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两位“威虏将军”,名气不大,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 2024-05-14 19:49:45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威虏将军”,只有两位曹魏将领曾担任这一官职。

一、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详),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的武将。臧霸十八岁时,同父亲一起逃亡到东海郡。黄巾起义爆发后,臧霸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陶谦去世后,臧霸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讨伐吕布的时候,臧霸等人领兵援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便躲藏起来。当然,曹操没有追究臧霸,而是将其任命为琅邪国相。并且,曹操分割青州、徐州的一部分,委托给臧霸治理。

公元200年,曹操正与袁绍相持,臧霸多次率精兵进入青州。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在南皮大破袁谭,臧霸等人一道前往祝贺。臧霸乘机请求遣送子弟以及诸将的父兄家眷前往邺城。后来东部州郡发生骚动,臧霸等人迅速出兵,平定暴乱,肃清了海岱一带,功劳特大,都封为列侯。臧霸被封为都亭侯,加官为威虏将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魏加封臧霸为威虏将军,是因为其多次平定该地区的贼寇,完全配得上“威虏”的称号。后来,臧霸跟随曹操征讨孙权,打败了吴军。臧霸又随曹操到濡须口征讨孙权,曹操任命臧霸为扬威将军,假以符节。

公元220年,曹丕即王位,提升臧霸为镇东将军,进封他为武安乡侯,总督青州各兵马。曹丕登基,进封其为开阳侯,又改封良成侯。魏黄初三年(222年),臧霸跟随曹休进攻东吴。魏明帝即位,给他增加食邑五百户,后臧霸去世。对于贼寇出身的臧霸,不仅在曹魏仕途顺利,而且还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二、吕虔

吕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恪。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汉末三国曹魏时期将领。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在担任代理兖州牧时,听说吕虔有勇有谋,便任命他为从事,让他带领自己的家丁镇守湖陆城。

约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又任命吕虔为泰山郡太守。当时,吕虔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黄初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继任魏王,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后又升任徐州刺史,加为威虏将军,这同样是对吕虔平定贼寇的肯定。

执掌徐州期间,吕虔任用王祥为别驾,将大小事务都委托于他,为世人所称赞。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改封吕虔为万年亭侯,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计六百户。吕虔去世后,由其子吕翻袭封万年亭侯的爵位。

0 阅读:186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