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教”遭遇“叛逆”,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教育思享 2024-05-17 22:40:53

谈起青春期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有共鸣:

他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里,对于外来的大道理常常显得不耐烦。

尤其是当你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说“你必须听我的”,他可能并没有真正听进去,而是用他的方式,或许是沉默,或许是反驳,来与你“对话”。

但其实,这并不是他在传达对世界的理解,更多是在试图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个性。

01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争个高下,而是试着放低身段,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话语去沟通。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那该有多有趣,也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

我们都知道,给青春期的孩子灌输大道理,很多时候都是徒劳的。

他们或许会觉得厌烦,或许根本听不进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懂这些道理,而是他们渴望独立思考,不愿意被动地接受。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探索这个世界。

而父母的说教,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被束缚,被命令。

所以,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换位思考、宽容和引导,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学习的。

试着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而是多用商量的语气,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吗?”或者“你这么做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我的帮助吗?”

这样的话语,更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

02

聊起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少家长都头疼不已。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似乎总是不愿意听父母的话,让家庭氛围时常变得紧张。但其实,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孩子一脸不悦地坐在一旁。这时,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放下作为家长的架子,用平和的语气说:“孩子,我们聊聊吧。”

然后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打断,只是偶尔问问:“你为什么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呢?”或者“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自然更愿意打开心扉。

再者,在与青春期孩子交流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语言的选择。

尽管孩子们已经长大,但他们依然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引导。温和的语言,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我相信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传递关心,又能给予孩子力量。

03

显而易见,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他们渴望独立,不愿意被束缚。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当孩子对某件事有自己的看法时,我们不妨先给予肯定,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提出想要独自去旅行,你可以先表示支持他们的勇气和独立精神,然后关切地问:“你准备去哪里呢?有没有做好详细的计划?”

这样的对话方式,无疑比直接反对或命令更为有效。

还有,别忘了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

比如当孩子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不要只是说“你真棒”,而是具体地赞美他们,比如:“你这次的努力真的让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我为你感到骄傲。”

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去探索,去成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因为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阶段,孩子们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挣扎。如果我们能像朋友一样,给予他们支持、理解和建议,那么家庭氛围将会更加和谐,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所以,当孩子不愿意听话时,不妨试试这些沟通技巧,或许你会发现,其实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理解他们、愿意倾听他们的朋友。

0 阅读:18

教育思享

简介: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