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钉子户张新国:为6套房产和1亿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令人唏嘘

鲁老知识分享 2024-05-17 02:12:36

在上海的沪亭北路,有一尊独树一帜的建筑物,在风雨飘摇的马路中间伫立了几十年纹丝不动。

有人说它是食古不化的最强钉子户,有人说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何要做出让步。

这栋建筑就停靠在两个道路的中间部分,两条道路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并驾齐驱到了这栋建筑面前,又分流绕开,然后再次并排到一起。这在当地已经形成奇观。

或许只有这个房屋的户主知道,为什么十四年如一日的守护,这一切都源于他喊出的那句口号,“6套房和一亿元我才搬走。”

让我们走进这栋楼主人张新国的人物心境。

一、天胡开局却遭诟病

张新国本是上海沪亭北路的一名原住民,他的生活在几十年前的小乡村,就达到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当时上海周边的房价不高,不如自建房住着自由,彼时有很多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

张新国的小洋楼也就是在上个世纪设计建筑的,当时一家子过得很舒心,房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应齐全,其乐融融的过了半辈子。96年,儿子和女儿纷纷成家,本是喜事却成了烦恼。

他的一儿一女,儿子成了家不在老建筑居住,去外面买了房。

而女婿当时没有条件,他是个外地人,没有上海户口,买房成了难题。张新国就想着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干脆一起居住。

如此一来,这原来的两栋小别墅第一次面对了增高扩建。

原来张新国打算把女婿的父母加上女婿女儿,一起接到小楼内居住。可是目前的房屋面积还不够六个人使用。

张新国咬了咬牙,决定把小洋楼再追加一层,并且买了隔壁邻居宅基地,这样大家都有生活空间,还能聚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当即就和自己的老伴杂七杂八的凑齐了二十万元,对房子动工。

这二十万其实完全够当年买一套像样的商品房了,但是女婿户口和家族观念的问题,致使他做出盖洋楼的决定。

他花了这笔钱,请来了上海的设计师为他精心设计装修。

设计师大胆的采用了粉红色的瓷砖和新欧式风格,让这栋楼成为村里最风靡和耀眼的存在。

女婿一家也出了一部分钱,为家具添砖加瓦,匹配了新欧式的进口家具。

房子完工之日,他广发请帖,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上门,吃上自己乔迁之喜的酒宴。

在坐的各位无不被他超前的设计感到惊叹,纷纷道喜,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

张新国在一阵阵夸赞声中喝高了,故作谦逊的说此事不值一提,钱财也就花了三十几万,也就价值上海一套商品房。

大家也都迎合,表示张新国豪气,给他敬酒。

从那之后,张新国在当地非常的自豪,仿佛已经是人生赢家,功德圆满。

他将一楼出租成商铺,每月还能有一笔租金收入。四个老人住在二楼,方便上下楼。女婿和女儿两个年轻人手脚便利住在顶楼。

二、破碎关系和拆迁赔偿

本以为大家都会领他情,谁知道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威信也在降低。一开始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慢慢产生了矛盾。

起初大家还能互相迁就,但是矛盾总是频出,谁也不是圣人,都有爆发的时候。

因为自己的女儿此时也生育了一个小孩,作为妈妈,肯定要考虑到小孩未来的生活。

现在复杂的家庭环境,让她感到焦虑,女儿有些不想和老人们挤在同一屋檐下。

可是当初他父亲张新国花了大价钱盖得这所房屋,如今女儿说不住就不住,父亲心想这还得了。

且不说女儿有些不讲理,这上海的物价房价也不同于往日了,在哪有闲钱买房。

张新国百般不答应,表示自己该花的钱都花出去了,大不了以后把一楼的商铺收回来,腾出房间自己住。

他们的矛盾久久不能解决,直到03年,上海的市政建设公布了一个建设蓝图。

这个蓝图规划的区域划分到了他们村子,这就意味着不久后,家里的房子就有机会得到拆迁补偿款,如此就太符合所有人的意愿了。

大家都有房子住,那就不存在为房子产生的争论。

张新国天真的以为天上掉了馅饼,当他真正得到拆迁办给他的补偿条件的时候,他们一家的心情滑到了冰点。

原来自己当初想的全是美梦一场,他们得不到一人一套房的构想。

按照拆迁办的意思,他们只认宅基地的面积,就是说宅基地有多大,他们就按那个面积赔偿。

这可把张新国急坏了,要知道这房子前前后后加盖扩建花了大三十万呢,如今这些钱要打水漂。

他们不认,张新国自己没地说理去,就跑到乡里乡亲的家里哭诉。

那些人见到他,也不知怎么说他才是,也有人劝说道,政府也会按照家里的男丁赔偿的,让他想开些。

可是张新国此时已经有些迷失,他感觉自己吃了大亏,自己就一个儿子,女儿还分不到房。

这三十万又该怎么说,合着建房最终白费力气。就再次找拆迁办谈判,拆迁办说他能分到三套房,可是他还是不愿意。

他和人家争论,为啥有的村民家里没销户的走失人员也能分配,他女儿这么拖家带口就分不到一套呢。

拆迁办的也很无奈,只能答应他三套。这样以来,张新国家庭矛盾激发,他儿女纷纷找到他,让他合理分配。

可是一碗水怎么端平,说到底还是分配不合理,让他万般不自在。

他一气之下,再次找相关部门协商,并拿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宅基地证书。

可是这个宅基地证书年代久远,印章磨损严重,在场的开发商否定了他的提议。

三、十四年终成一梦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张新国气不打一处来,街里乡亲的都陆续拿着补偿搬离了这个地方,只有他决心要一路刚到底。

他就不信了,他不走他们还敢强拆不成?

他公然的向开发商要价,喊出“一个亿外加六套房,不然谁也别想动我家一寸土。”

他的要求让开发商知道了,开发商也不是善茬,那就不拆,看谁耗得过谁。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个地方已经被拆的体无完肤。

每天尘土飞扬,施工大队的嘈杂声搅得人心神不宁。可是张新国就是不让步,带着一家人苦苦的坚守。

他们家这条线路本来规划成四车道,因为他们迟迟不肯妥协,硬是让开发商改成两车道。

房子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两条道包裹着它,就如同一块坚硬的花岗石顶在激流之中。

这家人被磨得有些遭罪,也萌生了退意。

张新国眼看着一家人立场不坚定,越想越气,心里委屈至极,对着家里人表明决心,说道,“怕什么,咱们不搬。”

张新国一把年纪,有些自作主张,这苦了自家孩子,每天汽车在马路上驰骋。

留下汽车尾气污染室内空气不说,喇叭声更是络绎不绝。

那些路过的司机也要留下两句问候,哪个司机能想到马路中间有座房子。

有些车辆避闪不及,常常会发生事故,这个房子的存在似乎干扰了交通。

可是张新国心想,是先有房才有的路啊,这辱骂怎么都冲着他的房子来。不禁感慨事态炎凉,不分是非,这时房子也出事了。

一辆小轿车撞烂了他家的围墙,把房子的外表装的破烂不堪,司机叫嚣都是房子主人张新国的责任,并将他告上了法庭。

虽然法庭驳回了这名司机的上诉,但是给张新国留下了阴影。

即便如此,这栋楼仍然坚挺在此,给周围的人也带来了困扰,楼内只剩他自己,女儿早就受不了搬离到外面租房子住。

两个亲家也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张新国翻看着自家老旧的日历,心里不是滋味,原来自己坚守了这么多年,是该做个了断了。

他再次起身,去找拆迁办的协商,可是时间拖得太久,他早已消磨了当年的锐气,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就退缩了。

他实在拿不出勇气去谈和,直到一个名叫陆辉的拆迁办主任的出现,让他见到了一丝曙光。

此时已经是2016年,正赶上陆辉主任新官上任,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给张新国留下了良好印象。

陆辉和之前的人有些不同,他从来不提拆迁的事,都是以礼相待,和张新国唠家常。

这让张新国忐忑的心理有了一丝慰藉,时间一久,对他格外尊重,认为陆辉是个好官。

陆辉知道,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他也渐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出发点也是为张新国考虑,列举了好坏优缺,让张新国自己做决定。

张新国在陆辉的耐心科普下,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偏激,愿意和陆辉谈一谈拆迁的事情。

2017年,陆辉答应给他一套新的补偿方案,那就是四套住宅外加27万的补偿金,14年的坚守终于画上了句号。

结语

拆迁的新闻屡见不鲜,对此人们众说纷纭,人们捍卫自己的权利是合法的,但是时代在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很多居民要面对的问题。

双方都应该耐心协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人生道路上,要为家人考虑,不能只为了一时之气愤做出了后悔莫及的事情。

更不应该放下狠话,将一家的置于风口浪尖,过上十几年暗无天日的日子,只有有效沟通才能得到合理的结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为6套房产和1亿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令人唏嘘》拿婆論2024-04-03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为6套房产和1亿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令人唏嘘》鞘掩聊天2024-05-11

0 阅读:1

鲁老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