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在军统的日子,那是相当的煎熬,从座上宾成为鸡肋

贱议你读史 2023-12-02 01:00:22
引言

1938年,对张国焘而言是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他转身投靠了老蒋,被安排在军统工作。

由此,张国焘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条道路,他也从座上宾逐渐成为鸡肋,前后境遇的差距,令人唏嘘不已。

正文

张国焘刚到军统的时候,待遇和地位还是很不错的,他在军统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担任主任。给他的军衔也不低,是个少将,那会在军统里面只有两个中将,一个是戴笠,另一个是郑介民。在军统局,拥有少将军衔的人寥寥无几。

对于张国焘的到来,戴笠一方面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他在我军中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刻提防。军统局的所有重要会议,一律都禁止张国焘参会,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毕竟戴老板是个疑心很重的人。

除此之外,被派去照顾张国焘的勤杂人员,都是经过军统局精心挑选的,这些人在张国焘身边,不仅只是照顾他的生活,更重要的任务是监视着这个人的一言一行。

对于这些特殊照顾,张国焘心里也很清楚,他也不气恼,也不去找麻烦。而是从各种细节上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譬如,他在家里的会客室和客人谈话,门是敞开着的,谈话间隙还会故意加大音量,大声说着话。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表明一个态度,就是自己没有隐瞒的,你老戴完全可以信任我。

当然,这些也只是一厢情愿,能让疑心重重的戴老板放下戒备,比登天还难。

军统局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是专门给张国焘组建的,而且,对于张国焘的经费需求,也从不卡脖子,十分的慷慨。这就能看出来,不管是老蒋还是老戴,对张国焘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只可惜,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张国焘是一个理论高手,他刚到任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准备在军统局大显身手。他在特研室开展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办了一个特务训练班,并且自己亲自上课,给那些特务们讲授,如何从思想和理论上对我军进行攻击、瓦解。

张国焘很看重这个训练班,下足了功夫备课、上课;可惜,那些特务们本来就没啥文化,素质也是良莠不齐,面对枯燥的理论课,一个个都是无精打采。学生们的这些反应,让张国焘心里很是失望,只能重点培养几个有潜质的学生。

这几个被他看好的学生,毕业之后,拿着张国焘的亲笔信潜伏去根据地,找那些过去和老张熟络的人,但这些人去了之后都是杳无音信,一个没回来。

第一期训练班一点成效没有,后来又勉强办了第二期就没了下文。

训练班没搞起来,张国焘转头开展了新的工作,就是搞策反。他派人去根据地建立策反联络站,结果是,非但没有把人策反过来,被派去建立策反联络站的人,有的还被抓了。和搞训练班一样,张国焘的这项工作也是没有成效。

张国焘在军统局百事不顺也很正常,他的人脉全都不在军统局,他一个空降而来的人,在利益错综复杂的军统局毫无根基。他能凭借的工具,就是自己之前在我军当中的地位,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仅剩的这点优势,也被磨得消失殆尽。

起初,戴老板对张国焘还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张国焘亲自搞的两个项目都没有成效,戴老板对他也失去了信心。

张国焘也明显的感觉出来,自己由座上宾,逐渐沦为了鸡肋;戴老板给他配备的小汽车,也以经费紧张的理由给收回了,这还是缩减待遇的冰山一角。种种迹象表明,倘若自己再不有所行动,将来的日子会越发的窘迫。

这回,他直接找到老蒋,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去找那些社会上很有名望的人,让他们在报纸上发表言论,说一些对老蒋有利,对延安不利的言论。并且,把这些言论整理出版,进行舆论宣传。

想法是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按照张国焘的建议,老蒋找了几个人,都吃了闭门羹。打这以后,老蒋也对张国焘失望不已,而戴老板更是对其不屑一顾,这个座上宾彻底成了鸡肋,也成了军统局的一个包袱。

同为江西省萍乡的老乡蔡孟坚,眼瞅着张国焘在军统局的窘境,就伸了一把手,把其引荐给了组织部长朱家骅,在组织部谋得了一个主任秘书的职位。虽说这比在军统局的窘迫是好上了许多,但无功受禄的张国焘,也让身边的同僚和下属十分不服气,几乎没有人听他的。

由此,他也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光杆司令。遥想刚过来的时候,那是风光无限,如今的境遇天差地别,也难怪张国焘和友人闲聊的时候,不无感慨自己是一个身家不清白的人,才落得如此地步。

1 阅读:83

贱议你读史

简介:八零后老腊肉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