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过的?

一木说史 2024-03-05 10:29:16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古代史中,和亲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帝王惯用的针对外邦的民族政策。

然而,和亲之于女子却是一生悲剧的开端。

远赴异乡,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这个人可能还和中原王朝存在旧怨,这些都会变成和亲公主的“索命绳”。

可是,嫁给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似乎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因为她很幸运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宠爱。

然而,就在和亲的9年后,松赞干布去世了,留下了无子的文成公主。那,这位和亲公主又会因此过上怎样的人生呢?

吐蕃安定,来唐求亲

和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从《左传》的描述中可知,彼时的和亲是贵族之间“重修旧好”的政治活动,并不只限于华夏族与关外异族的政治修好。

但和亲历史正式始于汉代,也就是中原王朝将“公主”下嫁给外邦,以示两国交好。

据考古研究人员统计,从汉至清,共计和亲131回,其中唐代最多,有39起。

在唐如此多的政治和亲事件中,最出名的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那段往事了。

公元632年,15岁松赞干布平定了内乱,统一了吐蕃。

在初步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松赞干布就想着进一步提高吐蕃的“国际地位”。

于是,他就向彼时最强盛的大唐王朝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松赞干布是发现了国力远小于吐蕃的吐谷浑首领迎娶了大唐的“弘化公主”,所以他也想得到唐朝的认可。

然而,令他没有预料的是,唐太宗拒绝了与吐蕃和亲。

要知道,唐太宗统治下的唐朝国力臻于鼎盛,国内四海升平。

而此时的吐蕃是只一个是远离中原王朝,建立在青藏高原上的“小政权”。

由于唐太宗不了解吐蕃的实力,才没有将唐朝公主下嫁。

年轻气傲的松赞干布闻听此讯后愤怒异常,随即就集结了一支吐蕃大军对唐发动了战争。

在此之前,松赞干布还先出兵击溃了吐谷浑。

唐太宗在得知此事后当即震怒,命吏部尚书侯君集、左领军卫将军执失思力等4名唐将,兵分4路围剿作乱的吐蕃军。虽然唐朝平定了吐蕃之乱,但此战却也消耗了一定的唐朝国力。

而且,此战之后,唐太宗也被松赞干布告知,如若不让唐朝公主与他和亲,那吐蕃一定会“卷土重来”。为了江山安定,唐太宗也就答应了。于是,文成公主就入藏了。

当然,松赞干布在第二次求亲时,也向唐太宗展现了他的诚意。

唐史记载,他遣吐蕃大相,也就是丞相,充当使臣,送来了五千两黄金和无数珍宝。

公元641年,唐太宗选了个宗室女,赐封号为文成公主,送往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

求得公主,喜不自胜

当松赞干布见到身着华美吉服,美得动人心魄的文成公主之后,立刻为她倾倒。

史书中记载,这位吐蕃王当即就许下了要为“公主筑一城”的诺言。这座城就是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

另外,在吐蕃王朝有一种要将人的面部涂上红褐色颜料的传统习俗。按理来说,嫁入吐蕃的文成公主也要遵守这种文化,但是这位公主却对“赭面”习俗极为厌恶。

为了哄的公主高兴,松赞干布就下令废弃这种风俗。

可见,松赞干布已经被文成公主彻底迷住了,甚至有一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乐”的既视感。

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吐蕃对大唐表示了绝对的忠诚。

唐史中有写,松赞干布曾为唐朝摧毁了天竺王朝。而且,在后来唐太宗崩逝之后,松赞干布也极力拥护唐朝的新帝登基。

他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勤兵赴国除讨”。

然而,尽管文成公主获得了松赞干布的爱意,但她却未能在婚后为其诞下一儿半女。

并且好景不长,年仅34岁的松赞干布病逝了,留下了要独自面对吐蕃臣民的文成公主。

那么,从这一天开始,文成公主要过上怎样的生活呢?

往后30年,尊享人生

按照吐蕃王朝的传统,文成公主需要再嫁给松赞干布的儿子为妻。

但从吐蕃的史书中可以得知,松赞干布的儿子死在了他的前面,只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孙子。因此,文成公主也就不必再嫁了。

很快,吐蕃众臣就用例了松赞干布孙子芒松芒赞为新君。

那么,此时的文成公主开始“垂帘听政”了,度过她那30年漫长的后半生吗?当然也没有。

虽然她是吐蕃的太后,可却也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后。

国家的实权掌握在了噶尔家族的手中,这个家族的当家人是噶尔·东赞,也就是禄东赞,是当年带着彩礼去长安,迎文成公主入藏的那位使者。

禄东赞在掌权之后,制定了向西扩张的计划,以此来增强吐蕃的国力;可在这个时期,唐朝同样也有征服西域的规划。

两国因此打破了和平。

为了对抗强大的唐朝,禄东赞还与西突厥的首领组成了联盟。可就算是倾两国之力,都没能撼动唐朝分毫。

对于文成公主来说,虽然她不愿见到吐蕃与唐朝开战,但由于她没有实权,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这场乱局。

尽管不能左右吐蕃军政要务,可文成公主还是能在吐蕃传授农业生产知识的,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另外,由于文成公主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也将佛教文化带到了吐蕃。

在文成公主的协助下,吐蕃还建造了大昭寺、小昭寺等佛教寺庙。

因为这位中原公主温柔善良,做事亲力亲为,因而也得到了吐蕃人的喜爱。

史书记载,文成公主在公元680年病逝,享年55岁。吐蕃王朝也为她举行了规格宏大的葬仪,而且唐朝也遣使臣前来吊唁。

某种程度上说,文成公主的死亡,让剑拔弩张的唐朝和吐蕃再次缓和了关系。

虽说在史书中没有明确描述过在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的具体生活。

可是从她死后的葬仪上也能猜到,这位公主在生前一定受到了吐蕃人的爱戴,过完了她尊贵的后半段人生。

0 阅读:204

一木说史

简介: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