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大学生穿过的原味丝袜泛黄内裤,变成了闲鱼上的抢手货?

木作小陈 2023-12-27 16:49: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味”一词开始变了味道。原味本来是指饮食原来的味道,但现在互联网上,“原味”通常是指贴身物品。渐渐的一些二手平台,出现了“原味n衣”、“原味丝袜”一类的产品。即使很多二手平台都在整治,但还是有不少人通过某些隐晦的方式在“贩卖原味”。

一双普通袜子一穿变成“原味”后,能卖出35元的高价。在某二手平台中,还有推广自己穿过的n衣的,标价60元。甚至还有自称女大学生的,只要加钱就能看学生证。“原味”产品配一些暴露的自拍照在二手平台上异常畅销。

“买卖原味”私底下早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掌握财富密码的人,年入百万都不是事儿。甚至连明星也要来分一杯羹。日薪208万的某爽,曾将自己参加活动时所穿着的衣服放在某二手平台售卖。而且仅仅一件T恤就售价600元。

同样的,还有芒果台某位女主持人。甚至,在商品介绍上带上了“某原味”这样的语句,引发网友热议。这些贩卖原味的人,自以为发现了财富的密码,殊不知这是一扇来自地狱世界的大门。“当迈出一步后,底线就会越来越低,对卖自己的东西越来越没有抵抗力。”

你以为通往捷径的路,它往往直指地狱。这种特殊的“原味”生意,正在网络背后偷偷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这类“商品”并不感兴趣的普通人,大多都会心生疑问。买原味的东西难道不觉得脏吗?不会有异味吗?而事实上,这些反而正是“原味”的最大卖点。千奇百怪的人,千奇百怪的爱好。有不少人以收集“原味”以满足自己的特殊癖好。

心理学上将这种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以满足性需求的行为称为“恋物癖”。恋物癖好者常常会通过嗅闻、抚摸贴身物品,来获取性 满足。那些看起来唾手可及的原味n衣或者原味口罩,不仅在生理上给他们带来希望,更是在精神上带来了更大的寄托。

“恋物癖”迷恋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原主人残留在上面的气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味”。“原味”产业链如此泛滥,不仅仅是道德的沦丧,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压抑生活下人性的扭曲。

女大学生原味交易的兴起再次提醒我们,互联网时代的交易方式日新月异。然而,我们也必须认真思考这些新兴交易背后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问题。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和清白形象受到更大的威胁。我们需要认识到,除了个人利益之外,还存在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网络平台的管理者、政府部门、大学和家长都有责任加强监管和教育,确保这种交易不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交易中存在的健康风险。个人的安全和健康应当始终被放在首位,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交易都应受到谴责和打击。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共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保护好每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