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超越“幸存者偏差”,靠运气成功?

王三楂 2024-04-25 10:06:32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二战轰炸机的故事。

据说,当时盟军为了确定哪些部位最容易被敌军击中,于是调查了所有返航的轰炸机,并标记了它们的受损部位。

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

军方普遍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容易被击中。

而一个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应该强化机尾。

给出的原因是,统计的样本中只有平安返回的轰炸机,而那些被击中机尾的飞机根本无法返航。

后被证实教授的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

认知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者的案例,而忽略了失败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误解。

而了解到“幸存者偏差”,又会导致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会让我们误以为成功主要靠运气。

比如,近几年比较火的《马斯克传》,有人看完之后就评论说,“他爸爸很久以前就开劳斯莱斯了,美国有几个家庭能开劳斯莱斯,如果我有个这样的爸爸,我可不会是现在这样。”

还有最早的比尔·盖茨,都不是一般家庭出身。

所以,看到这些成功人士,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无非是运气好。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是运气决定的。

我们应该放弃努力,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诚然,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但简单的把成功归因于运气,甚至浅显的去理解“幸存者偏差”,是值得警惕的。

难道我们真的不能从一些少数成功者身上学到什么,或者说,我们能不能也成为一个靠运气成功的幸存者呢?

运气比重

关于这个问题,推荐看一看海外博主MoneyXYZ的视频。

真的是宝藏博主,主讲个人成长和财富自由的。

语言流畅自然,干货足。

要知道,讲干货可能很多人都会,但能让你舒服听下去的人,听过之后有获得感的人不多。

MoneyXYZ是一个,目前他的频道有36.8万的订阅者。

我文章的有些选题会借鉴他所讲的内容。

注意,是借鉴,不是抄袭。

每每看完他的视频,心有所感,加上当天没有热点可蹭,就会顺着他的观点和思路再写一写。

今天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回如何超越幸存者偏差,靠运气成功?

首先要明确,我们可以参考成功的范围,运气和努力在其中的比重多少。

那种完全靠运气的事情是不值得关注的,比如买彩票中大奖,继承一笔巨额遗产。

这类案例虽然存在,但太罕见了,没有可复制性。

而另外一种,完全靠努力的,比如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获得优异成绩,科学家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努力和付出,虽然理论上可以复制,但我们更喜欢的还是,努力中带点运气,或者运气比重更大一点的事情。

学习共性

有些成功是永远复制不来的。

你想通过《马斯克传》去复制马斯克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为里面的运气你无法复制。

那你肯定要问,那我们看这些书,看这些成功的少数人,运气又复制不了,到底要学什么呢?

用最俗的话讲,就是,“机会或运气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看到这你是不是很愤怒,都想翻桌了。

这都是什么呀,绕了半天,不还是旧鸡汤,就是说平常的努力不能少呗。

不,其实不是。

这里说的准备≠努力。

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幻想中了彩票,中了大奖,那准备的工作至少是去买一张彩票,而不是空想。

所以,想走运,你需要站到能走运的位置上。

多看一些成功者之间共性的,而不是只盯着运气。

比如你可以学习成功者的过程和生存技巧,培养成长型心态:

生存技巧包括安全边界和风险控制,重要性不可忽视。

避免YOLO和ALL IN的冒险心态,保持理性投资和生存能力。

固定心态认为成功取决于天赋和运气,而成长型心态注重自我控制和积极改变。

写在最后

成功并非偶然,靠运气成功也需要精心准备。

不要让“幸存者偏差”变成你的认知偏差。

正确的去看待成功和运气的关系。

只有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抓住好运,实现梦想。

共勉。

0 阅读:5

王三楂

简介:以行践言,以践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