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价”甩卖悦榕庄后,养猪业务已成万科最大的尴尬点!

波哥看楼市 2024-02-02 20:53:32

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市场和产业的寒气依然凛冽,即使是万科,也不得不裹紧了自己的大衣。

以往,此时,皆为各大房企纷纷在举办各自高大上的年会,来犒赏三军和发布新年战略的重大时刻,而今年,大家的收成都不太理想,而且身上还有许多影响过年心情的负累,故而,今年房地产界的年会基本都失声了,没什么心情去讲什么故事了。

近期,只有格力董明珠高调发声,把自己推上了“我妈就是董明珠”的尴尬境地。

终究,在阴风呼号之中,谁也不想去喝那一碗孟婆汤。

在趋势和时代的重大压力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压落成为时代下的那粒灰,万科也不可能例外。

譬如,去年境外做空机构的一些言行,曾经把万科搞得鸡飞狗跳的,这仅仅是境外势力的恶意做空吗?

在波哥看楼市看来,或许并不尽然。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万科真的牛X,单凭自己就可以去扇此类人的耳光,从彼时事件来看,万科和郁亮,并没有什么高招去有效应对,而把政府搬出来了。

当然,此事件,要一分为二来看,从国家和产业竞争层面,万科呼唤国资加持,并没有什么不对;

然而,反过来思考一下,万科也不是在那些广告和说辞里说的那样——铸就了金刚不坏之身。

与众多房企同行一样,也非常的脆弱。喊了几年的活下去,实际上,在波哥看来,自从2021年恒大暴雷后,万科和郁亮等,并未进行许多战略层面深层次的思考,后来的一些境遇,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万科和郁亮等,皆为凡人,不需要拿三根烟去敬拜。

下面,再来说一下本文的主旨。

◢其一,为有效甩卖悦榕庄,万科受了一点“内伤”

2023年12月13日晚上八点,据华夏时报报道:

“12月8日晚,悦榕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其将以4.8亿元(人民币,下同)买下万科所持的三家子公司悦榕服务(中国)、悦榕酒店管理(中国)和悦榕酒店管理(天津)项目的股权。同时,万科方面也将斥资3000万元买下悦榕资产(中国)(拥有酒店的公司)的股权,以及从悦榕服务(中国)手中买下Chengdu Laguna Property Services Co.的股权。

悦榕控股表示,收购万科所持股份加强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以把握当地的增长机会,并巩固集团作为酒店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地位等。

对于此次转让悦榕酒店管理权的原因、万科酒店及度假事业部业务是否会进行相应调整等问题,12月13日,万科工作人员于投资者热线表示,酒店业务虽然在核心业务中营收占比较低,但是,公司4.8亿元出售多家悦榕酒店管理权的行为并非主动剥离非核心资产,此次出售酒店项目股权只是一笔正常的商业交易。

万科工作人员还强调,‘公司从开发业务转向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方向一直没有变化。”

上述,即为当时万科退出悦榕庄股权的主要说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他的方面,就不多扯了,在此,波哥只讲一个细节,有很多朋友忽略的一个地方:

——在4.8亿退出股权时,万科为何还要花3000万去买下悦榕资产和悦榕服务这两个不痛不痒的股权?

按常理来说,大家好聚好散,相忘于江湖就好了,没必要去藕断丝连,而在万科和悦榕控股的相关公告中,都提到了这3000万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

在波哥看楼市看来,波哥独家认为,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并非像万科自己或一众媒体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万科被悦榕庄拿捏了,万科不能简单地一走了之。

而在许多的新闻中,万科把这3000万,美化成了继续与悦榕庄携手的说辞,来遮掩这次的交易下的底气不足。

也就是说,万科此次的交易,在4.8亿和3000万元的正负之间,万科并未占到什么好处,反而不得不掏出了3000万的退场代价。

综合起来看,在单纯的数字层面,通过万科根本不需要的悦榕资产和悦榕服务的股权的购买,最终才实现万科以4.8亿元离场的目标,也即万科拿回原来的4.8亿元,实则是打了93.8折。

并没讨到什么好处。

内里乾坤不少,绝非那些新闻通稿中的粉饰性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为啥要急于与悦榕庄作清晰切割?

不讲趋势和时代的重大压力,仅从财务报表的数字来观察,7年来的数据,令万科有鸡肋般的感觉。

比如

月前,据焦点财经报道:

“酒店度假业务仅占总营收的0.5%,万科‘开刀’末位业务?

业内更为关注的是,万科此次出售酒店业务是否在收缩末位业务,进行转型。因为万科的酒店度假业务一直在万科营收中存在感不强。

在2022年财报中,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达到512.6亿元,而酒店与度假业务实现营收2.8亿元,仅占比0.5%。这与物业服务303.2亿元,商业开发与运营业务87.2亿元的营收有很大的差距。”

即为,时代和趋势之下的客观选择,万科也开启了自己的瘦身和避险的行动,即使受点内伤也无怨无悔了。

毕竟,时不我待了,跨过黑暗,就能迎来新的黎明,不是吗?

◢其二,搞笑的养猪业务,让万科丢尽了脸面

作为国内知名地产品牌的万科,昔日大喊口号进入养猪领域,当时把一众同行搞蒙了,难解其中意。

好好的地产大佬,突然说自己要去卖猪肉了,令一众同行懵逼不已。

虽然,在国内,有新希望从卖饲料到房地产的轨迹,但也没弄出什么水花,另外的雅戈尔等,纷纷折戟于房地产,都不断回归到其主业了,趋势巨变之下,产业的价值曲线纷纷回到了“术业有专攻”的正常轨道上来。

可是,在万科的产业体系中,养猪业务,已然成为郁亮的不可承受之痛,这个业务就是他提出来的,如今也难以掩盖了。

1月31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1月31日,万科A在互动平台表示,养猪业务作为围绕客户服务开展的一个尝试,目前无论是资产、收入或利润规模对公司影响都较小。”

另,据昨日观点网报道:

“万科A于1月31日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养猪业务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主要围绕客户服务展开。据公司表示,该业务在资产、收入及利润规模上对公司整体影响均较小。

此消息表明,尽管万科A已涉足养猪业,但该业务并未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点。公司可能仍在探索该领域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潜力,以决定未来是否进一步扩大规模。”

等等

透过众多新闻,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万科的“养猪业务”,也快速被许多官媒和朋友把其遮羞布撕开了,曾经的如猪脑子一样的郁亮的决策,也要逐步暴露出业界了。

正泰和新希望,两大行业巨头,都扛不住了,更别说以住宅开发为主的万科了。

如上,万科,都不敢将养猪业务计入收入之中,而找了一些理由去搪塞市场,用我们房地产投资界的一句来说——现在产业下行期的泪,就是原来投资时脑子进的水。

一个作为国内房地产的TOP级房企,多年前首个跨界进入养猪领域,彼时,数亿同行都没看懂。

王石之后,郁亮为何这样做?

当时,令许多同行找不到着眼点。

数年来,养猪业务,万科基本不在其相关财务报表之中,不提及这个板块的数据等,充分可以看出,万科和郁亮要去保持自己的脸面。

然而,在公开透明的上市房企的平台中,以前的假大空或客观失误等,都要被客观披露出来。

遮掩不了,也无所遁形。

在此,波哥一个观点是——王石之后,万科和郁亮等,越来越浮躁了,再也做不到王石那般的举重若轻了,特别是近年的郁亮的相关举措,郁郁寡欢,难以发亮了。

写在最后:

就本文主旨来看,上述两大核心问题,从2017年王石辞职到现在,郁亮治下的万科,其中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了。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众多事实表明,连自己的本底都快守住不住了,郁亮已经沦为无甚智慧和庸才的符号了。

正如,波哥在以前几篇文章所观察的那样,万科和如今的郁亮等,为了自己的KPI等,都已经奴颜卑膝了,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独特风骨和坚守了。

而一步步流于平庸。

学会了忽悠和敷衍塞责,而令王石先生退避三舍。

今天,整体来审视,出清悦榕庄股权和为养猪业务来找托词等,至少表明两点——万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万科了,主副业之间,这么多年来万科仍然在住宅开发之外徘徊,尚未找到可安身立命的可坚持不变的心法,郁亮的彷徨与错乱,让业界在心中打下了许多的问号?

甩卖悦榕庄,打落牙齿和血吞;以及在养猪业务上欲盖弥彰等,难道仅仅是当下时代风雪下的普遍压力吗?

二者综合中,可以看出更多的问题。

其他方面业务,就不再一一展开了,相比较而言,自冰雪业务被斩断后,与悦榕庄的酒店业务也发生“婚变”,年前又在匆忙调兵遣将来策动商业运营方面的事宜等,加之最近某些官媒爆料的养猪业务方面的情况,能让业界更全面地去了解万科的真实情况,而不会迷失与其品牌部或郁亮等说辞下的自我美化性言辞中。

一切的粉饰,都逃不过时代的碾压。

万科和郁亮,似乎,还在与时代躲猫猫,可笑而可悲。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4 阅读:2289
评论列表
  • 2024-02-04 12:57

    万科跑猪🐷圈里,无非就是贪婪、恶心的资本行为呗。

    北风吹 回复:
    恶心的人看到的都是恶心
  • 2024-02-06 21:24

    郁郁寡欢,难以发亮。 这是对万科当下和未来最好的总结

波哥看楼市

简介:中国房地产+财经独立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