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真是“60万对80万”?抽丝剥茧,双方参战兵力之精准计算

癸妹聊历史 2023-06-09 11:05:57

1948年12月15日,我军在双堆集的一场攻击战中大获全胜,全歼敌军第12兵团,团司令黄维当场被活捉。

黄团长被捕,意味着我方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而此时从徐州撤出的杜聿明也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

孤立无援的杜聿明仍想做困兽之斗,可惜在我方严密的包围圈内,始终动弹不得。

(杜聿明)

不久,我军根据预定方案,对杜聿明发起全面进攻。而已被包围多天的敌军早已斗志涣散,毫无反抗的力气,经过四天的围追堵截,杜聿明集团被全部消灭,狼狈逃脱的杜聿明也被我军俘虏。

至此,历时六十多天的淮海战役终于结束,我方取得全面胜利。

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究竟有多大?我军获胜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

一、双方参战兵力大比拼

淮海战役刚结束不久,很多国外军事专家就把这场战役奉为经典,并作为重点案例来研究。

(淮海战役作战图)

而很多人之所以经常拿淮海战役说事,不外乎当初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问题,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我军以60万的兵力打败国军的80万。

当初老蒋在刚战败后,心有不服,还对外公开表示自己是以40万兵力,并在无后援无补给的情况下对抗我军的60万。

(蒋介石)

到底是60万对80万,还是60万对40万?首先咱们一起来看看双方有哪些参战部队。

我军这边,参战的部队主要有华野、中野、华东军区、中原军区以及地方武装等,其中华野有16个纵队,大约36万人,中野有7个纵队,大约12万人,华东和中原军区共有7个独立旅,大约4万人。

最后加上地方武装,兵力合计大约56万余人,这个数字是比较接近60万的,毕竟还有其他地方部队和民兵都属于配合作战或者后勤保障,不能算作真正的作战兵力。

在这些参战部队中,粟裕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实力最为雄厚,共有14个炮兵团、5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大队,而且大多数的纵队人数都在25000以上,在整个战役期间,华野承担着主要灭敌的重任。

(粟裕)

而刘邓所率领的中原野战军,自从进入大别山腹地后,重型武器基本丢失,兵力相对较弱,7个纵队中,除了陈赓带领的第4纵队有三万多人外,其余纵队人数基本都在两万以下。

至于各军区和地方部队,除了中原和华东军区的七个独立旅外,绝大部分的武装和战斗力都比较弱,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参加战斗,更多是负责牵制、袭扰、堵截逃敌等任务。

国军这边,参战部队共有7个兵团,31个军,78个师,外加17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大队,此外在会战期间又新成立了3个军和7个师,所以,累计参战部队达到34个军和86个师。

(国军部队)

在国军组建的7个兵团中(7个兵团分别是第2、第6、第7、第8、第12、第13、第16),只有第2兵团、第7兵团以及第12兵团最具有战斗力,其中第2兵团和第7兵团是国军在整个战役期间十分看好的两支部队。

第2兵团司令官是邱清泉,其外辖5个军14个师,外加一个独立骑兵旅,是国军建制最完整的一个兵团,满编的情况下可达12万人之上。

(邱清泉)

可是在这5个军当中,第74军在济南战役中损失一部分,第12军的一个师之前在灵璧被我军全歼,因此第2兵团实际参战兵力肯定不足12万人。

黄百韬所率领的第7兵团,原来下辖3个军,7万余人,在战争爆发后因收到刘峙的命令,黄百韬接收了第9绥靖区的第44军和剿总直辖的第100军,兵力达到5个军,大约12万人。

第12兵团司令官是黄维,此兵团下辖4个军12个师,其中18军为国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第14军和第85军也都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所以相比之下,黄维兵团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黄维)

然而,14军所属的第303师没有参战,第10师和第85师又各有一个团在武汉留守。也就是说,14军实际参战的兵力连一半都没有,这样整个12兵团的真正参战兵力大约是10万人。

至于剩下四个兵团,都比较混乱。第13、第6、第16三个兵团合计约18万余人,刘汝明的第8兵团下辖2个军,6个师,大约8万人。

最后,加上两个绥靖区、徐州“剿总”直属部队、地方交通警察及保安部队等,表面上看,国军参战总兵力肯定是超过60万的,而老蒋所认为的40万纯属瞎扯。

二、边打边补,碾压敌方

但不管是60万对80万,还是60万对40万,两军对垒,即使在开战前双方兵力有悬殊,真正的实力还是要看彼此在战场上的表现。

(淮海战役剧照)

整体上来说,我军是在原有兵力基础上边打边补,虽然有战损,但有减有增,一直是在动态变化。

战损基本就是在战场上牺牲、受伤、被俘等各种原因失去战斗力导致的兵力损耗。

而我方兵力增加的原因,就非常值得一提。

首先,我党的土地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27年开始,我党就开始决定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长期面临的土地问题。

(土地改革)

农民翻身拥有了土地,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革命的积极性自然十分高涨,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很多农民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与战士们一起保护家园。

解放战争后,我党进行了第二次土地革命,越来越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捍卫胜利果实,许多百姓义无反顾地到前线支援我军。在淮海战役期间,单单在华东解放区,就有将近11万农民踊跃参军,有的还没入伍两天,就勇敢地跑到前线抗敌。

(支援前线的百姓)

其次,就是我党强大的政治攻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战役期间,被我军俘虏的敌方官兵多达30万人,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投诚,纷纷加入我方的作战队伍中。

就拿战役的最后阶段来说,杜聿明部队被围困二十多天时,战区突然下起大雪,气温骤降,加之食物短缺,很多士兵一度忍饥挨饿,甚至有冻死饿死的迹象。

我方见状不断向敌军送饭喊话,送宣传品,大部分敌人早已饥寒交迫,士气低落,在我方的鼓动下,平均每天都有几百号人从阵地跑出来,投向我军,从刚开始的零星几个发展到后面的整排整营。

(大批国军主动投降)

我军也及时向投降的士兵提供食物和棉衣,在我方温暖关怀及有效动员下,很多士兵直接就被感化,主动要求加入我军。

三、相互埋坑的猪队友,导致一直在战损

反观国军这边,综合对比,敌军的兵力肯定是高于我方,但是如果要考虑到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孰强孰弱那就很难说了。

因为国军在战场上是不断战损的,牺牲被俘的自然不用说,国军各兵团间的问题倒是值得捋一捋。

(被俘虏的国军)

先拿黄百韬被困来讲,当初黄百韬是有机会安全逃走的,就是刘峙的挖坑以及猪队友的不上心,最终导致黄百韬全军覆灭。

战役爆发后,我军趁机向徐州移动,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见状开始收缩徐州周边的各部队,由于黄百韬靠近连云港,所处位置比较靠前,本该第一时间就撤往徐州,可是刘峙为了让自己的44军安全撤退,愣是让黄百韬浪费了两天的宝贵时间,错失后退良机。

(黄百韬)

黄百韬危机重重时,老蒋亲自下令让邱清泉和李弥前去救援,可邱清泉因为跟黄百韬有过节,老蒋的话都不听了,就是不愿去,李弥本就贪生怕死,加之和邱清泉关系要好,看到邱清泉无动于衷,自然也把老蒋的命令不当回事。

没多久,黄百韬的整个兵团就被我方消灭,黄百韬也在绝望中自我了断。

12兵团黄维的遭遇同样也和猪队友有关。黄维被困双堆集时,老蒋得知自己的嫡系精锐部队遇难,急得团团转,慌忙把杜聿明和刘峙喊到南京一起商议应对措施。

(黄维兵团用八百辆汽车在双堆集东南构筑的防线)

一番商量后,老蒋决定让李弥驻守徐州,邱清泉和孙元良则从津浦路的东西两侧去接应黄维。一切计划的是很完美,可惜邱清泉和孙元良刚到半路,就遭到我军的顽强阻击,这两人为了保存各自的实力,不敢正面与我军对抗,后来干脆就在原地打转,再也不敢前进了。

这时,由固镇北进的李延年和刘汝明两兵团发现邱清泉两人的遭遇后,也不再听取老蒋的调遣,尤其是当李延年的兵团被我军灭掉后尾两个部队后,吓得李延年和刘汝明连夜逃跑到淮河以南地区,两人也是怂得一塌糊涂。

(刘汝明)

老蒋看到营救黄维、打通津浦路的计划彻底被打破,尤其各兵团间如此不上心,气得他直接爆粗口。

黄维也为自己的冒失付出惨痛代价,不久就被我军活捉,其12兵团全部覆灭。

到最后,也就剩下在陈官庄苟延残喘的杜聿明兵团。而当初杜聿明从徐州撤出,负责后方掩护的李弥如果不提前逃走,杜聿明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我军围追堵截。

总之,国军的内部矛盾频发,除了各部队不团结,只顾考虑自己,上层指挥也是乱了套,老蒋坐在南京总是乱下命令,“长腿”刘峙昏庸无能,只顾躲在大后方。

(刘峙)

因此,下面部队怨声载道,不听从指挥,甚至乱成一锅粥,这也就为我方歼敌提供各种机会,可想而知,国军肯定是一直在减员。

两军各种情况一对比,胜负就已知晓。

四、一根小竹棍的故事

当然,这场战役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有一个关于“支前民工”的展厅,展厅里陈列着一根不起眼的小竹棍。

这根小竹棍上记载着山东的一位农民和他的小车队支援我军所经过的地方。

(淮海战役中的小竹干)

而我方所需要的9亿多斤粮食,就是农民用小推车运到的前线。据统计,在整个战役中,到前线支援的民工多达543万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我方的后勤保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由此可看,国军所需要对抗的不仅仅是我方正面的60万兵力,还有大后方几百万的老百姓!

从战役刚开始爆发阶段,就有很多农民自发组成支援小队,有推车的,有挑担子的,每个人都倾其所有支持我军作战,据说当时在农村还流传着一句话:队伍打到哪,支援就跟到哪!

解放区的老百姓纷纷行动起来,农村的老人、妇女等行动不便的,就在家里做军鞋、蒸馒头,备好各种吃穿用度,再交由支援小队运往前线。

(支援小队)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冲到前线去抢救伤员,费县一位民工,带着8位同伴顶着枪林弹雨拼死在战场上救了16名伤员,就连父亲病故都未能回家,真正的舍己为国。

史料记载,当时有一个两千多位民工组成的担架队,里面将近一半的人都没有棉衣棉鞋穿,有的人甚至还光着脚,即便这样,他们依然在寒冬腊月中奔走在前线,有人腿脚都生冻疮了,仍忍着疼痛坚持运送伤员,战士们一次次被震撼到,有的都感动得直接落泪。

(支援淮海战役的百姓)

更有甚者,很多老百姓还积极参与到修建交通线路的任务中,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了大量通往战区的公路、铁路和桥梁,这些人里有妇女、工人、学生,虽然他们没有到前线杀敌,但是每个人都竭尽所能,为战役的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老百姓这样的无私支持,不但为我军的后勤保障做出巨大贡献,还进一步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真正实现了军民上下一心。

(英勇杀敌的解放军战士)

结语

战争的结果看似偶然,其实从一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

这场战役的胜利是民心的胜利,是几百万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下取得的胜利。

同时也是我军精诚团结,誓死抵抗,指挥灵活的结果。国军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失去了民心,军队内部矛盾不断,互相不信任,指挥层朝令夕改,犹豫不决,毫无明确的作战计划。

所以,到头来再去纠结双方的兵力悬殊又有何用?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6 阅读:235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