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方腊前,梁山有6人借故不去,他们有两个共同特征你知道吗?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5-18 11:55:08

前言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可以说是各有各的本领和技能,但也因为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有主动也有被动,最终齐聚梁山,成为梁山好汉。

但在最后宋江还是带领众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本以为是朝廷伸来的橄榄枝,能够让一众人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还能够并肩前行。

却不曾想被朝廷派去镇压方腊,对于勇武非凡的他们来说,本以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在此之前,无论是他们的武力值还是智慧都占领巅峰,身怀绝技,可以一当十。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能凯旋而归的众人,却死伤过半,这种悲惨的结局令人感到唏嘘,而有六人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去,反倒成为了这场战争中少数的幸存者,他们又是谁呢?

一、先见之明

其实宋江带领众人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就可以看出来宋江还是对朝廷抱有一丝幻想,想带领兄弟们“走上正路”,吃上官饭,而不是落草为寇。

然而在宋江招安后,事实并非他所愿有实现理想的机会,朝廷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梁山众人分开,调往各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其实也是将整体划分开,让其失去凝聚力。

后来梁山众人又被派去御辽,本以为在御辽的事情上,朝廷会让立下功劳的梁山众人名正言顺的进入官场,却不料朝廷压根就没将这功劳放在梁山众人身上。

但此时的宋江还对朝廷抱有希望,于是在征讨方腊的事情上,又主动站出来了,谁知道这一战让梁山众人死伤过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宋江回朝后也被赐酒遇害,这对于梁山众好汉来说结局无疑是悲惨的,只有少数几人成为了幸存者。

不过也有六个人并没有去征讨方腊,他们也没有靠着战功在朝堂站稳脚跟,为什么能够得到幸存呢?

第一个人就是公孙胜,算的上是梁山元老级别的人物,他是跟随晁盖一起上的梁山,后来也参加了许多战事,可以说看到梁山的兴起,也见证了梁山的衰落。

梁山好汉能够在征战方腊之前完好无损,也是因为他的存在帮助梁山好汉赢得了一场场战争,无人伤亡。

他是一个道士,擅长占卜之术,而他的师傅曾送给他的八字真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就是让他在帮助宋江平定淮西王庆后,大师班师回朝,到了汴京京城,便以要侍奉母亲为理由离开了。

公孙胜也是第一个离开梁山的人,无论是占卜出了吉凶,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总之他的提前退出倒是让他保全了自身。

二、各有一技之长

第二个就是安道全,他有着“华佗在世”的美名,可见其医术非常精湛,就连宋徽宗都知道他的名字。

安道全并非是想上梁山的,只是因为张顺的陷害将他逼上了梁山,张顺设计将安道全喜欢的妓女李巧奴和老鸨杀害,并嫁祸给他。

因此安道全才被逼上梁山,而安道全上梁山后也是为梁山好汉疗伤治病,许多人都受过他的恩惠。

安道全没有跟随梁山众人去方腊前线,也是因为在出征前宋徽宗突然病倒,被皇帝召回并为其治病,这也导致去征讨方腊的梁山众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或是伤亡过重而死。

安道全反倒因为其精湛的医术,被安排进太医院,成为紫金医官,也算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

但皇帝就在梁山众人征召方腊前夕就病倒了,未免也有点太过巧合,就是不知是无意还是故意的,导致梁山众人没有大夫进行医治,最终死在战场上。

第三个就是萧让,萧让其实是一介书生,他的手自然是拿笔杆子来写字的,提不了刀枪剑戟,所以就算是上了战场也是去送人头。

不过虽然是书生,但他也有擅长的东西,他最擅长的就是能够模仿任何人的笔迹,当年宋江被抓,吴用就是让他和金大坚模仿蔡京的文书,来救宋江。

但自从被招安后,因为其书法受到蔡太师的赏识,被蔡太师留在府中做了门馆先生,因此没有去征战方腊。

第四个就是和萧让一同解救宋江的金大坚,金大坚绰号“玉臂匠”,是因为他擅长刻碑文和印章,在征战方腊前,同样对书画印章有着极大兴趣爱好的宋徽宗喜爱,便被留在宫中任职。

这也是因为金大坚篆刻技术厉害,会造兵符印信,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大人才,得到皇帝青睐,才免遭一劫。

第五位就是皇甫端,同样他也有着一技之长,也并非是在身手上,皇甫端算的上一名兽医,并且擅长看嘛,能够给牲畜治病,在用针上也往往是一针见效。

宋徽宗也同样是爱马之人,并且在宫中就有专门养马的地方,因此皇甫端便被留在宫中,担任御马监太使,负责宫廷御马。

无论是宋徽宗存在真情或是假意,毋庸置疑,皇甫端没能参加征讨方腊,幸而留下一命,这对于皇甫端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三、两个共同特征

还有最后一位就是绰号为“铁叫子”的乐和,乐和可以说是《水浒传》中最深藏不露的一位,乐和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狱卒。

但却十分喜欢乐曲,就算有些乐曲没有听说过,但他只要听过,一学就会,而且还有一副好嗓音,因此取绰号为“铁叫子”。

然而,在乐和加入梁山之后,他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与吴用有关。吴用这个人其实并不大度,对有才华的人都比较打压,恐怕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这也导致乐和并不起眼,但是在被招安后,得到王都尉的赏识被留在府上,因此没有去征讨方腊得以幸存。

而且在《水浒后传》中因为没有人在压制乐和,乐和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可见“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从六个人没去参加征讨方腊中可以看出其身上又两个共同的特征,一点是因为他们都有才华,有一技之长,得到重用,因此谋得了一份好差事,不用靠军功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就像公孙胜有先见之明,能够占卜吉凶,在该退出的时候,及时退出,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偏安一隅。

结语

水浒传的悲剧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多对于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来说,他们却能够靠着一技之长活的更精彩,无论何时,有一技之长傍身,总归是有好处的。

同样这种技术性人才无论在何时都是受到重视的,方腊一仗的惨烈从梁山好汉的牺牲程度就可以看出。

无论皇帝还是他人出于什么原因,将这种技术型人才早早挑走,也避免了人才流失,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六个人自身比较仁善,拥有本心才能回归最原始的生活。

0 阅读:0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