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终于露面,自曝患抑郁症暴瘦!公开为错误道歉,是反省?

晚晚时雨 2024-04-15 04:37:03

“高晓松来道歉了。”

导演潘婕在自己社交平台上发了一个视频,并配文这句话。

视频一发布,就掀起了议论热潮。

视频中,高晓松手捧鲜花,来到了恩师罗小玲家里,祭拜恩师后,与从小就是朋友的潘婕聊了起来,言语中多次恳求对方原谅自己。

乍一看,这哪里还是之前言辞犀利的高晓松了。

高晓松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视频中的他尽显沧桑无力?

曾经那个张扬自负的高晓松,好像消失了。

01、叛逆的“天之骄子”

高晓松的出身,教育起点很高。

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母亲毕业于清华,是一名建筑学家和教育家。

从小接受着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享受着顶尖的教育资源,高晓松成绩优异,是别人家的好孩子。

在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

本来他也可以像父母一样,走学术路线。

可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术,而是喜欢音乐。

在大学时期就与老狼等人组建了乐队。

有个爱好也无可厚非,可是高晓松却在大三时,一声不吭地退了学,全身心扑在音乐上。

后来,他又迷上了电影,就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也就是在这里,高晓松遇到了恩师罗小玲。

罗小玲看中高晓松的才华,在他学习期间提供了很多帮助。在他迷茫的时候,罗小玲给他诸多鼓励和建议。

在高晓松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罗小玲还给予了细致指导。

这是高晓松在执导电影路上的启蒙老师。

连潘婕都抱怨,自己的专业是导演,可是母亲根本没怎么指导过自己,却一直帮着高晓松。

罗小玲在去世之前,想要再见高晓松一面,可是高晓松却以忙为理由,没有满足恩师这个心愿。

在与潘婕的交谈中,高晓松也提到了这件事,看得出,他后悔当初没有从美国赶回来。

对于那时的高晓松来说,似乎只有事业是最重要的。

他认识不到,还有很多东西更值得去珍惜。

高晓松确实很有才华,他写的歌《同桌的你》,上过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白衣飘飘的年代》《谁是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同样出自高晓松之手。

他写过小说,写过剧本,还自编自导过电影。

后来,他又担任过多个总结节目的评委或者嘉宾。

《快乐女声》《中国达人秀》《奇葩说》这些耳熟能详的综艺节目,评委席上都曾有过高晓松的身影。

也许因为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所以高晓松没有经过太多挫折,就收获了事业的成功。

有时候轻易的成功并不是好事,它不仅容易让人飘飘然,还有可能将人带入歧途中。

高晓松因为有才华自傲自负,因为事业一帆风顺而飞扬跋扈。

殊不知,他正在一步步迈向自己挖的深坑里。

02、“晓说”“奇谈”变“胡说八道”

凭借一身创作才华,高晓松成为了知名音乐人,小说家和电影导演。

他还在搜狐网娱乐、新浪网、恒大音乐、阿里音乐都当过总监或者董事。

在这期间,他创办了两档脱口秀节目,一档是《晓说》,一档是《晓松奇谈》。

节目中,高晓松拿着一把扇子,谈天说地,仿佛他就是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一样。

可他自己已经忘乎所以了。

他是有创作才华,但他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某一专业知识的专家。

真谈论起学识,他不一定比得过某站的知识博主。

高晓松依靠着家庭背景,出众的创作才华,以及在综艺中的不断为人熟知,获取了这个时代的红利。

于是他跨界,做脱口秀节目,变得顺理成章。

可是,节目上的话不是随便乱说的。

他夸赞别的国家,说在印度见不到警察和小偷;

他说美国对中国最好,也许因为这样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他竟然还说,可以去日本参拜神社,说那些人为他们国家战SI,不是战犯。

这下,高晓松触动到底线了。

脱口秀节目,讲历史、讲世界都可以,但披着讲历史的外衣,却内含包藏祸心的“私货”,就绝对不可以。

2021年,高晓松的一系列节目下架了,网友的谩骂也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之后,高晓松就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那时的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不时还会在社交平台发些动态。

但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如果不是这次高晓松向潘婕导演道歉的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人们似乎快要忘记了他。

03、是悔悟,还是渴望复出?

但当高晓松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那些因时光久远而被埋藏的记忆又死灰复燃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它想不起一个人时,却不代表真的忘记了他。

高晓松这次出现在潘婕的视频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的不当言论。

在《民国女神系列》这个节目中,高晓松描述了一些关于潘婕姥姥黎莉莉的一些事情,很多细节都与事实不符,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介绍到黎莉莉父亲钱壮飞时,说他是北影的导演。

可是只要稍微做做功课就会知道,北影是1950年创建的,而钱壮飞是1935年牺牲的。

本来钱壮飞是先投身到革命工作中,后来才去拍了一部电影。

而这又被高晓松解读成,钱壮飞是由一名电影导演很随意地变成了特工。

高晓松还将钱江说成了是黎莉莉的哥哥,其实不然,钱江是其弟弟才对。

钱江是摄影师,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八个样板戏中,钱江担任过摄影,到后来独立做了导演。

高晓松则把钱江说成是导演了八个样板戏中六个,这根本不严谨。

用潘婕的话说:“这样去说,把那些影片真正的导演至于何处?”

潘婕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带着一腔怒气,发声回应。

而高晓松在看到潘婕的回应之后,决定在清明之际祭拜恩师,再向恩师的家人道歉。

在两人的交谈中,高晓松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那些张口就来的“历史”,掺杂了太多个人演绎的成分。

潘婕虽然带着一副嗔怪的表情,可最后还是接受了高晓松的道歉。

对此,有网友怒评:高晓松这是想借机复出吗?难道他忘记了自己之前的言行了?

前几年,高晓松因为那些伤害民族情感的言论,被网友骂到“退出”了公众视野。

后来时不时在社交平台发一些丑照或者自嘲的段子,在刚刚过去的三月末,高晓松发布了自己暴瘦的照片……

但这些,在网友看来,都是他想复出的动作。

再看这次道歉的行为,也好像是在给自己洗白。

从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创作家,变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知道这个曾经的才子是否后悔过?

04、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几年里,高晓松得了抑郁症,最严重时每天只睡40分钟,人就这样瘦了下来。

现在的他,没有了当初的张扬和自信,也不再那么言辞犀利地侃侃而谈。

他剪掉长发,剃去胡须,整个人变得低调,变得小心翼翼。

曾经在跷跷板那头高高在上的高晓松,现如今到了跷跷板的另一头。

有人说,这是他为自己曾经“胡说八道”付出的代价。

也许是吧。

只是这次高晓松是否真的“痛改前非”,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 End -

文|丸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33

晚晚时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