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他不懂何意,多年后警示成真

伊殇雪 2024-02-21 13:15:16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在明朝历史上,刘伯温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短短一句话就可看出他的不凡,毕竟是能与诸葛亮齐名的存在。现如今,刘伯温虽然已经去世千百年的时间,但其流传下来的故事依然让人津津乐道。

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一直搞不懂是什么意思,17年后真相才慢慢被揭开。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伯温的一筐鱼

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是一件很有争议的事情,有人说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家族和后代,就让儿子给皇帝送去一筐死鱼。

原因也非常简单,朱元璋害怕曾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窃夺朱明江山,先后掀起多次腥风血雨。

刘伯温此举是想要告诉朱元璋,自己已经奄奄一息无法成为威胁,希望能够饶恕他的家人。另一种说法是想要警示朱元璋,想要了解第二种说法,就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们都知道,分封制是一种古代政治制度,是君主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自己的亲属或功臣,让他们作为诸侯国的君主以维护中央的统治。

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汉、晋两朝。

然而,分封制也带来很多弊端,如诸侯国的割据、叛乱和内战等,严重威胁中央的统一和稳定。

从隋朝开始,历代王朝都放弃分封制改用郡县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得中国进入一个相对统一的时期,这一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元朝时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又把分封制恢复,大肆将自己的儿子封王,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先后进行三次分封,将自己的25个儿子都封为了王。

分封这种制度对王朝的稳定是极大的威胁,为什么重视中央集权的朱元璋会恢复分封制呢?原因也非常简单。

朱元璋为何实行分封制

明朝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元朝的政治制度,而元朝又有着蒙古人的分封的传统。

大蒙古帝国时期,这种制度被称为兀鲁思制度,即将领地视为家族的共有财产分封给诸子弟组建汗国,比如金帐汗国、钦察汗国等。

元朝建立后为适应汉地的情况,在借鉴汉族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改用宗王出镇制度。

即将元朝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封宗王出镇这些地区,主要是边疆地区,让宗王代表皇帝镇守一方防御外敌。简单而言,皇室嫡系血脉在中央享福,非嫡长子血脉则在边疆镇守。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采用类似的做法,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边疆地区,如燕王朱棣在北京、秦王朱樉在西安、宁王朱权在内蒙古等,拱卫皇室的同时也避免对中央的威胁。

除此之外也有维持权力平衡的意思,朱元璋是靠起义军打天下的,统治基础是一大批的功臣勋贵,这些人手握重兵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危及皇权。

他利用分封的藩王掌控兵权,让功臣、文官和藩王相互制衡,以保证皇权的稳固。只要朱家的天下不被外人夺取,谁当皇帝都是自己的子孙。

对于自己的这种制度朱元璋很看好,曾在《祖训录》中说:“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

为了防止藩王做大避免历史上的错误,朱元璋还制定一系列的规定限制藩王的权力,如不得干预地方政务、不得与外国通交、不得私自调动兵马、不得改变封地......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元璋的分封制的确符合大明王朝的需要,很多问题他都预料到并给出解决办法,唯一没料到的就是朱标会英年早逝,刘伯温的警示成为现实。

刘伯温的一筐鱼是什么意思?寓意天下就像一个鱼筐,而鱼就像是大明朝诸多的藩王,生存空间就那么大,如果鱼太多就会相互争斗最后都会死掉。

简单而言就是,朱元璋可以分封子孙,让他们各自拥有一片天地,但这种分封不能掌控生死实权,否则就会发生内乱万劫不复,后来的事实证明刘伯温的话是对的。

朱标死,藩王蠢蠢欲动

刘伯温死后17年,朱标病死在巡视的路上,大明江山储君之位空闲。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朱元璋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吃干饭”的,都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

不知是朱元璋对朱标的偏爱,还是他对“嫡长子继承制度”情有独钟,最终确定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说未来自己死后皇位将隔代传给他。

相比于朱标的名望、资历,朱允炆实在是差太多了,再加上治国能力不足最终造成靖难之役。

朱允炆先后废除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和岷王,引起诸多藩王的不满和恐惧,朱棣手里自己有刀自然不会坐等死亡。

1399年他起兵反抗,建文四年攻下南京登基为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藩王夺取皇位的成功例子。

朱元璋分封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二十多个儿子分镇全国各地,担任防御外敌的重任。

却不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藩王虽然没有封地的管治权,但拥有军事指挥权手握重兵,势力日益膨胀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尤其是燕王朱棣,因屡次出征功绩卓著拥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在北平地位独尊成为朱允炆的隐患。

回想当初,若朱元璋明白刘伯温的意思减少鱼筐里的鱼,或许朱允炆就不用费劲心机削藩,如此以来就不会触犯众怒,朱棣也就没有造反的借口与皇室的支持。

但历史没有如果,有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造成历史巨大的改变,蝴蝶效应在历史事件中屡见不鲜。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205

伊殇雪

简介: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