术研究成果等身

黄会林的一生,热爱中华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当代文学、艺术的研究中去,这是她能够坚持创作与研究,并且持续取得系列成果的重要原因。

在北师大,黄会林一直笔耕不辍,致力于中国影视理论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她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民族化研究的热潮,是倡导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与构建中国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开拓者。

不管是从事影视作品、文学创作,还是学术研究,最终都要用“成果”说话。黄会林和丈夫,也是著名作家绍武一起,投身当代文学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共同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专著与文章超过2000万字,从影视戏剧创作实践中找到了学术发展的命题与理论建构的基点。

他们的作品,是多方面的,要说“全面开花”也不为过——

· 论学术研究,有《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艺苑咀华——影视戏剧研究论文集》等;

· 论长篇小说,有《骄子传》、《黑洞•炼狱•流火——母亲三部曲》、《红军家族》等;

· 论电视片,有《冲寒松柏》,

· 论作电影《梅岭星火》、《彭德怀在西线》等;

· 论多幕话剧,有《故都春晓》、《爱的牺牲》

· 论教材,有《中国影视美学丛书》(8种)、《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14种)等。

这些作品,有极高的创作水准,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和作品的经典之作。

高校影视学科建设领衔人

在北师大任教六十余年,黄会林早已成为北师大的“宝藏”,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黄奶奶”,这不仅因为她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更因为她作为北师大影视学专业的奠基人,以及艺术系、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首任院长,具有极高的声望。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百花齐放,影视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然而,当时国内高校还没有影视学科,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1992年,北师大高瞻远瞩,率先成立了艺术系,黄会林出任系主任,结束了中国高校没有电影博士教育的历史。

在黄会林的带领下,北师大艺术系不断发展:1993年获批全国综合性高校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点;1994年在全国高校首次招收影视教育专业本科生;1995年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以及影视学科全部覆盖的2个硕士点,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

2002年,成立十年的艺术系升级为艺术与传播学院,黄会林再次担当重任,出任院长。此后,学院更是接连获得多个国内首创:获得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北师大的“艺术学”一级学科获得电影学、美术学等全部8个二级学科的的硕士点,其中电影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目前全国惟一)。

而黄会林作为国内影视学教育的先驱,拥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富有创造力。她除了担任北师大教授之外,还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8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作为全国影视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黄会林至今培养了超过150位硕士生、博士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岁月更迭,这些学生中超过半数已经成为教授、学科领军人物和影视传媒界的精英人才,挑起了当代影视振兴的大梁。

中国影视传播泰斗

在黄会林看来,艺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系如果只有理论教学而没有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进行影视实践,黄会林亲手创办了“大学生电影节”。三十年过去了,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为国内十分有影响力的电影节。

当然,黄会林对于中国影视传播的贡献可不止一个电影节这么简单。她是作协、影协、剧协、视协等国家级组织会员,担任“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星光奖”、“金鹰奖”、“百合奖”等多种国家级重要影视奖项的评委,是中国影视传播的泰斗。

数十年来,黄会林一直活跃在影视教育和传播的最前沿,用坚毅的双肩,挑起民族艺术文化的自信和复兴。她深爱着中国文化,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倡导并推动“第三极文化”。

黄会林自信地提出,中华文化是可以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重的“第三极”,因此她也竭尽所能将多年积累的影视学科优势转化为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身体力行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黄会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已超越了研究、创作的范畴,而成为了整个中国影视艺术发展、教育、传播的重要符号。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黄会林实至名归。

向黄会林先生致敬!

0 阅读:10

未名林

简介:专注,严谨,丰富,趣味。不求一鸣惊人,或许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