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送来一位78岁老人,胸口流着血,家属说:她捅了自己一刀

诗槐聊健康 2024-05-08 06:48:26

医生的乖乖,这是谁啊,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竟然对一个老年人童乐这样一刀。

那天晚上急诊的时候,护士跑到办公室喊一声,她着急忙慌的对医生说:“捅人了,捅人了”,医生立即精神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凶杀案,医生立即跑到了急诊室门口,想着现在这个社会了竟然还有人捅人。

只见急诊室门口已经有非常多的家属在来回踱步了,其中一些女性家属哭着喊着:“医生,快救命啊!”,医生立即冲上前去,发现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不停的呻吟着,她的上衣染满了鲜血。

医生撩开衣服一看,一把晓得水果刀赫然插在了老人的胸口,这个位置非常尴尬,正好是心脏的映射位置,按照这把水果刀的深度,刺入心脏是极有可能的。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医生很生气的问:“谁干的”?

然而家属的答案却让医生大吃一惊。

自称是患者女儿的中年妇女说:“是我妈自己,我妈自己拿刀捅自己”,医生惊讶极了,原来这位患者是自杀,自己硬生生捅了自己一刀!

一位如此年迈的老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并且用如此惨烈的方式?

来不及想太多了,先报警,然后医生用最快的速度把老人送进了手术室,医生只能不断的祈祷这把刀刚好在心脏之外,被胸骨或肌肉挡住了,那还有的救,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送到手术室后外科医生做了各种检查,确定这把利刃伤及心包,出现了心包积液,并且大出血。

无法手术,就算手术也没什么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最终这位老人还是因为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医生想不明白,现在这个社会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这样子自杀。

直到家属和医生讲了一些事情。

原来,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是国家干部,退休后一直享受着国家优待,几个孙子、外孙女都是她带大的,按道理来说应该非常幸福。

但在两三年前,这位老人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全身游走性疼痛,有时骨关节疼痛,有时内脏疼痛,到医院做了检查后却未发现有任何问题,子女只以为她是确认陪伴,所以故意说自己全身不适的。

商量过后,大家一起给她请了一个长期护工,每日陪伴她,可是老人的情况不见好转,甚至越来越差。

终于在这个晚上,老人想不开,硬生生给了自己一刀。

医生无比震惊,久久沉默。

什么是外伤性心包积液

很多人觉得,心脏被刀捅了以后人应该马上就会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心脏的外面有一层组织叫心包,心包是一层薄膜组织,围绕着心脏,形成一个密闭的袋状结构。

它一般由两层组成,一个是心包膜也就是心包的外层,分为两个部分,如纤维素心包膜,它也是心包的坚韧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保护心脏免受外部伤害。

还有事浆膜心包膜是纤维素心包膜内的一层,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壁层和脏层,也称为心包脏层或心脏表面层,直接贴着心脏表面,也称为心包脏层或心脏表面层。

还有一个是心包腔,这是心包内部的空间,位于心脏外部。它包含了少量的浆液,有助于减少心脏在心包内的摩擦,并保持心脏的位置稳定。

心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心脏免受外部损伤,减少心脏受到运动时的摩擦,同时还有助于保持心脏的位置稳定。

心脏受到利刃伤害后出现了心包积液是怎么回事?

心包积液指的是患者的心包膜外层也就是心脏表面和心包膜内层之间积聚异常液体,可以是血液、淋巴液或浆液。

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炎症、心脏手术、心脏疾病、肿瘤或创伤等。

症状可能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当一把尖锐的利刃刺进患者的胸腔,它就有可能刺穿心包、心脏,导致心脏中的血液大量流出进入心脏和心包之间,出现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的危害有多大?

非常大,最严重的就会导致死亡。当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后,心脏功能一定会受损,积液增加了心脏周围的压力,使心脏难以正常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

随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可以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困难、气促和咳嗽等症状。然后引起胸痛,因为积液增加了心包膜内的压力,可能导致胸痛或不适。

如果积液很多,很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大量的心包积液可以导致心包膜过度扩张,最终导致心包围性缩窄,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心包积液至关重要,以减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出现全身游走性疾病可能是什么问题?

在临床上,有非常多难以解释的情况和症状,比如患者就是感觉头痛,可是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比如检查出患者有肿瘤,但是患者毫无症状,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医生从仅有的可能给大家讲讲老年人全身游走性疼痛是什么原因。

第一,多发性神经病变。

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酒精性神经病变等,会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引起全身各部位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第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和组织。类风湿关节炎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正常组织,导致关节滑膜(关节内膜)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导致炎症反应和关节组织的损伤。

关节滑膜受到炎症影响,增生和增厚,导致滑膜细胞分泌炎性物质,并形成所谓的“滑膜异位病灶”。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软骨和骨骼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受损。

第三,纤维肌痛综合征。

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疼痛性疾病,特点是全身范围内的慢性疼痛和压痛点。因此,这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的有中枢敏感性改变,相关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可能包括对疼痛刺激的异常增加的感知和处理,以及对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异常反应。

也有人认为此类患者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包括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的异常,导致激素水平的变化,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还有这些患者可能存在神经传导的异常,包括疼痛信号的异常增强和扩散。这可能与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神经元兴奋性等因素有关。

第四,脊柱退行性疾病。

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炎等可能导致全身不适和疼痛。脊柱退行性病变,常见于老年人,涉及到椎体、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的老化和损伤,这些病变可以导致全身游走性疼痛的出现。

比如神经根压迫或刺激。当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椎间小关节退变时,可以压迫或刺激相邻的神经根。被压迫或刺激的神经根可以引发从脊柱向四肢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放射性疼痛。

再比如反射性肌肉紧张。脊柱的退行性病变经常导致慢性疼痛,这种疼痛可以引起反射性的肌肉紧张。肌肉长时间紧张不仅增加脊柱负担,还可能引起远端部位的疼痛,表现为游走性或泛发性疼痛。

也有可能产生了生物力学改变。随着脊柱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身体可能会调整姿势和运动方式以减轻疼痛感,这种调整可能导致其他未受损部位的过度使用和应力增加,从而产生新的疼痛点。

第五,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临床研究统计,我国大多数中老年人平均长期服用至少5种以上的药物,这些药物对肝肾的损害都有些影响,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的美好生活。

1,类固醇类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的疼痛,甚至引发类固醇性肌病。

2,β-阻断剂。一些β-阻断剂可能引起肌肉和关节疼痛,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肌肉损伤的情况下。

3,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和肌肉损伤,称为他汀相关性肌痛。

4,抗癫痫药物。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全身肌肉痛或关节痛。

5,抗抑郁药物。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肌肉痛或疼痛感。

6,激素。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导致肌肉痛或关节痛。

综上所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33.1%的人出现了抑郁的症状,重度抑郁患者有5.3%,如果再生个病、儿女不孝顺,抑郁率还会成倍升高,此时老年人出现自杀的念头就会非常普遍,因此关爱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文/明哲

0 阅读:55

诗槐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