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拿破仑》最具争议的5处历史不符之处

艾默影视 2023-12-06 08:35:46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最新史诗大片《拿破仑》中存在大量与历史不符的地方。这位久负盛名的导演也表明,只要有利于电影叙事,他并不害怕刻意偏离历史叙事。当他在这个问题上受到批评时,他曾明确表示,他并不在乎准确性和事实核查,而是要呈现出引人入胜、令人兴奋的电影,这是他的权利。以下是电影《拿破仑》中5处最大的历史失实之处,供您一读。

1. 意大利没有不战而降

《拿破仑》以极快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的一生,他在法国的崛起、在埃及的海外冒险以及随后横跨欧洲大陆的战争。从他在奥斯特利茨的辉煌到在俄罗斯的惨败,我们看到华金-菲尼克斯扮演的这位征服者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他的命运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起起落落

然而,有一个地方我们从未见过他,那就是意大利。事实上,在电影的总结部分,他只是简单地叙述了意大利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投降,然后故事就继续了。唯一的问题是,意大利并不是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投降的。

恰恰相反,在 1796 年开始的早期意大利战役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拿破仑面对的是来自奥地利及其意大利盟国的庞大国际军队。尽管人数悬殊,但 拿破仑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他的才华,他引入了革命性的战术,试图分化和征服敌人,并不断推动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敌人交战。他非常倚重法国士兵的超快移动速度,以及自己作为战场战术家的无与伦比的指挥艺术。他还开始发挥自己作为一个渴望权力的领袖的力量,沉溺于自己的一些独立决策--尽管此时他仍然受制于法国大革命中更高的 "权力"。总的来说,拿破仑早期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是他权力崛起的关键部分,而在影片中却只是一个脚注。

2. 约瑟芬没那么重要

让我们首先明确一点:约瑟芬是拿破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是拿破仑的情人、妻子和皇后。她显然与拿破仑关系密切,没错,拿破仑官方记录的最后遗言就是 "法国、军队、军团长、约瑟芬"。问题在于《拿破仑》中是如何表现约瑟芬(凡妮莎-柯比饰)的。在某种程度上,她被描绘成王位背后真正的力量。她大量参与了拿破仑的生活,而且似乎是拿破仑一些更大的地缘政治行动背后的主要原因。

例如,当拿破仑离开埃及返回法国时,影片将他描绘成一个伤心欲绝的丈夫,匆匆赶回家中,回到他不忠的妻子身边。虽然约瑟芬确实曾与他人调情,她和拿破仑的关系也曾被公开嘲弄,但这并不是拿破仑抛下军队的历史原因。相反,历史学家认为他违抗命令,返回法国巩固政权。

当拿破仑最终接受了与约瑟芬断绝关系的必要性,将其作为王位继承人的一种方式时,雷德利-斯科特的改编却偏离了历史叙事,夸大了约瑟芬对丈夫的感情。影片展现了一位紧张的领袖,在母亲的逼迫下,他羞怯地与另一个女人 "试睡",然后勉强与约瑟芬离婚,以此再婚生子。实际上,拿破仑以约瑟芬无法生育为由宣布婚姻无效,《大英百科全书》认为这很可能是皇帝自己预谋好的,作为未来摆脱婚姻的一种可能方式。

这一切的意义何在?约瑟芬对拿破仑来说是件大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斯科特倾向于夸大她的重要性,以增加戏剧性。

3. 拿破仑没有与威灵顿正面交锋

《拿破仑》这部电影从拿破仑崛起之初开始,快速讲述了他的一生。这意味着我们直到影片结尾才见到他最大的敌人威灵顿公爵(鲁伯特-埃弗雷特 饰)。当这位英国名将出现时,他主持了法国独裁者在滑铁卢战役中最著名的失败和随后的被俘。

在影片结尾,拿破仑最终被俘后,我们看到他在被送往圣赫勒拿岛之前与俘虏们的互动。在这个场景中,威灵顿在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船上与拿破仑会面。他们相互寒暄,总体上表现出对彼此的尊重。虽然两位战场伟人的会面很有趣,但事实证明这根本没有发生过。事实上,这两位 "伟人 "甚至从未谋面。

牛津大学教授迈克尔-布洛斯是著名的拿破仑专家,曾担任雷德利-斯科特电影的历史顾问。当被问及两人见面的场景时,布洛斯对这一场景的历史准确性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他说:"威灵顿和拿破仑从未见过面"。

4. 威灵顿在滑铁卢连拿破仑的面都没见着

威灵顿公爵和拿破仑可能从未正面交锋过,但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情节:这位英国将军通过望远镜远远地注视着他的克星。至少这是真的吗?对此,我们可以从将军本人身上找到答案。

根据史书记载,当被问及是否在滑铁卢战役中看到过拿破仑时,威灵顿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与威灵顿公爵的谈话记录》一书中,斯坦霍普伯爵五世菲利普-亨利说,威灵顿在谈到看到法国皇帝时说:"没有,我看不到--当时天很黑,空中下着大雨。

不过,虽然影片中威灵顿观察拿破仑身影的部分是杜撰的,但公爵告诉狙击手不要向他的克星开枪的场景至少有几分真实。灵感来自于一个在多个地方都出现过的故事,而且每次叙述的方式都不同。

《英格兰十二大战役》一书中写道:"当一名炮兵军官来到公爵面前告诉他,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拿破仑,并有几门炮指向那个方向时,公爵惊呼道:'不!我不允许这样做。'指挥官之间不应该互相开火!" 这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位指挥官对另一位军事领袖表示尊重。威灵顿知道,如果拿破仑被背后捅刀子或被炸死,他就会成为烈士。他需要在战场上光明正大地击败拿破仑,而他也正是这样做的。

5. 拿破仑没有向金字塔开枪

在《拿破仑》最戏剧化的场景之一中,我们看到这位法国军队的后起之秀在埃及横冲直撞。他把自己打量成一具木乃伊,在沙地上闲逛了一会儿,然后返回法国,继续他的飞黄腾达之路。历史上,拿破仑进攻埃及及周边地区是为了威胁英国的全球贸易路线和海军网络,雷德利-斯科特虽然没有详细解释这一点,但也没有反驳。

不过,导演也提到了一个绝对没有发生过的小插曲--拿破仑并没有向金字塔开枪。我不想戳破你的谎言,但拿破仑不顾一切地向金字塔发射大炮的镜头是为了表演而添加的。虽然有证据表明他的士兵可能射掉了狮身人面像的鼻子,但这一点也值得怀疑。

斯科特的历史顾问、拿破仑专家迈克尔-布洛斯教授甚至公开批评斯科特的决定:"我对导演说:'来吧,射金字塔顶?'但他回答说:'好吧,你笑了,不是吗?我明白了,我们不是在拍纪录片,而是在拍电影。

最终,斯科特的所有决定,无论是否忠于历史,《拿破仑》是一部电影。它是一部戏剧性的重述。这是一部传记片。但它绝对不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在故事的历史结构上挖洞是有趣的,但归根结底,毫无疑问,这位受人尊敬的导演提供了又一部娱乐电影,它至少部分植根于历史上最有趣的戏剧中。

0 阅读:142

艾默影视

简介:热爱影视,分享最新影视资讯和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