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只有开国帝王可以被称为“祖”,而何顺治与康熙却被称为“祖”

热孜婉古丽聊历史 2023-06-05 14:22:13

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这段时间里,既出现过许多大朝代,也出现过许多英雄豪杰。封建时代的皇帝,大约有四百多个,其中大部分都是庸碌之辈,能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的,屈指可数。在帝王死后,人们会用封号来称呼这位帝王,比如刘彻,他的封号就是“武帝”;有的时候以庙号相称,如李世民的唐太宗;有的时候以年号相称,例如朱翊钧,即以“万历”为年号。谥号,也就是帝王去世后,对其所做事情所给予的评价,这一种称谓,早在西周就有了,秦朝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废黜,汉代重现,一直延续到封建时代结束。

年号,就是帝王用来记事的名字,这是汉武帝创造出来的,他的第一个年号叫做“建元”,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会有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在位时间比较长,碰到重大国事的时候,就会把年号给改了。汉武帝有11个,唐高宗有14个。到了明、清两代,历代的帝王都是统一的,不管他们在位的时间有多长。庙号来自西汉,清代废止,是封建帝王去世后,在太庙立牌祭拜时所用的称谓。一般来说,开国之君被称为“祖”,其继承人被称为“宗”,根据其功绩,如赵匡胤为宋太祖。

在唐代之前,庙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封的,一般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会被封为庙宇。就拿西汉来说,只有四位皇帝拥庙名,而到了魏晋之后,这个庙名就多了起来,到了唐代,庙名就变得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只要没有灭亡国家的君主,基本都有一个庙名。

到了明代,朱元璋开宗立派,叫“祖”没有任何问题,朱棣死后,叫“明太宗”也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嘉靖将朱棣的庙号硬生生的改成了“祖”,叫“明成祖”,这就有些夸张了。至于清朝,有三个被称作“祖”的皇帝,一个是努尔哈赤,为清太祖,一个是福临为清世祖,还有一个是玄烨的清圣祖。努尔哈赤虽然创立后金朝,但却并不是大清的第一任皇帝,大清的第一任皇帝为皇太极,皇太极登基之后,尊称他为“太祖”,所以大清的第一任皇帝,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庙号为清太宗,他是清代的第一位皇帝,可能是因为其父为祖宗,自己在其父面前有些不妥。

而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却是胆大包天,称祖,这又怎么说?这大概是因为顺治是第一个进入关内的皇帝,康熙收复台湾,平三藩,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才有了他们称祖的勇气。

0 阅读:60

热孜婉古丽聊历史

简介:分享一些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