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张云逸不同意儿子毕业留北京,说:这让别人怎么看我呢

荒沙历史 2023-07-13 08:06:52

开国大将张云逸是一位老革命。但他为人十分低调,从来都是低头干工作,从不炫耀自己的资历。在他心中,为人民办实事,把部队交给的工作干好,这才是实打实的资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云逸

张云逸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子女的。他常给子女讲:新中国成立,那是千千万万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相比于他们,你们已经很幸福了。所以,你们不要比谁的家庭好,谁家的父亲官大,而是要比谁的贡献大。只有这样,我们这一代人的鲜血才没白流。

张光东是张云逸的二儿子,张云逸54岁的时候才有他,可以说是老来得子。他对张光东十分疼爱,但并不是溺爱,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在教育张光东,不能搞特殊化。

张云逸调到北京以后,张光东也跟着来到了北京。要上小学时,工作人员提示张云逸,北京拥军有政策,军人子女可以优先入学。因此,建议给张光东选一个好一点的小学。

张云逸 张光东

但是,张云逸听后直接摇了摇头,对他说:“家不远就有一个北池子小学,就在那上吧,别人都能上,我家的为啥不能上呢。学习好与坏,在于孩子自己。他想学,学校再差也能学好,他不想学,给他弄到好学校也是白搭。”

小学毕业时,军人子弟可以直接上北京四中。但是,张云逸坚持让张光东自己考,能考上就上,考上不就去别的学校。结果,张光东两门功课满分200分,他考了198,是当时入学时排名第一的学生。

高考时,张光东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老师说他考上清华没有问题。可是,张云逸坚持让他考哈军工,说将来要继续为部队作贡献。张光东听从了张云逸的意见,顺利地考上了哈军工。

张光东小学时与父亲张云逸

毕业的时候,组织征求张云逸的意见,考虑到他年龄比较大了,身边也没有子女照顾,妻子身体又不好,是不是把张光东分到北京去。

谁知,张云逸听后,直接摇头不同意。而且专门打电话给学校说,张光东坚决不能分回北京,不能因为我在北京工作,年龄大身边没有子女照料,就把他分到北京来,这让别人怎么看我呢?他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学的专业,适合在哪里工作,哪里能做更大贡献,他就去哪里。

哈军工没办法,只能给他分配到总参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搞计算机。因为保密的原因,这个研究所坐落四川的一个大山沟里,常年与外界隔绝,而张光东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年,因为科研任务重和保密原因,张光东四年没有回过一次家。

张光东军校时与父亲母亲合影

1973年,张云逸病重,住进了301医院,家里给张光东发去了电报,让他速来北京。

张光东四年没有见到父亲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得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他立即向上级请假回家。

回到北京的时候,张云逸已经陷入了昏迷。张光东坐在他的病床边,流着泪不停地喊着父亲。没想到,张云逸竟然奇迹般地醒了,他在矇眬中看到了张光东,脸上露出了笑容,继而流下了眼泪。

张光东见父亲醒了,急忙去给父亲擦眼泪,张云逸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用虚弱的声音对他说:“你能回来吗?留在我身边。”

张光东

很显然,张云逸也是一位父亲,他就是再讲原则,也希望在自己年老的时候,儿女能在身边。而此时,张光东就在他的身边,这是他所欣慰的。他显然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特别希望儿子能守在他的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经过医生抢救,张云逸度过了这次险关。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来看望他,考虑他的特殊情况,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和关怀下,张光东从四川调回了北京,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父亲。

退休后的张光东

然而,张云逸的病太重了,就在张光东调回北京后不久,他再次发病,完全失去了语言功能,平时张光东照顾他,都是看眼神。半年后,张云逸因病逝世,结束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

0 阅读:7

荒沙历史

简介:书写历史故事,传播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