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蒋介石亲自接见杭州公安局长,大喜:太适合做我的替身了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24-04-21 08:13:46

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彼时他已经将大部分军阀的势力收归自己所有,但彼此之间依旧相互警惕,甚至很多时候,那些军阀都不愿意听从他的调遣。而蒋介石又不愿轻易出现在前线督战,思来想去,便决定给自己找一个替身,来代替自己做这些危险的事情。找替身这件事一定要保密性高,那么找谁呢?为了保证找到的人对国民政府足够忠心,侍从室的人优先在政府内部开始寻找。1934年的一天,一张神似蒋介石的照片被送到了总统办公桌前。照片上的人神情内敛,看着有一股书生气,和一直作风尖锐的蒋介石风格大相径庭。和照片在一起放的,还有一沓关于他的背景资料,上面写着:此人名叫何云,时任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浙江本地人,家境贫寒但读过书,菜?农出身,没有参加过其他活动。蒋介石拿着照片看了半天,对着这张脸,他越看越满意。就连他身旁的侍从室负责人也说:“此人虽然比您大了七岁,但是只要稍加整理一下就看不出来了。”听此,蒋介石点头表示同意。就这样,何云便成了蒋介石替身的第一人选。

蒋介石的“替身计划”随后,正在公安局办公室里工作的何云,就接通了一通特殊的电话。何云才刚将电话拿到耳边,电话那边便已开口问道:“请问您是何云本人吗?”何云听后笑了,这个电话就是局长专线,不是自己难道还是别人吗?他清了清嗓子,回道:“我就是何云,请问有什么事吗?”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总统府侍从室的,打这个电话来,是因为何云被蒋委员长选中委任重要职务,现在要求他尽快出发前往南京国民政府任职。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砸得何云一阵晕头转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便再次询问道:“你确定是我吗?”“是的,您到时候直接来是侍从室报到就好了。”听后,何云这才清醒过来,原来蒋委员找的人真的是自己!挂完电话后,他迅速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自然也很高兴,以为是丈夫的努力工作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可他们两个谁也没想到何云之所以“升职”,并不是因为他工作上的努力,而是他那张在万里挑一中和蒋委员长分外酷似的脸。为了能尽快上任,何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匆匆赶往南京,经过长途跋涉,他很快到了总统府,迎接他的正是侍从室的主任。看着面前风尘仆仆的何云,主任忍不住感慨,这样的一个人,真的是太适合做替身了。何云现在心情激动,急于表现自己,刚坐好就开始问自己的工作内容:“请问我要做什么工作?”“你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在侍从室工作。”主任回答道。这一说不要紧,何云更激动了。一直在蒋介石身边工作的侍从室,除了担任后者的手眼功能,负责将信息进行收集和发布,还负责委员长的安危,其重要性可以说是在政府重视第一的存在。很多从侍从室出来的人,到最后一都成了统领一方兵权的军长,其地位和权力可以说是不可小觑。委员长现在指名道姓让他来这里,难不成也是想扶持自己?主任摇了摇头,打破了他的幻想:“接下来你要成为蒋委员长的替身,帮助他完成剿灭红军的任务。”成为替身?自己是要成为蒋委员长的替身?瞬间,巨大的失落感让让何云无所适从,但他很快又冷静和适应了。虽然是替身,但是只要以后他做得好,或许也能出人头地。“那成蒋委员长的替身,我该做什么?”绕着何云看了一遍后,主任说:“虽然说外貌很相似,但你的气质和谈吐还是要跟上去的,你先在侍从室观察一下蒋委员长吧。”主任一边安排着何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边嘱咐他少跟其他人交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随后,蒋介石也亲自接见了何云,在见到何云的那一刻,蒋介石也不禁大喜感叹道:“确实跟我有些神似,太适合做我的替身了!”

何云就这样,在白天时,何云是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长,一边负责他的文件批改,一边仔细观察蒋介石的微表情和说话语气,并将其牢牢记在心里。到了晚上,他就开始不断重复蒋介石的一言一行,尤其在一些细微动作上,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到相差无几。除了自己摸索练习外,何云还会受到相关人员的培训,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一个挑眉,都要做到跟正主一模一样的地步。在此过程中,不仅何云要将身材体重进行精确的把控,就连他的外貌也要进行更精细的修整。比如何云是颜色很深的细长眉,而蒋介石的眉毛则又粗颜色还浅,这种情况下,何云的眉毛就要进行修正了,该剃的剃,该修的修。再比如,蒋介石出现在人前的形象一向是光头,为此,何云也要把自己的头发给剃掉,然后学着蒋介石留胡子。几番收拾后,何云很快就被成功改造成了“蒋介石”,好似一个完美的替身。而在何云进入了解蒋介石的同时,蒋介石也在进一步观察着何云的反应。有一次,蒋介石就曾找何云谈过话:“据说你在浙江当公安局局长之前,也上过战场。”其实对于过去的战绩,何云自己都记不清了,自他成家立业之后,就没再想过以前的事,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和家庭上面,如果不是这次蒋委员长突然把自己叫到南京,可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那满腔热血慢慢就冷却掉了。于是他慢慢开口道:“是的,我1924年在黄埔学院当教官,后来在北伐战场上担任过总指挥部的高级参谋,此后也参加过几次战争。”蒋介石听后点了点头,说:“战场上刀枪无情,再过几天是我去重庆谈判的日子,到时候你就跟我一起吧。”此时蒋介石计划在云、贵、川一带进行视察,为后来围剿红军作战略准备。在这期间,因为要到别人的地盘去,所以少不了要跟当地军队和军阀打招呼,如果遇到什么刺杀的事,肯定会影响接下来的计划,所以他计划这次让何云跟着自己同去重庆,正好可以检验一下这几个月训练的成果。

蒋介石以蒋介石替身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1934年11月,何云按照当天蒋介石的装扮把自己收拾好,然后走到蒋介石面前。当看到面前这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之后,蒋介石也感觉非常新奇,拿着镜子对比了半天,愣是没找出任何破绽。而且通过之前的培训,何云的举止行为也跟他一模一样,如果没有知情人透露,就连他最熟悉的人都分不清谁是谁。对此,蒋介石甚是满意。带着自己的替身,蒋介石一行人坐飞机来到了重庆。当时负责迎接的是四川省主席刘湘以及其他政党军队的主要人物,他们一早就来到机场等候,飞机缓缓落下后,一群人拥上来,照相机纷纷对准了舱门。为了欢迎蒋介石来到四川,刘湘等人还请了乐队,舱门一打开,乐队立刻奏乐。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舱门缓缓打开,先走下来的就是何云。这是他第一次以蒋介石替身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镁光灯不断闪烁,照得眼睛有些不舒服,手心里也已经隐隐浸出了汗。何云长呼了一口气,然后便面带微笑,冲着来欢迎自己的几个人挥手。随后刘湘迎面走来:“欢迎蒋委员长来这里视察。”“嗯。”何云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人进行示意。很快跟刘湘一起来的人也开口了:“委员长刚下飞机,现在先回休息一下,稍后再商议这次的事情。”“那是要这样的。”刘湘点了点头,然后跟在“蒋委员长”身边。就在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何云身上时,蒋介石本尊已经悄悄钻进了早就准备好的小轿车,匆忙离开了这个热闹的地方,向城市驶去。

刘湘在回到休息住处的途中,何云都没怎么开口说话,因为虽然他跟蒋介石一样都是浙江人,但蒋介石说的是非常流利的国语发音,而他则带了点浙江建德的口音。虽说经过这几个月的加急训练,已经将口音问题进行了一次大改造,但倘若仔细听,还是能听出差别。何云回到住处后,一打开门,就见到蒋介石已经坐在桌子上整理文件了。随后蒋介石微微点头,示意他坐到一边,“今天你做的很不错,明天开始,我会在这里跟刘主席谈一些事情,所以白天你只能呆在房间里不能出去。但是晚上宴会的你可以参加,记住一点,不要轻易开口。”因为宴会上很多人是跟蒋介石之前有过交集的,所以对他的口音有一定印象,这就导致如果何云贸然开口,就很容易露馅。对此,何云也是处处谨慎。白天在蒋介石出去跟刘湘谈事的时候,他会安静待在官邸里,晚上参加宴会时更是惜字如金,一整场下来说的话十根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可即使这样,还是没能逃得过刘湘的“突然袭击”。刘湘的“突然袭击”在蒋介石的“替身计划”里,何云作为一个摆在大众面前的“蒋委员长”,要时刻生活在官邸。而他为了自身安全,则选择住在警卫更加森严的秘密住所,如果有人心存不轨,那官邸里的何云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受害对象。谁知,这次蒋介石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蒋介石一天晚上,刘翔突然拿着汇报材料去官邸找蒋介石,一来是白天人太多,不能跟蒋委员长搞好关系,二来蒋介石明天就要离开了,他也是想着尽快将汇报资料送过去。因为他要上交的这些资料,是蒋介石曾在白天的时候嘱咐过立刻呈送的,所以他不敢怠慢。可是晚上在官邸待着的是何云,哪里看得懂这些文件呢?见到刘湘进来后手上拿着的那份文件,何云还以为是跟平常一样,他面不改色地拿过文件,并学着蒋介石平时的模样就让刘湘下去。这一连串学的是有模有样,但是刘湘却蒙了,因为蒋介石曾说这计划他会立刻审阅并实施的,自己拿过来之后还要拿走呢,怎么现在反倒让自己等着?作为统领四川一带的军阀,刘湘立刻反应过来面前这个是蒋介石的替身,但他没有当面拆穿何云,而是就着他的话退了出来。刘湘离开后,何云立刻将文件递呈给蒋介石,蒋介石接过后脸色一变,问:“刘主席跟你说了什么没有?”见蒋介石的脸色突然这么差,何云心中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如实相告:“没有,他直接走了。”意识到可能已经暴露的蒋介石没再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让他退下去。而另一边回去的路上,刘湘越想越气,觉得蒋介石拿一个替身来糊弄自己这件事,实在做的太过分。于是在第二天在蒋介石离开前,他专门找到侍从室的主任诉苦了一番,倒也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替身的事,而是说蒋介石给自己弄“双簧”,是不信任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主任立马反应过来,他只是知道这件事,但目前蒋委员长还要去其他地方继续视察,所以他只好先安抚刘湘:“最近时局混乱,为了大局着想,蒋委员长也是逼不得已,还希望刘主席能够理解。”刘湘也不是不识时务的人,见蒋介石身边的人都这么说了,自己也只能顺着台阶下来。

何云在接下来的视察中,何云都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见他如此尽忠职守,蒋介石也就把四川这件事先搁置了下来。回到南京后,便派人抓紧时间训练何云的发音。刚回到南京时,因为何云的表现非常好,所以蒋介石会让他去参加一些公开场合,甚至连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多次被何云给欺骗过去。知道真相后的宋美龄非常生气,经常找何云的麻烦,不是嫌弃他的建德口音,就是认为何云的文化水平不高。认为他虽然能在危机时刻当蒋介石的挡箭牌,但也更容易延误一些国家大事,因此她经常劝蒋介石把何云给调走。蒋介石虽然没有当即同意,但心里还是有了芥蒂。后来随着日军大规模侵华,部分军阀对蒋介石产生了不满,这种紧张时刻,蒋介石为了让何云更加忠心自己,并阻止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己面前吵闹。他便在1935年5月升了何云的官,将其任命为少将参谋,调离了随从室,以准备将来有危难时再把人喊回来。可哪知,何云这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了。1937年,何云归隐乡下和家人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当时正逢日军大肆侵略中华,后来随着战火延绵,浙江也陷入一片战乱中。何云不得不和家人搬离那里,后来几经辗转来到了淳安县。日军侵袭时,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贪生怕死,便纷纷选择了投敌。其中这个淳安县就有这么一群人,建立了个日伪政府不说,还仗着日军的“威风”大肆搜刮民间百姓的钱财和粮食。一开始何云并不想管这件事的,因为他跟蒋介石长得太像,稍不留神就会被人认错抓走,那时候他一定是死路一条。可树欲静却风不止,他想安生,偏偏有人不让他过得舒服。淳安县的日伪政府不仅抢人钱财,还贴出告示要老百姓直接把钱拿出来,其美名曰是给日军交粮。这何云可忍不了,他之前之所以不当菜农去当兵,就是为了把这群强盗给赶出去,现在日军都把中国人残害成什么样了,竟然还有人支持他们?想到这里何云就是一肚子火:“这群畜生是生怕这群洋鬼子不挖自家祖坟吗?”随后,何云跟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亲自给这个日伪县长一个教训。

何云经过计划,他化妆成蒋介石的样子,穿一身军装,坐着小轿车,带着随从冲进了县长家,直接把这个小人从床上给拖到地上,一脚踩在日伪县长肩膀上,一脸严肃地问:“你看看我是谁?”还真别说,何云这一脸阴沉的样子,跟照片上的蒋介石简直是一模一样。日伪县长一抬头,顿时吓得魂都快飞了,连忙磕头求饶。可是何云哪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你把这里给搅得乌烟瘴气,还给洋鬼子征军饷,你说说我该怎么饶了你?”日伪县长一听顿时头皮发麻,连忙说:“我现在就去把告示给撕了,不征了不征了。”说完,就连滚带爬地跑到外面,把告示给撕了,然后拿着撕下来的告示回来跪在地上,一边说:“我把告示给撕了,您可一定要手下留情啊。”“留你一命也不是不可以,要是再让我知道你给洋鬼子卖命,还帮他们征军饷,可就别怪我不给你留情了。”说完,何云带着人就走了。这一招确实有用,在他离开后不久,日伪县长确实将街上的告示全部给撕了,而且宣布免收军饷。

然而就在其他人正感叹何云的高明时,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原来是因为蒋介石的身份实在是太大了,何云这一动静闹出来,肯定会引起其他日伪军的怀疑,加上他本来就跟蒋介石长得非常相似,如果继续留下来难保不会被敌人抓住。思来想去,何云决定“逃离”这个地方。这一“逃”就到了蒋介石的别墅,这中间他多次请求上阵打仗,但每次信都石沉大海。因为此时蒋介石正在忙着抗战,桌子上铺得满满的都是战报,至于何云的信根本就没有来到办公室。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何云都没能上到战场上,他被软禁起来,连为国家奋战的机会都没有。无数次,何云站在别墅大门前的时候,他都在想,如果自己当时没有成蒋介石的替身该有多好,那样自己就可以上战场杀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关在这里。抗战胜利后,何云被这样的囚禁给耗尽了所有热情,他再次向蒋介石提议,让自己回到老家陪陪家人。蒋介石顺势下坡:“回去是可以回去的,但是你得保证,替身这件事不能跟任何人说。”此时何云一心只想回家,哪还管替身这件事,面对蒋介石他是一分钟都不愿意呆在这里,赶紧再三保证,终于是让他给自己放走了。何云走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还专门给他在政府机构立了一个职位,不用来南京上班就可以领一份薪水。给了封口费之后,蒋介石就不再管何云了。

1947年,何云已经穷困潦倒到躺在床上重病不起的地步了,面对蒋介石的慰问,他只是略带嘲讽地笑了笑,并没有做出回应。同年9月,何云因病离世。彼时因为物价上涨,他家里面已经穷到都揭不开锅了,但凡是有一点值钱的东西都被送到了当铺。曾经杭州公安局的局长,蒋介石的替身最后沦落到这种地步,不由得让人唏嘘。【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阅读:625
评论列表
  • 2024-04-21 15:06

    基本常识。叫公安局长吗[鼓掌]

历史可以很好看

简介: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