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秦国立大功,却被诬陷而死,为何历代秦王都不给他平反?

一点儿历史事 2024-03-21 15:58:00

商鞅为秦国立大功,却被诬陷而死,为何历代秦王都不给他平反?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说明一件事:

商鞅虽然死的可惜,但并不冤枉。

这里先给大家卖个关子,笔者给大家从头开始讲起。

自秦孝公死后,商鞅在秦国地位就很尴尬。

由于商鞅在秦国的巨大影响力,所以秦孝公临死前甚至动了要传位给商鞅的心思。

因此,新上任的秦惠文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摆脱商鞅的影响,夺回权力。

秦孝公当年手握重权,自然可以让商鞅放心大胆地去改革。

可秦惠文王流放数十年,根本就没有威信,如果还放任商鞅,那不就成了“光绪”(傀儡)了吗?

秦惠文王继位后,迫切需要一个“权力交接”。

如果商鞅此时不“急流勇退”,就只能和秦惠文王彻底撕破脸。

一、商鞅真的谋反了

秦孝公去世后,与商鞅早有宿怨的公子虔立刻诬告商鞅谋反。

秦惠文王被商鞅流放十几年,心中也有怨气,因此也就同意了,派人捉拿商鞅。

如果商鞅乖乖束手就擒,事情或许还有转机,哪怕被杀,日后也有机会沉冤昭雪。

可商鞅并没有想过回去把事情说清楚,而是选择直接跑路。

当然,这也是为了保全自己。

因为商鞅知道,按照秦惠文王和公子虔的性格,自己肯定会被处死。

就算后世被平反,也没有任何意义。

由于商鞅之前制定的严苛法律,没有“身份证”的商鞅连住店都是奢望。

因此,商鞅只好带着全家走小路来到魏国避难。

不过可能是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

因为商鞅之前过于逼迫魏国,所以魏王压根就不同意商鞅入境。

不仅如此,魏王还“好心”把商鞅送回了秦国。

此时的商鞅估计也是六神无主了,竟然想起了聚众谋反的事情。

为了自保,商鞅集结家奴,竟然想要攻打郑县,并以此为据点,对抗秦国。

也正因为商鞅的做法,谋反罪名最终成立。

公子虔和秦惠文王根本不用再去瞎编什么子虚乌有的罪名了,因为商鞅已经谋反了。

PS:这里笔者也要给大家纠正一个事情:商鞅并不是因为车裂而死。

商鞅是在攻打郑县的过程中,被前来捉拿他的秦国军队诛杀的,而在咸阳车裂的只是商鞅的尸体。

但秦惠文王顺带诛灭了商鞅三族,有点残忍。

因此商鞅并没有任何后人留世,没人为他平反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毕竟岳飞之所以被平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老人家有个号孙子——岳珂。

二、商鞅掌权时,和“疯狗”一样得罪了所有人。

商鞅之前的秦国,一直都是老贵族的秦国。

秦国百姓都是些“韭菜”,每日干货就为了老贵族能过得更舒服。

久而久之,秦国百姓也看清了这个事实,因此根本就不买账,天天“躺平”。

直到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改革,局面才发生了改变。

秦孝公是一个天才,他知道变法得罪人,所以他一直都退居背后,任由商鞅“做法”。

商鞅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心甘情愿做了秦孝公的旗子。

掌权后,商鞅开始对贵族们下“死手”,确立二十等爵制,取消旧贵族一切特权。

不论出身,只论能力。

在商鞅的冷酷镇压下,法令开始在秦国顺利展开。

这一改革严重损害了老贵族的利益,让他们将商鞅视为死敌。

老百姓虽然从中获利,提高了积极性,但由于变法过于严苛,所以他们也是叫苦连天。

因此,秦国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讨厌商鞅。

三、后世秦国君主不会为了一个弃子,得罪自己人。

虽然商鞅变法让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但商鞅并没有因此得到秦人的尊敬。

就连“商鞅变法”也是后人起的名字,在当时的秦国,可不会有人这么说。

当时的秦国最多称之为“秦孝公改革”。

从这一称呼我们也能看出,商鞅在不在,对变法都没什么影响。

商鞅就算死了,变法依然会持续下去。

我们后世站在“上帝视角”,自然会把变法的功劳归于商鞅。

但当时的秦国人可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才是变法最重要的功臣。

这么说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没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商鞅变法不可能成功。

没有秦惠文王的坚持,商鞅变法也不会延续下去。

后世历代秦王之所以如此认同“商鞅变法”,说白了,都是因为他们把变法主要功劳都算到了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头上罢了。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

也就是说,商鞅得罪了所有的秦人,后世君主也不可能为了商鞅得罪自己人。

综合各方面考虑之下,商鞅早就成了过去式。

而变法也不是商鞅的功劳,而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功劳。

总结

打工人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场

商鞅在秦国再怎么呼风唤雨,说到底还只是个高级打工人,最多算个“经理”。

真正在秦国掌权的,还是那些旧贵族和秦王。

打工人动了“董事会”的蛋糕,本来就是大忌。

就算商鞅为公司挣了再多的钱,也只是一时风光。

等商鞅失去利益之时,他的末日也就悄然到来了。

被别人一脚踢开,是必然的结局。

大家都是成年人,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面前谈同情,真的很掉价。

说白了,商鞅走上的从始至终就是一条不归路。

除非彻底掌控秦国,不然最终只有被抛弃的下场。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57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