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纪委监委为涉企奖补资金申报“降本减负”企业不再“望奖兴叹”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1-23 08:30:1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宏斌 通讯员 康万余 喻娥

“感谢你们推动全市开展‘四减’,我们申报政策性奖补资金时,再也不用找中介出具认证报告、制作大量申报材料了。企业不再‘望奖兴叹’了!”近日,湖北天池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兰野接受襄阳市纪委监委回访时,特别开心。

2023年初,为切实整治营商环境领域的作风问题,襄阳市委部署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并在全市招商引资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庄严承诺,“在减环节上反复复盘,在减材料上认真推敲,在减时限上不断提标。”该市纪委监委聚焦“减材料”小切口,主动领题调研,先后召集15家职能部门座谈,并与该市行政审批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80家企业实地走访,发现申报政策性奖补资金环节过多、时限过长、材料过繁、成本过高等是让企业家“望奖兴叹”的主要原因。

通过系统分析、广泛征求企业家意见,该联合调研组推动该市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四减”行动,即为涉企奖补资金申报工作“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环节”。根据该行动的要求,企业在申报市本级切块分配涉企奖补资金时,无需中介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如发现职能部门强制要求出具的,可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

该联合调研组还向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审批流程再造、打破数据共享壁垒、规范中介机构服务等四大类8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举措,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该市纪委监委还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

“没有纳入清单目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企业申报奖补资金的前置条件。”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督办下,该市发改委对涉企奖补资金中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市场监管局对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担保评估等环节的中介服务收费进行重点规范;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加大中介管理平台推广使用力度,通过信用等级评价,引导中介机构良性竞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襄阳市纪委监委还先后推动出台《关于切实降低市场主体中介服务成本的实施意见》《襄阳市涉企资金直达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促进企业经营负担“能减尽减”。

“我们开展调研和监督以来,襄阳市135项涉企奖补资金事项中,‘免申享’(符合政策自动发放无需企业申报)事项新增19个;申请材料、申请环节、申请时限分别压减60%、52%、64%;118个非涉密事项已100%入驻‘襄阳政策通’平台;市本级无需再提供中介机构报告。”襄阳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金国江表示,企业负担大幅减轻,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