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孺子亭公园,向你讲述东汉名士徐稚的故事

征途所见所感 2023-12-05 18:07:59

南昌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素有“内四湖、外八湖”之称,内四湖分东、西、南、北湖,孺子亭公园便是绕着美丽的西湖而建。明代曾棨《南昌八景》中,有铁柱仙踪、南浦飞云、徐亭烟柳三景在西湖。

12月5日上午,我独自一人,带着相机,从师大南路乘地铁至八一馆下,8号出口,拐进渊明南路,前行400余米,随着晨练的人流走进了孺子亭公园的大门。绕湖漫步,穿小石桥,登孺子亭,按照公园游览图,流连一番。

孺子亭公园位于渊明南路65号,因纪念东汉名士徐孺子而命名。徐孺子(公元97—168年),名徐稚,南昌豫章人。东汉时著名高人贤士,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他一生博学多识,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

桓帝时,徐孺子不满宦官专权,以“不畏强御”著称的东汉名臣陈蕃多次举荐其为官,他坚辞不受,喜以耕种为业,享田园之乐。陈蕃任豫章太守时,闻其贤名,又极为敬重其人品,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一代贤官敬重贤士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后人为凭吊古贤,遂在徐稚下榻之处建孺子台,台上有亭为孺子亭。

“徐亭烟柳”是孺子亭公园内的一大美景,清代时,一直为南昌“豫章十景”之一。西湖南畔的徐家祠堂原为徐稚宅第,祠堂北面,乃徐雅经常垂钓之处。为纪念这位东汉高士,现在西湖南畔建有孺子亭,亭基湖石重叠,三面傍水,亭旁垂柳倒映,湖面涟漪。每当春雾蒙蒙,秋雨绵绵之际,更使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眼前的孺子亭,于1983年10月重建。据史料记载:西晋、隋、唐、宋等许多朝代都曾在此进行兴修或重建,并先后更名为聘君亭、思贤亭,但终以孺子亭命名至今。亭内顶端壁上,绘有古诗古画,有两幅是徐孺子敬孝与喂鹅图。亭顶绘“徐孺下陈蕃之榻”图,二人相敬如宾,正促膝长谈,显然是人间知己。

徐孺子谢世后,葬于故宅东南约五华里的社坛,今南昌十字街。历代有人祭扫,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墓”。后人为纪念这位东汉著名的高士,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高(士)桥均是以徐稚的字号命名的。

文革期间,孺子墓遭毁坏。1996年为纪念徐孺子1900周年诞辰,西湖区政府拨款修墓建亭,并勒碑于此,上书“东汉高土徐孺子之墓”,墓前有两只卧伏的石羊日夜守候。如今,徐孺子枕湖而眠,让纯净西湖水映照着他纯净的人生,他的光辉闪烁的人生渗透着南昌城的风光和灵气。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因文人而扬名,不可否认,文人的名诗名文,确实具有跨越千年时空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还不带有半点功利的成分。位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以他的一篇《滕王阁序》震烁古今,不仅使南昌的滕王陶跻身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而且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让徐陈二人在历史上认真地露了颜面。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世间的高人贤士又要靠开明的贤官去发现。这又正如千里马要靠伯乐去赏识一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昔日,贤士徐孺子遇上了贤官陈蕃,怀才得遇是他人生的大幸,而拒绝功利又是他人生的大德。(图片均为笔者12月5日拍摄)

0 阅读:9

征途所见所感

简介:爱好旅游,摄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