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什么作用?本文为你解惑

陪读时间 2024-05-01 17:32:52

原题:《文学的作用漫谈 | 邵孔发》

一者、文学之于润身。

宋·洪迈《容斋随笔·初笔·卷四·张浮休书》引欧阳修语:“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润字带给人们身心的感受是滋润、滋养、饱满、鲜活。《大学》云:德润身;欧公云:文学润身,可晓道德与文学对人自身修养的作用。

安顿心灵。欲求文雅,便须读书。宋朝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王梓坤《读书的乐趣》也说:“吾于读书,无疑义矣,三日不读,则头脑麻木,心摇摇无主。”读书可安心养心,汲取知识,提升智慧,此文学的功能。

感悟生活。文学作者只能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在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时,须检视自己熟悉的事物,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反观、反思、反省,加深对事物的理解,重新感悟生活,培养了自己理性精神。

抒发性灵。“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心雕龙·体性》)诗人的诗性是诗人自带的,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是诗人的性格。自带的诗性让诗人喜欢写自身风格的诗;同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升华自身诗性。黄庭坚《送王郎》:“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文人多借激扬文字,浇胸中块垒,抒发胸襟。不平则鸣,一吐为快。

二者、文学之于及物。

文学的地位。这里谈的及物,不是说处理具体事件,而是泛指影响他人及社会。文学的作用甚大,远不止于润身,却不在“百家”之列。司马谈讲“六家”:儒、墨、名、法、阴阳、道德,无文学。《汉书·艺文志》讲“九流”: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农、杂。另有小说家不列在九流之数,所谓不入流者。欧阳修身为散文八大家,也如司马谈、班固看法,自轻文学。

诸君见解不及孔子。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治、文学。言语、文学密切相关,今称大学中文系,即中国汉语言文学系。夫子深知,语言、文字、文学是文化载体,也是民众精神生活的寄托;舍此,民族精神文化会迅速衰落消亡。故孔子传学,孔门四科,言语、文学几占其半。

文学的影响。文学的要务不止于润身,更在于及物,在于润人。尽管孔子身为言语、文学教授,能力盖世,当他要求列国诸侯恢复周礼时,遭到驱逐,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当文学与政治理念相冲突时,就像秀才遇到兵,暴露文学对于政治的弱势。于是乎归乡讲学,著《春秋》,编《诗经》《书经》,评注《易经》,修订《礼记》《乐经》。弟子集师言为《论语》,以“治天下”,政事所重,唯此为大。

洪迈22岁中进士,宦海沉浮,官场忙碌。公干之余、致仕后“谢绝外事,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官场谈吏事,独处作随笔。孝宗赵眘读《容斋随笔》曰:“煞有好议论。”赞许有加。毛泽东战争年代随身携带此书,随时取读。逝世前13天,还让身边人员找来阅读,汲取智慧方略。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肇始于文学和艺术 ,发端于“文学三杰”。意大利最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以抒情诗著称的彼特拉克、薄伽丘的《十日谈》,三位作者的作品和精神,影响着后来的文化和文学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结束欧洲中世纪历史,开创欧洲新时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推动。

鲁迅以小说、杂文解剖社会,揭露抨击封建主义“吃人”的旧礼教和虚伪的传统道德。用文学形式探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唤醒民众,推动社会变革,引导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若鲁迅、胡适,皆文学之士,开启民智,改造社会,何亚于政治家。

三者、摆渡于润身与及物之间。

独善其身。“世人有可与言者,有不可与言者。”可与言,便及物;不可与言,止于润身。陶渊明少年时期,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志趣,构成“儒玄双修”的人格个性,派生出他的为官(政事)、归隐(文学)两段人生。前期为官,任江州祭酒、桓玄幕僚、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彭泽令。官场的现实让他意识到仕途的欺诈多忤,毅然辞官彭泽,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此后二十多年躬耕陇亩,摆脱官场,纵情乡间,写出清新自然纯朴的田园诗、寓意深沉的咏怀诗,成为隐逸诗人的代表。诗文创作是诗人晚年平淡艰辛生活的精神寄托,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两者兼得。王维,字摩诘,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子弟,却过着世俗贵族的奢华生活。王维与维摩诘相似,自壮至老都是朝廷命官。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业后,是别墅庄园主,一生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边塞、山水诗,律诗、绝句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又兼画师。白日朝堂论事,夜晚虔心礼佛。为官作诗,互不妨碍;朝堂乡居,各得其所。

文化进步是最低成本的社会进步,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邵孔发,安徽全椒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师、学报编辑。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襄水文集》《故园屐痕》《琅琊清影》。

0 阅读:6

陪读时间

简介:品味文字之美,静享生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