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少吃油,为什么血脂还是高?血液里的血脂到底从哪里来的

青观察 2024-01-07 17:01:40

养生自有古训,如古人云:“饮食有道,精神自宜。”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面对着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明明饮食已趋清淡,肉食、油脂都在控制之中,为何血脂却依然居高不下呢?在揭开这一谜团之前,让我们从养生智慧的源头寻找启示。

01高血脂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常被联想为爱吃肉、食用油脂较多的人的代名词。然而,身边不乏那些平素饮食丰富而血脂却正常的人,反之,有些人尽管饮食清淡,血脂却居高不下。这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血液中的血脂到底是从何而来?一般的认知是饮食中摄入的脂肪,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我们了解到血脂并非仅指血液中的脂肪,还包括磷脂、胆固醇等脂类营养。常见的血脂指标有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些统称为血脂,而血液中的血脂主要有两个来源: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

外源性血脂即来自食物摄入的脂类,包括肉类、蛋类、奶制品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研究发现外源性血脂对身体并没有直接大的伤害。高血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源性血脂,即肝脏合成的血脂。肝脏通过合成脂质并运送到血液中,导致血脂升高。

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尽管摄入大量肉类和油脂,血脂却正常;而有些人尽管饮食清淡,血脂却居高不下。关键并非食物本身,而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血脂太多,成为血脂升高的主要原因。

02血液里的血脂源头之谜

在追溯血液中的血脂源头时,我们不妨放眼古今养生智慧,以求得新的认知。有一句古语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身体内部的血脂却是一场微妙而复杂的“政治”运动。

首先,让我们对血脂的定义有更深入的了解。血脂不仅包括血液中的脂肪,还涉及到磷脂、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这一多元性质的血脂构成,让我们的体内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生命活力。    

然而,究竟血脂是从何而来,却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谜题。我们可以将血脂的来源划分为两个关键领域:外源性血脂与内源性血脂。

外源性血脂,正如其名,来源于我们的饮食,即通过各类食物中的脂肪摄入到体内。然而,这并非简单的食物与血脂的线性关系。最新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食物组合,如坚果与橄榄油的搭配,可能对调控血脂有积极的影响。这突破了以往对外源性血脂的单一认知。

内源性血脂,则与身体内部的器官,尤其是肝脏的合成活动密切相关。肝脏在人体内担任着合成与调控血脂的关键角色。然而,这一内源性合成的过程却并非全然均衡,它受到生活方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近期的研究发现,肝脏的内源性血脂合成不仅仅受到食物摄入的影响,更受到人体的生物钟调控。晚上睡眠时,肝脏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脂质合成,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血脂在夜间升高的现象。

那么,血液中的血脂究竟是外源性摄入的脂类导致的血脂升高,还是内源性的肝脏合成的血脂导致的血脂升高呢?这个问题并非二选一,而是二者交织影响。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的平衡关系才是真正的关键。

从这一新的角度来看待高血脂问题,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摄入大量肉类和油脂的情况下血脂正常,而有些人在清淡饮食却血脂升高。关注血脂的源头,不仅有助于更科学地调整饮食结构,还能够在生活方式上找到更为个体化的改善途径。

03养生专家建议

为了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血脂水平,关注饮食中脂肪的种类与摄入量是重要的一步。然而,更为关键的是理解肝脏合成内源性血脂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养生策略。

平衡饮食:注重膳食中的均衡,包括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过度追求清淡,而是注重食物的质地和品质。    

控制内源性血脂:了解个体肝脏合成内源性血脂的原因,可以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减少肝脏合成过多的内源性血脂。

避免过度限制外源性脂肪:不要盲目追求不吃肉、不吃鸡蛋、不喝牛奶。适量的外源性脂肪对身体是必要的,而过度限制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04总结

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而解开血脂之谜也需理顺古今智慧。明白血脂不仅仅来源于食物,更与肝脏的内源性合成有关,才能更科学地应对高血脂问题。让我们摒弃过于极端的饮食观念,理性对待养生,更关注身体内在的平衡。在这个养生旅程中,让我们共同追求健康、平衡与活力。

1 阅读:626

青观察

简介:传播社会正能量,让社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