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大汉奸齐燮元被枪决,两年后,美人妻子难忍恶名,服毒自杀

兴衰五千年 2024-04-30 17:28:05

前言

对于汉奸,人人喊打喊杀!然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汉奸呢?有一个浅见,大概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其中,更重要的是观其行,看他是否有做过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事情。做过小的,可以称其为小汉奸;做过大的,那就是大汉奸!

1946年12月,齐燮元在南京雨花台被执行枪决,其罪名就是大汉奸。齐燮元死后,妻子华泽愉被他人指点为汉奸家属,整日过得非常郁闷……

轰动天津的一场婚礼

1948年,华泽愉终于无法忍受丈夫齐燮元给他留下的汉奸家属的恶名,而变得精神恍惚。最终,因为不堪重负,华泽愉选择了自杀。至此,一代美人华泽愉结束了她悲苦的一生。

华泽愉比齐燮元小10岁,1889年出生于天津,是齐燮元的第四个妻子。

华泽愉出身名门,是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华世奎的第二个女儿。对于这个二女儿,华世奎非常疼爱,经常亲自教她读书识字。

在华世奎的教导下,华泽愉在幼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了聪颖的天资,尤其是在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此外,华泽愉在书画方面也非常擅长。因此,说华泽愉是一个才女,一点儿也不为过。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自然之理。然而,华泽愉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嫁人的事情。换句话说,华泽愉从来就没有遇到一个心仪之人。在父亲华世奎的心中,华泽愉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比他的儿子都强,所以也从来没有逼着他的女儿出嫁。

转眼间,华泽愉已经过了40岁,但华泽愉还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着急的意思。由于对女儿宠爱有加,华世奎也愿意按照女儿的意思来。

1930年5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军阀混战。由于蒋介石和阎锡山等人的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被称为“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开始后,蒋介石一度表现得非常糟糕,眼看很快就要被打垮。

这样的战争局势,在善于钻营的齐燮元看来,就是他崛起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活动之后,齐燮元获得了阎锡山的委任,担任了江北招抚使。这一年,齐燮元51岁。

然而,齐燮元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蒋介石感到不支的时候,东北的少帅张学良突然宣布支持蒋介石,让战争的走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11月,阎锡山等人在中原大战中战败,通电取消了太原海陆空军总司令部。随后,江北招抚使齐燮元只得逃往天津,在英租界里避难。

虽然是避难,但齐燮元的生活也是过得紫醉金迷,住在宽敞豪华的齐公馆内,依然是一个社会名流。

1934年,齐燮元的第三任妻子陆氏突然因病去世,时年刚34岁。这时,齐燮元却已经55岁了。

遭受了中年丧偶这样的变故,齐燮元的心里十分难过,整日郁郁寡欢。想到家里的琐事太多,齐燮元也想要再找一个老婆,为他管理家事。

后来,在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张志谭和前北平宪兵司令秦华的帮助下,为齐燮元介绍了华世奎的二女儿华泽愉。

在介绍人将齐燮元的情况说出来时,华世奎感到十分满意,毕竟女儿的年龄也是不小了。然而,华世奎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情告诉女儿,让她自己定夺。

听了介绍人的话后,华泽愉也很满意,点头将这门亲事答应了下来。

然而,得知华泽愉的情况后,齐燮元却犹豫了。毕竟,此时的华泽愉已经44岁了,与他的前三个老婆相比,年龄上算是很大的了。

1935年,在看到报纸上刊登了熊希龄与毛彦文、张海若与杨嗣馨这两对大龄名人的婚礼消息后,齐燮元这才下定了与华泽愉结婚的决心。

2月23日,正月二十这一天,齐燮元正式让人到华泽愉家下了聘礼,并将结婚的日期定在3月1日。

对于这次婚礼,齐燮元非常重视,早早地便让人将齐公馆布置了一番。

2月28日,在齐燮元与华泽愉结婚的前一天,齐公馆便已经张灯结彩,显得喜气盈门了。

3月1日,齐燮元与华泽愉在齐公馆举办了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

这天,居住在天津的江朝宗、吴佩孚、王怀庆、曹锟等许多社会名流,都前来祝贺,出席了他们的婚礼。更为重磅的是,齐燮元还邀请了前国务总理高凌霨,担任他和妻子华泽愉的证婚人。

婚礼期间,齐燮元在齐公馆内大摆宴席,招待贵宾。接待的时候,所有的来宾都对齐燮元和华泽愉赞不绝口,称他们是:“英雄才女,珠联璧合。”

结婚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品尝齐燮元准备的美味佳肴。席间,白发飘拂,仙风道骨,精神矍铄,怡然自得的华世奎以齐燮元老丈人的身份,向所有的来宾致了谢,并获得了大家的祝福。

3月2日,齐燮元与华泽愉结婚的消息,刊登在天津的各大报纸刊物上,被市民们熟知。

那段时间,华泽愉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甚至感觉到她就是城堡里的公主,从心里感觉到这么多年的等待是值得的。换句话说,在华泽愉的眼里,齐燮元就是她的白马王子。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只过了两年。

齐燮元的汉奸行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面对日军这样的侵略行为,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在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便发表了宣言,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立即将麾下的红军集中,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然而,国民党政府却依然幻想着和平解决与日本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宋哲元的29军在国民党政府“外交方法解决争端”方针的指导下,在华北与日本方面在天津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谈判期间,日本却按照早已做好的全面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计划,利用谈判的时间从国内紧急调遣了军队来到华北,并把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也向平津地区进行了转移。这些军事部署完毕后,日军决定在华北采取大规模的军事侵略行动。

7月26日,日军向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提出最后通牒,要中国军队立即南撤。

对此,中国军队表示拒绝。很快,日军便派遣了10万人的部队,分路对平津进行了包围和攻击。

7月27日,日军迅速占领了天津的东、西、北3个火车站,切断了北平和天津之间中国军队的联系,导致平津地区的局势严重恶化。

战争期间,中国的天津守军虽然进行了还击,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终因得不到国民政府的增援,不得不陆续撤退。

7月30日,大批日军从大沽口登陆,天津沦陷。

天津沦陷后,日军将南开大学视为天津抗日活动中心,不仅派飞机进行了轰炸,还派出数辆满载煤油及日本兵的军车,到南开大学纵火。就这样,南开大学的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在烈火中,全部化为灰烬。

占领天津后,日军残酷镇压了人民群众,更是有许多人被指为抗日分子,而惨遭日军的杀害。

面对这样的局势,齐燮元不仅没有利用手中的资源组织人员进行抵抗,反而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傍上了日本人的大腿。

很快,日军便占领了华北的大片领土,开始对占领区的中国人民进行奴役。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华北方面军认为筹建伪政权的时机已经到了。

12月7日,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等人决定以王克敏为中心,把已经网罗到手里的王克敏、王揖唐和齐燮元等人召集在一起,在北京饭店成立了“政府筹备处”,开始具体策划新政权成立的各项事宜。

12月13日,松井石根指挥日本华中方面军攻占南京,南京沦陷。

攻占南京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举国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欢庆之声,男子们纷纷选择了参军,女子则应召当了慰安妇,支持日军对中国的全面占领。

在日本当局看来,中国首都南京的沦陷标志着他们已经击溃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接下来只要扫清剩余的中国军队,便可以完成对全中国的占领。

当天,日本华北方面军特务部便命令王克敏和齐燮元等人,在次日成立新政权。

12月14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并在中南海居仁堂举行了伪府成立仪式。

然而,由于事起仓促,日军一时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总统”,只好将这个席位空了下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之前的策划,以行政委员会为政权主体,在行政委员会下设行政、治安、文教、司法、赈济5个部。其中,王克敏担任了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兼行政部部长,朱深为司法部部长,王揖唐为赈济部部长,齐燮元则担任了伪治安部部长。

任职之后,齐燮元为了向日本人示好,表现得十分活跃,展现了一个模范汉奸的丑恶嘴脸。

那时候,齐燮元率先带头将宁河镇西关附近的18个佃户村的5万多亩土地低价卖给日方,让日方建立“高丽圈”,帮助侵华日军完成所谓“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以此来满足日寇掠夺华北资源和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需要。

有了这些地方,日本利用在中国土地上定居的4300名朝鲜人及其种植水稻的经验,建立了23个专门生产水稻的军谷农场,并在军谷农场的周围挖了壕沟,把这些地方独立起来,实行了封闭式的管理,为侵华日军提供军粮。

对于这些地方,日军非常满意,还把这些地方标榜为“以战养战”的“模范农村”。

因为有了齐燮元的带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日军也因此在中国建立了许多军谷农场。其中:

“侵华日军于1938年相继在下坞、大王圈占了1000亩土地建立起名为‘天津米谷统制协会军谷农场’的小型农场,又建立了‘钟渊启明农场’;同年,日军在崔兴沽占地22204亩,建立了‘北支 那机械农场’,1941年更名为‘中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茶淀农场’。”

在这些“军谷农场”生产的稻麦和米面,全部被日军运到宁河县芦台镇,由他们设立的“军谷统制公司”统收、统制,然后再运往侵华日军华北各部队,为他们侵略中国提供物资保障。

然而,这些行为只是齐燮元的小小一毛。他最大的汉奸行为是以自己的军事知识为基础,提出了整顿北京、天津、青岛三市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警察及保安团队的计划,为日军占领区的“治安”提供保障。

齐燮元认为,要编练军队不能用党军人员,就必须“先造就干部将校”,训练一批青年作为他的爪牙。于是,齐燮元向日军提出了“先设学,后建军”的方案。

考虑到随着侵华的不断深入,兵力渐渐支,日军很快便同意了齐燮元的方案。于是,齐燮元成立了“华北陆军军官学”并自任校长,后又成立了由他任队长的华北陆军军官队,专门培养伪军军官。

后来,齐燮元利用这些培养的“人才”成立了“华北治安军”,并亲自兼任了“华北治安军”的总司令。

1939年10月10日,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了关于华北“治安军”开赴第一线的事情。

1940年3月30日,日军泡制的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不久后,汪精卫下令将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此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为了汪伪政权下属的一个单位。随后,“华北治安军”改名为“华北绥靖军”,在名义上归属汪伪政府管辖。

1943年,杜锡钧接替齐燮元,担任了“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随后,齐燮元被逐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结束了长达6年之久的伪政府任职。

华泽愉是不是无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那时候,在国内的大大小小的汉奸都惶惶不可终日,整日坐卧不安。然而,齐燮元却显得不那么担忧。因为,齐燮元觉得早在3年前,他就离开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已经不能算大汉奸了,也许犯下的罪行能够不被清算。

然而,齐燮元最终没能侥幸过关,在12月4日北兵马司1号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财政督办、经济督办汪时璟家的宴席上被逮捕了。

那天,军统北平区负责人马汉三在宴会上宣布了特级大汉奸的名单,其中齐燮元的名字排在第4号。

1946年5月26日,国民党司法部下令,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荫泰、经济总署督办汪时璟和治安总署督办齐燮元等华北大汉奸押往南京。

在南京,齐燮元被单独关押在特殊的军事监狱。因为,国民政府认为齐燮元是军事巨奸,应该交由南京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然而,齐燮元在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庭上的态度却非常蛮横。当法官问他是不是汉奸的时候,齐燮元说:“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我齐燮元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我自己的。”

齐燮元的话刚出口,便引起了法庭的一片哗然。似乎,齐燮元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这样的说法,却经不起推敲。因为是不是汉奸,最主要是看他做了些什么。

最终,法官在法庭上依据事实,历数了齐燮元犯下的汉奸罪行,并宣读了给他的判决书:

“齐燮元共同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须生活费外没收。”

那么,齐燮元矢口否认自己是汉奸,并指名道姓地指责蒋介石才是汉奸的想法,是什么呢?

在齐燮元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离开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很久了,而且离开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是因为和日本人发生了摩擦,所以应该算不上是汉奸了,而他曾经犯下的罪行也就不用被清算了。

那时候,在巅峰时期,齐燮元身上担任着伪政府的内务署督办、治安总署督办和绥靖军总司令三个重要职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麾下更是掌握着36个团的兵力。虽然,这些伪军的作战能力一般,但还是遭到了日军的猜忌。

据称,齐燮元“当时伪治安各团主官均称司令,对司令人选,由日寇驻伪治安总署顾问部向日本军部推荐,齐燮元则强用自己的北洋旧部,不听招呼”,这也是齐燮元和日本人不断发生摩擦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认为“只听我自己的”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样的辩白是无力的,更不能诿掉他身上的汉奸罪名。

12月18日,齐燮元被押赴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是华北地区第一个被枪决的大汉奸。

齐燮元死后,给他的家人留下了一个“汉奸家属”的恶名。他的老婆华泽愉便是因为背着“汉奸家属”的恶名,被人指指点点的。

事实上,虽然祸不及家人,但人民群众心中的怨气也需要一个宣泄的窗口。因此,他们对汉奸家属的指指点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1948年,因为无法承担汉奸家属的恶名,华泽愉服毒自杀。至此,一代美人加才人华泽愉香消玉殒。

据说,在齐燮元当汉奸期间,华泽愉也曾多次劝说丈夫不要做汉奸,但却没有什么效果。

然而,即使齐燮元当了汉奸,华泽愉也没有选择和他离婚。事实上,她当时还享受了汉奸丈夫给她带回来的许多果实。

是故,华泽愉这样的一个结局,也只能说她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人们同情!

4 阅读:1678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