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朝鲜战争换掉彭德怀就能赢?换成主席心中最佳人选输更惨

九月混沌 2023-12-27 09:14:16

“彭德怀指挥的部队,就是用原子弹也不能全部消灭!”这是一位美国专家发出的感叹。

狂妄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被志愿军狠狠打掉威风后,彭德怀因此也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

新中国成立前,见过彭德怀的美国记者称其为“魁伟爱笑的人”。

在大众的印象中,彭德怀是个很严肃的人,但在很多外国记者的眼中,彭德怀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健康且爱笑。

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称,在见到彭德怀之前,他以为刚刚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彭德怀是个满脸疲惫、严肃的狂热领袖,但在见到本人后他才发现,彭德怀是个爽朗爱笑的人,而且看上去非常健康。

彭德怀的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作风,深深吸引了斯诺。他觉得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

在他的印象中,彭德怀不仅动作敏捷、说话也是如此,很有智慧,善于驰骋,还非常吃苦耐劳。

一次他们一起出去爬山,走到一座非常险峻的山下后,彭德怀冲着斯诺大喊一声:

“冲到山顶去!”

话音刚落,彭德怀就像兔子一样跃出去,抢在所有人前面攀上山顶。

斯诺的妻子则说:“作为红军第一号战将的湖南人彭德怀,是所有共产党员中最有趣、最动人的一个。”

对于他的军事才能,诸多外国记者也都发出赞叹,一致好评。

史沫特莱曾预测:彭德怀会成为亚洲最伟大的军事领袖;英国记者冈瑟·斯坦因说:“他不仅是最好的司令员,还是建立强大游击战经济制度的先驱者,他在华北战区协助制定的经济等政策,对推动以及发展延安本土边区的现行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果说此前这些外国记者通过亲身经历做出的评价还没有引起外国对彭德怀的重视,那么朝鲜战争无疑让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重新审视彭德怀的实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五星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根本没有将远赴朝鲜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放在眼里。

第一次战役中,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15000人后,下令部队主动后退,为了诱敌深入,志愿军在撤退途中还故意扔掉不少武器。

果然,麦克阿瑟上当,以为中国人怯敌退走。

求胜心切的麦克阿瑟火速调集近百架B-29轰炸机,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阻止中国增兵,同时,“联合国军”在他的命令下全线向北进攻,企图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占领朝鲜全境。

看着自己精良的装备以及充足的兵力,再看看志愿军简陋的装备,麦克阿瑟得意洋洋的觉得,他们一定能在圣诞节之前打败志愿军与朝鲜军队,结束战争。

不知道是过于自信还是出于什么原因,麦克阿瑟竟然将他的进攻方案向全世界公布。

大战开始前,美国士兵以及“联合国军”还美美的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火鸡大餐,他们憧憬着能够快点回国与家人团聚。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回国与家人团聚了。

战斗开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南朝鲜军以及美军发起全面出击。一番激战,美国著名“进攻专家”沃克将军得知几十公里外的雪地里突然冒出6个军的中国军队,才意识到他们的队伍可能已经陷入志愿军的包围圈了。

于是,沃克火速下令部队突围撤退。

与此同时,美军救援兵眼看成群溃败下来的“联合国军”就在眼前,却迟迟无法向他们施以援手。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牢牢坚守阵地!

即便美军使出浑身解数,炮兵、坦克、机枪都拼尽全力射击,依旧无法打退中国人民志愿军。

犹如惊弓之鸟的西线“联合国军”一直溃退到300公里外的“三八线”。

而志愿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们在气温低至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严守纪律,团结一心,静静卧在雪地里等待敌人的到来。等到冲锋号响起时,不少志愿军的双腿已经失去知觉……

美国人回忆称:

“中国军人浑身都挂满了冰凌,却还在顽强冲锋……他们远比我在欧洲战场上见到的各国军人都坚韧……他们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以及牛羊板油将脚糊住,以防冻伤……他们展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

这场战役中,美军“王牌团”“北极熊团”的团旗被中国志愿军收入囊中,成为战利品。而侥幸逃脱的美军陆战一师,也付出惨重代价。美军因此留下挥之不去的噩梦。

锐气被挫的美军失望至极,对未来充满迷茫,而麦克阿瑟也在刚过完71岁生日,就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

美国人评价称:

“麦克阿瑟神话般的尊严被损害了,赤色的中国人愚弄了这位一贯正确的军事天才!麦克阿瑟现有的能力和力量,根本斗不过中国指挥官彭德怀。”

麦克阿瑟本人在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是在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麦克阿瑟走后,接任的李奇微还是不服气,但是经过一番较量,他同样逃不过败在彭德怀手下的命运。

最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彭德怀在朝鲜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正面进攻以及两侧迂回,善于打近战、夜战,不墨守成规的作战方法发挥了巨大威力,令美军难以忘记。

或许是觉得彭德怀能力太出众,有美国人觉得当初如果不是彭德怀率部作战,他们就可能取得胜利。

但其实,如果当初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是毛主席心中的首要人选——粟裕,“联合国军”更是没有好果子吃。

多年来,毛主席一直对粟裕非常器重,凡是有重要任务,毛主席首先考虑让粟裕承担重任。

毛主席曾对蒙哥马利元帅说:

“我这些战友中,属粟裕最会打仗!”

看得出来,粟裕是毛主席麾下众多战将中最得心应手的一员爱将。

毛主席注意到粟裕是在他23岁担任师长时。当时粟裕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在毛主席与朱德的指挥下,全歼国民党精锐十八师, 活捉了师长张辉瓒。

此后,毛主席就一直关注粟裕的成长与发展。

长征开始后,粟裕与中央失去联系,毛主席一度以为粟裕已经牺牲了,后来得知粟裕安全,毛主席高兴不已

粟裕不仅军事才能出色,还勇于担责,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与党中央设想了一个南线作战策略计划,粟裕本应该出兵淮南。

但是,经过慎重考虑,粟裕决定先不去淮南,向毛主席等人建议先在内线打。

这样既可以诱敌深入,还有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对各方面的情况也比较熟悉。

毛主席看过电文,觉得粟裕的想法有道理,便同意了粟裕的建议。

之后,粟裕率部打出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大振军威、鼓舞了士气。

毛主席非常高兴,亲自起草电报,总结此次战役的经验,向全军推广。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毛主席每次都以伟大战略家的胸怀采纳了粟裕的不同建议,改变决策。这种情况在党内、军内都比较罕见。

另外,粟裕还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在上级指示未达或者来不及请示的时候,他能果断做出正确决策,先斩后奏。没有一定的战略眼光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淮海战役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参加淮海战役的全体指挥员,人人都有一份功劳,但毛主席对粟裕的功劳有单独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一次在提起淮海战役时称赞道: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这样的话,毛主席还对陈毅说过。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本想让粟裕率兵去朝鲜作战。但是,因为当时粟裕身体不好,正在疗养,毛主席便临时改变主意,叮嘱粟裕好好休养,转而让彭德怀扛起重任。

彭德怀也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很好的完成了这一重任,帮助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上挺直了脊梁骨。

虽然功勋卓著,但粟裕非常谦虚。

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准备给粟裕授以元帅军衔,粟裕却推辞不接受,最终授予大将军衔,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大将”。

早在之前,粟裕就已经有过两次辞让,一次是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另一次是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对此,毛主席对粟裕赞不绝口。

在毛主席的心里,粟裕是可信赖的,是可重用的!

不论是粟裕还是彭德怀,他们都为新中国立下大功,都是出色的军事家,都值得我们所有人永远铭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5 阅读:1676
评论列表

九月混沌

简介:看世界百态,做自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