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亲王多尔衮属下”苏克萨哈因告发多尔衮和黄白旗矛盾而遭排挤

史海撷英 2024-04-18 11:34:41

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为何会遭到其他三人的共同排挤与打压?这其中,既有苏克萨哈本人的问题,同时也是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持续数十年的矛盾与争斗的集中体现。

先来说说苏克萨哈本人。实际上,不仅是其他的三位“辅政大臣”看不上他,同时朝中绝大多数有着正义感的官员也都非常鄙视苏克萨哈,“索尼故不慊苏克萨哈,顾见鳌拜势日张,与苏克萨哈不相容,”原因就在于苏克萨哈曾经的卖主求荣的行径。

苏克萨哈隶属于正白旗,原本是多尔衮的部下,并且是多尔衮非常倚重的亲信大臣。可就在多尔衮薨逝后,苏克萨哈竟主动向顺治皇帝检举、揭发多尔衮的“罪行”,“苏克萨哈隶睿亲王多尔衮属下,王薨,苏克萨哈与王府护卫詹岱等讦王谋移驻永平诸逆状,及殡敛服色违制,王坐是追黜。是年,擢巴牙喇纛章京。”并且积极配合清世祖对多尔衮的党羽进行清算,清世祖能够快速清除掉多尔衮集团,苏克萨哈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如此,苏克萨哈得到了清世祖的信任,并且其也成为朝堂上地位仅次于索尼的满洲官员,还在清世祖晏驾前任命为辅政大臣,委以了“托孤”重任。

叶赫​纳喇・苏克萨哈‍

然而,苏克萨哈的如此举动,虽然有功于清世祖,但却也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鄙夷,尤其是首辅大臣索尼,他对苏克萨哈是极为的不屑,也正是因为如此,每每当鳌拜打压苏克萨哈的时候,他都站在了鳌拜一边。

而索尼、遏必隆、鳌拜会选择共同排挤苏克萨哈,也是由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所致。皇太极时期,“上三旗”是皇太极亲领的镶黄旗、正黄旗以及豪格统领的正蓝旗,可在多尔衮专政时期,他设计除掉了豪格,夺下了豪格的正蓝旗,并将自己统领的正白旗划入到了“上三旗”之中,并且加上多尔衮极力扶持正白旗的势力,打压两黄旗的势力,“于驻防沧州两白旗兵丁,则给饷不绝,于驻河间两黄旗兵丁,则屡请不发饷”。​使得双方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而作为两黄旗中重要代表的索尼、遏必隆和鳌拜,均遭受过多尔衮的欺凌,甚至还险些丢掉性命。

虽然在多尔衮薨逝后,正白旗也被划为了由皇帝亲领,依然位列“上三旗”,然而,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并没有因此选择和解,最终在康熙五年(1666年)的“圈换旗地之争”中,双方的矛盾集中爆发了出来。鳌拜在索尼和遏必隆的支持下,咄咄逼人,最终不仅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还在这期间杀掉了多位正白旗的官员,苏克萨哈本人也在此事件中颜面扫地,此后再无力与鳌拜直接正面对抗。最终在康熙六年(1667年),“孤立无援”的苏克萨哈被定下了“二十四条大罪”,其全家尽数被杀。“圣祖立,受遗诏辅政。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浸以成隙。鳌拜隶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易庄地,遂兴大狱。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坐纷更阻挠,下刑部议罪,以律无正条,请鞭责籍没。上览奏,召辅臣议,鳌拜请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争,独苏克萨哈不对,上因不允。鳌拜卒矫命,悉弃市。鳌拜以苏克萨哈与相抗,憾滋甚。鳌拜日益骄恣,苏克萨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亲政,加恩辅臣。越日,苏克萨哈奏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余生。有旨诘问,鳌拜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余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皆斩:狱上,上不允。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苏克萨哈处绞,余悉如议。八年,鳌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

0 阅读:8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