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识人之明胜过诸葛亮,其取西川之策虽有偏激之处但未必不当

史海撷英 2024-03-08 17:07:18

庞统有“凤雏”之称。不过,由于英年早逝,凤凰才刚刚起飞就陨落于地,庞统活跃的时间很短很短。不过,在这短暂而辉煌的时间里,庞统已经比较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特点。

庞统,不是没有名过其实!相反,他被严重低估了!

识人之明、用人之智,胜诸葛一筹

庞统早年就以善于品评人物而闻名。史书中记载了他对江东三个名士的评价,可谓精彩绝伦,入木三分。“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深与统相结而还。”后来,三人的人生,确如庞统所言!

陆绩留下了许多个人事迹,如早年的陆绩怀橘,又做浑天图,在易、礼方面都很有造诣,个人成就很大。而在担任郁林太守期间,他兴修水利,宽政待民,口碑也很佳。

与行事效果立竿见影的“弩马”陆绩相比,顾邵才算是“负重致远”的“弩牛”。顾邵作豫章太守期间,着重发展教育,提拔人才。他提拔的吾粲后来作了太子少傅,丁谓作了典军中郎,而平民出身的张秉、殷礼后来也官至太守可以说,顾邵不只是自己行功绩,也搭建了平台,为国家输送了许多有用之才,确实是“可负岂一人之重哉”的弩牛!

而全琮的人生,也确实如庞统早早所料一般。

全琮

全琮为人恭顺,善于应承别人而乐于接受规劝,言辞从不严厉冒犯他人,确实是“佳人”,因此在东吴政界混得比较开。只是,全琮确实才智不足,几次受名独领军出征,或未攻而返,或不克而返,才智不足以建功立业。

以此来看,庞统只是相谈一番,就能摸清一个人的长短处及行为风格,可谓入木三分!后来,黄忠、魏延,也都是在庞统辅佐刘备时期脱颖而出的。而且,庞统在识人、用人上,还不拘泥于单纯的“品评”,而同时关注对人才环境的塑造。

早年,庞统品评人物时,常常对一些善人给予超出其实际才能的评价,并表示:“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通过评价来带动人才环境的变化,可谓深谋远虑,格局宏大!

相比之下,诸葛亮在识人、用人上,似乎与庞统还有不小差距。诸葛亮被人诟病之处,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误用马谡;未培养足够多的后续之才。倘庞统不早早去世,与诸葛亮紧密合作,蜀汉或许在人才方面又会是另外一番状况!

战略远见,献策之能

庞统在战略上最大的贡献,就是献征蜀之策。

其实,诸葛亮当年《隆中对》中已经提出了要图取西川,而在庞统之前,法正也秘密劝过刘备。所以,庞统与诸葛亮、法正,三位智者英雄所见略同。不过,不同之处在于,庞统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能说中“痛点”。

刘备

诸葛亮、法正,皆劝过刘备要取西川,但刘备一直犹豫再三。刘备犹豫的原因,是担心夺同宗之地,对自己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名声造成损失:“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诸葛亮主要是从战略上认为益州是用武之地的角度来劝说,法正主要是从“张松内应”等可行性方面劝说,都没有打到刘备顾虑的“痛点”。唯庞统,从道义的角度指出:兼弱攻昧是“五伯之事”,事成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如此,才彻底打消了刘备的顾虑。

以此来看,在“诈术”与信义的关系上,庞统是把握得最清楚的一个,这是其高明于诸葛亮、法正之处!

用奇之术,四两拨千斤

庞统另一贡献是献出了轻易化解危险局面的谋略。

张松这个“内鬼”被刘璋发现,刘备与刘璋翻脸时,刘备的情况是很危险的。

当时,刘备只有葭萌关弹丸之地,而刘璋拥全蜀之地;况且,占据白水关的杨怀、高沛,统领精锐的白水军,为刘备的后患。以常规方法,刘备已陷入绝地。然而,庞统献策,轻易化解了这一危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有许多朋友指出:庞统所献的上策实际上是下策,过于冒险。不过,实际上看庞统三策的情况就能知道:庞统所献三策,实际上主要推的只有中策!因为只有中策才详细计划了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方法,其余二策都不过是一笔带过!由此可知:庞统实际所献者,不过就是中策!

庞统

看起来简单的计策,背后透露的功底极深。战略上,先解决后顾之忧。方法上,通过假意回荆州,诱捕二将,然后迅速控制白水军,既明于心理,又敏于驾驭难度!这里,不但要有张良的战略谋划之能,还要有陈平的阴谋之法,庞统的谋略功底之全面可见一斑!此策,可谓四两拨千斤,形势瞬间拨云见日!

由此来看,庞统的谋略全面性,在诸葛亮、法正之上!

争议处1:计策是否过于偏激?

不过,庞统也有一些存在争议的谋划。刘备初入西川,刘璋带领3万军来迎接,双方在涪城宴会。此时,张松暗中让法正提出:应当趁机袭击刘璋!庞统也主张趁机扣留刘璋!然而,刘备认为这是大事,不可仓促,遂没有采纳此策。

庞统的这个建议引起了后人的质疑。他们认为:此时刘备在西川恩德未立,恩德未孚,众心未附,与刘璋决裂的时机远未成熟;而且,刘璋带了3万精兵来相迎,扣押刘璋,必然引起兵变,带兵甚少的刘备根本就难以善后!他们又指出:后来,刘备攻刘璋时,雒城就围攻了近一年,成都被围后,城中吏民皆愿死战,说明刘璋虽然暗弱,但在益州是得人心的,因此,他们皆认为:庞统此计,过于偏激,过于急躁,有失顶级谋士的水准。

其实,刘备的持重固然是稳重的,更有经验的,但因此就责庞统之策有误大可不必。

当时,提出同样方略的,还有法正、张松。法正、庞统,皆是顶级谋士;张松作为刘璋的别驾从事对益州各类情况最为了解;他们皆提出此策,绝不可能是没有把握的!很大可能是:张松、法正这些“内鬼”,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策反工作,刘备或许可以如后来控制白水军一样,通过控制刘璋来驾驭局面!只是由于刘备未采纳,此策没有展开;而后来张松暴露后被杀,相关“详细安排”不再为人所知罢了!

总之,三个智者都认为可以实施的方略,即便可能偏于激进,但绝不可能是过于低级的错误!

刘备

因此,刘备的持重确实是更加靠谱的、稳重的。但是,若因此就认为庞统、法正之谋有低级漏洞,那就看低他们了!

此策虽未被刘备采纳,而且刘备在未采纳此策的情况下后来确实成功了,但是,因此就降低对庞统、法正的评价,认为高估了他们,这是不应该的。

争议处2:战死沙场,是否表明庞统谋略不足?

庞统之死,也被很多后人认为是庞统被高估的重要原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汉末名将,甚至统帅“亲冒矢石”是很常见的。曹操也曾在“矢石交攻之际面不改色”。而刘备、法正,则更是在箭雨下,有过“孝直避箭”的典故:“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所以,虽然曹操等人都认为作为高级指挥官“不当亲战”,但实际上,他们也都是常常亲自在危险区域指挥作战的!所以,庞统之死,只能说明他运气确实不太好,不能说明他无谋,更不应当因此降低对他的评价!

庞统

庞统大约31岁时投靠刘备,开始走上重要岗位,36岁就不幸阵亡。短短五年,“凤雏”来不及展现其雄才就坠落了,实在令人遗憾!

在短短五年间,庞统表现出的谋略能力、识人能力、用人能力,皆不在诸葛亮、法正之下!很多地方甚至胜过诸葛亮、法正!就才能而言,”凤雏“足以与”卧龙“并驾齐驱!

庞统没有被高估!相反他还是被低估了!然而,就个人成就而言,庞统就有点对不起”凤雏“的名号了!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除了真的有才能,关键还要保重身体健康!

0 阅读:5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