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葬礼花费千万?我们说,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不只这一条“路径”?

见闻笔录 2022-05-12 11:44:09

这些年,全国各地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方面可谓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这不,5月10日,就网传陕西榆林子洲县一农村葬礼花费就高达千万元的事。

当然,终究一场葬礼下来,花了多少,我们暂且不论,也无权过问。

不过,从网传视频可以看到,陕西榆林子洲县农村的这场葬礼不仅现场场面“盛大”,人员众多,茅台酒和中华烟等高档消费品更是高调出现在宾客的餐桌上。

所以,此事一曝光,立刻引来一片热议。

那么,问题来了。

陕西榆林子洲县农村村民为何就敢在当下大操大办呢?

我们猜测,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当地农村村委或上级行政部门对这种大操大办之事在引导和管理上存在疏忽或失职之处。

二是过世老人儿子是一位事业有成之人,即所谓在西安有自己的菜市场,人脉关系广 ,村干部碍于情面,不好硬性劝阻。花一大把钱来为过世老人办丧,便成为“不在话下”之事。

当然,这种大操大办的现象,我们说,并非始于陕西榆林子洲县农村这一家,也怕难于止于这一家。

可是,在此,我们要说,面对亲人过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寄托和表达对亲人哀思的方式其实很多,不一定只有过分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这样一条”路径“。

或者说,钱尽管是自己的。但为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也同样可以采用以过世亲人的名义捐款捐物给贫困人口,以过世亲人名义捐建小学等公益事业来实现,来表达,其意义不是更大吗?

或者,即便是不肯这样做,我们也可用来把事业做得更大,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没有“绑架”别人意志的意思。

我们只想说,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涵里,肯定没有铺张浪费、讲究排场等等这样的字眼。

最后,我们还想说,要取得社会文明的长足进步,还需要全社会上下的一起持续努力。

0 阅读:5

见闻笔录

简介:观察 评论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