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美国关税策略?欧盟盯紧中国芯片产业,但欧洲多方反对声音高

吕璐观世界 2024-05-17 11:30:33

近日,欧洲越来越盯紧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在高端芯片上的目光,也转移到了普通芯片上,欧洲担心“中国会把普通芯片的市场占满”。欧盟委员会已经要开始调查,欧洲的芯片供应商和购买者,是否存在依赖中国的现象,第一轮调查结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欧盟现在在普通芯片领域,还是挺有“底气”的,因为有德国、意大利等国汽车企业的强力支撑,这些企业发展时间早,现在的产业能力也比较稳定,掌握了不少汽车芯片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在传统汽车市场上,这些企业的份额也不小,在电动汽车市场上有着“先天”竞争力,比如中国的比亚迪等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

在欧盟打算把普通芯片,作为下一个跟中国竞争的“战场”之前,美国就已经动手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上个月表示,拜登政府正在搜集中国“扰乱”普通芯片市场的证据,说中国政府给这一行业的补贴太多了,这么做能让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不久后占到六成。美方说出这番话已经不是第一次,美商务部早在去年,就开始调查美国的半导体供应链等,说要减少“中国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

然而,美西方一边叫喊着“中国政府的大量补贴”,一边却在芯片行业,砸了近810亿美元,就是想“在芯片行业和中国叫板”。

此外,就在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欧盟也在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做最后的准备。美国设立的高额关税,已经给欧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接下来欧盟可能会设定20%—60%的关税,而且可能会更接近这个范围的最高值。

但是,欧盟这种“跟风”美国的做法,欧洲内部有很多明智人士,都从欧洲的自身利益出发,反对这种做法。德国的一个重要商业协会就警告说,“美国的高额关税策略,根本就是个坑,效果也很可疑”,欧盟绝不能跟着美国走。该协会的主席还表示,“如果欧盟也这么做,最受伤的还是欧洲自己,因为欧洲的车,都离不开中国的零部件,甚至他们的电动车也要从中国进口”。

还有多个国家的媒体也纷纷指出,美西方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做法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英国《金融时报》就明确表示,针对中国产品的指责毫无根据,如果单纯因为产量超过国内需求,就被判定为“产能过剩”,还被一直喊着削减产能,那么国际贸易实际上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此外,俄罗斯的塔斯社也认为,这种行为明确体现了美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

新加坡《海峡时报》则指出,美西方这么做,不会对中国工业产生严重影响。根据中美双方的数据,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动汽车数量非常少,去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金额,甚至还不到其出口总额的0.1%。事实上,尽管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太阳能行业的出口,一直设有关税壁垒,但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发展,依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美联社的报道也指出,拜登政府此次加征关税,背后更多是为了选票。在美国大选的氛围中,拜登及其竞争对手特朗普,如果承诺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都可能会赢得关键选民的支持。

但历史经验表明,美西方大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往往是一种自我伤害的“回旋镖”游戏。就拿美国钢铁业来说,采取保护措施的结果,并没有让其“重振雄风”,美国汽车业可能也会重蹈覆辙。而欧盟对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更是“依赖”,如果真的跟中国起了贸易争端,只会削弱欧盟自身的竞争力,导致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受损,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 阅读:223

吕璐观世界

简介:【唯有观世界 才有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