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隆美尔5:对手如何评价第7装甲师?

巴巴维维 2024-04-01 08:07:23

法国战役第一阶段,即“黄色方案”实施期间,第7装甲师摧毁和缴获敌军坦克超过400辆,俘敌不计其数。1940年6月2日,希特勒召见前线高级将领,其中师级指挥官仅隆美尔一人。

希特勒以长者的姿态对隆美尔说:“我们非常担心你的安全。”

对于德军来说,法国战役还没有结束。英国人撤走了,但法军仍然有66个师的兵力,他们沿着索姆河和埃纳河构筑了一条所谓的“魏刚防线”, 以图阻止德军南下。

希特勒为后续作战定下了基调:“与英国之间找到和平的基点是容易的,然而对法国却非把它夷为平地不可。在此之后还必须让他们偿还债务。”

根据法国战役第二阶段,即“红色方案”规定,第7装甲师所属的第15装甲军部署在全军的最右翼,他们首先要渡过索姆河,然后沿着大西洋海岸南下,强渡塞纳河,向科唐坦半岛(诺曼底地区就在这里)和布列塔尼半岛挺进。核心作战目标是尽快夺取法国沿海港口,阻断法国和英国之间的海上联系。

在第7装甲师的进攻路线上,法军已经提前炸毁了索姆河上所有的公路桥梁,但他们保留了两座铁路桥。后来法国人解释说,这是为了日后反攻准备的。

1940年6月5日清晨,隆美尔下达攻击命令。他寄希望于立即夺取索姆河上的铁路桥,突破“魏刚防线”,然后迅速南下。

行动前第7装甲师先用机枪和火炮向对岸的法军阵地实施火力准备。炮弹炸断了铁路桥上的电线,步兵趁机夺取了铁路桥和己方一侧的引桥。

法军此时埋伏在南岸的玉米地里,他们用手中的轻武器阻止德军过桥。很快第25坦克团的坦克开了上来,法军的防线就这样被轻易地瓦解。

当德军向南岸桥头堡集结时,法军的炮火才姗姗来迟。隆美尔不敢怠慢,不久之前第7装甲师在强渡马斯河之后向纵深推进时,同样遭到法军炮火的阻击,隆美尔乘坐的坦克被击中翻倒,所幸他只受了一点轻伤。这一次隆美尔命令部队集中炮火向法军阵地猛轰,直到敌方的大炮哑火。

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时常更改攻击阵型。渡过索姆河向塞纳河挺进时,他让第25坦克团走在全师的前面,车载步兵团紧跟其后。师属炮兵团和高炮营负责殿后,防止法军偷袭;摩托化部队则居于全师的两翼。

隆美尔这样的部署有点“大炮打蚊子”的味道,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法军在前一段时间的作战中已经耗尽了己方的精锐。

第7装甲师遇到的第一股敌人是法军的一个殖民地部队,其中很多是来自非洲的黑人。这些人被俘后毫不沮丧,喝醉了之后倒地就睡。

法军无法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他们选择龟缩在拥有坚固工事的要塞里继续抵抗。但是这样一来法军就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德军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可以任意在公路上行驶。隆美尔命令部队绕过驻有重兵的法军要塞,继续向塞纳河挺进。沿途除遭遇少数坚决抵抗的法国人外,大多数法军士兵都意志消沉,他们已经接受了战败的事实。

不过德军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装甲部队往往比计划推进的速度更快,担任地面火力支援的空军按照规定执行战斗巡逻时,会误将德军先头部队视为敌军,误炸的情况时常发生。

进攻的第一天,第7装甲师奔袭了80多公里。

6月6日10时,如入无人之境的第7装甲师以宽正面做战斗行军。坦克驶下公路,开进农田。步兵乘坐的卡车则沿着坦克踏出的车辙行进。德军的钢铁洪流一路上扬起漫天的尘土,显得蔚为壮观。

第7装甲师在这一天推进了130公里,其间他们缴获了一支英军运输队,车上装满了香烟、巧克力、罐头,甚至还有网球拍、高尔夫球杆这样的奢侈消费品。

6月7日,第15装甲军军长霍特命令第7装甲师夺取鲁昂。鲁昂位于塞纳河两岸,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从这里沿着塞纳河向东逆流而上110公里,就是法国首都巴黎;顺着塞纳河水向西60公里,就将抵达大西洋海岸边的法国海滨城市勒阿弗尔。

驻守在鲁昂的英法联军有9个步兵营,他们沿着城北一线布防。隆美尔决定让第25坦克团绕过联军防线向南迂回,这样就可以切断守军的退路。

在跨越一条河流时,德军的坦克陷入河中熄火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几名英军士兵正从不远处徒涉过河,准备向德军投降,于是隆美尔命令坦克团改道,从浅水处冲了过去。

6月8日夜,第7装甲师逼近鲁昂城以东的塞纳河一线,他们是整个德军最早打到塞纳河的部队。

隆美尔将炮兵部队留在了城东,通过炮击迷惑守军。主力则准备渡过塞纳河,插到城西南。一旦行动成功,不仅可以突破塞纳河防线,还能逼迫守军投降。

然而炮兵部队遇到了麻烦,他们在鲁昂外围遭遇了英军的阻击。直到午夜时分炮兵才抵达指定位置,隆美尔立即率领第25坦克团奔向塞纳河。

部队借助夜色逐步逼近塞纳河大桥,沿途不断遭遇英军反坦克炮火的袭扰。途经法国村庄时,村民们还以为他们是英军部队,纷纷跑过来欢迎他们,等到靠近时才认出坦克车上的“黑十字”标志,吓得赶紧跑开了。

当德军看到大桥时,它还完好无损地屹立在河面上。隆美尔担心坦克的动静太大,于是让机枪营迅速冲过去夺取桥梁。当距离目标只有几百码时,机枪营闯进了一处集镇,里面的街道到处都是准备逃跑的居民,他们拖拽的大车驮着笨重的家当,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心急如焚的隆美尔率领一支冲锋队赶了过来,但守军已经做好了炸桥的准备。哨兵发现德军冲过来时立即引爆了雷管,随着“轰、轰”两声爆炸声,刚才还完好的大桥消失了。

隆美尔来不及懊恼,他又接到霍特发来的电报,命令第7装甲师将攻取鲁昂的任务交给身后的第5装甲师,第7装甲师则向西挺进,用最短的时间夺取大西洋港口勒阿弗尔。

勒阿弗尔有英军第1装甲师和第51高地师。这里以及科唐坦半岛的瑟堡港是法国与英国维持联系的重要海港。

接到新的命令后,第25坦克团和侦察营立即动身。不久之后,侦察营报告说,公路已经被敌人破坏,不过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布设地雷,部队可以从野地继续行军。

整个第7装甲师都在和时间赛跑,他们的行进时速达到40公里。天亮后他们已经看到了大海。

隆美尔把一批会讲德语的法军战俘放进了勒阿弗尔城,让他们劝说守军投降。此时英军还有后路,英国海军的运输船将于当晚抵达,所以只要坚守到天黑,英国人就可以乘船回家了。

隆美尔没有给英军多少时间,黄昏时他下令进攻。双方先是进行了一场炮战,见英军还是没有投降的打算,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步兵攻城。

英国人已经开始组织撤退,海面上无数的小船划向远处的运输舰和护航的巡洋舰。隆美尔跑到高炮阵地,亲自指挥88毫米高射炮向海面上射击,却没料到立即遭到海面上英军巡洋舰重炮的反击。顷刻之间,两门88毫米高射炮被击毁。

见用来对付坦克的法宝无法奏效,隆美尔又把师属重炮调了上来。这一次炮兵没有让隆美尔失望,10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炮弹将英军巡洋舰击伤,慌乱之中驶到浅水处搁浅。船上的水手害怕被俘,赶紧放下救生艇逃走了。

城里的英军正在焚烧物资,看到自己的海军逃离后,他们最终决定放下武器。

隆美尔在城里见到了几名英军和法军的高级将领,其中包括法军第9军军长伊勒和英军第51高地师师长福琼。伊勒好奇地问起了隆美尔所指挥部队的番号,当得知他们是第7装甲师时,情绪显得很激动。他细数了第7装甲师在法国战役期间的行动轨迹——马斯河、阿拉斯、索姆河、里尔。最后他感叹说:“你们一再切断我们的进军路线,我们一直把你们叫做‘魔鬼之师’!”

此战第7装甲师俘虏法军3.8万人、英军8000人。

6月14日,德军第18集团军进入不设防的巴黎。

战争还没有结束,法国总理雷诺将政府撤往波尔多,随后他宣布辞职,将职务移交给一战时期的法国英雄贝当元帅。

6月17日,第7装甲师奉命渡过塞纳河,第15装甲军军长霍特赋予隆美尔的新任务是奔袭科唐坦半岛,夺取法国人另一处重要港口——瑟堡港。

一路上都没有法军抵抗。在经过一个村镇时,坐在指挥车上的隆美尔遇到了一群法国人,当中有平民也有放下武器的军人,他们的眼神里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无奈。突然一个村民冲出来,掏出手枪准备向隆美尔射击。几名法国军人拉住了他,抢下手枪丢在一旁。

这段插曲没有影响第7装甲师的行军速度,师属侦察营(第37侦察营)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师主力则被远远甩在身后。当部队进入另一座城镇时,法军的重炮就停放在镇中心的广场上。道路很狭窄,如果法军选择抵抗,他们只需用重炮就可以封锁住路口,阻止德军继续推进,但法军没有任何行动。

德国人逐渐放松了警惕,跟随第37侦察营一起行动的隆美尔此时满脑子都是尽快抵达瑟堡,接受敌人的投降。

前面的装甲车停了下来,一道路障横在路中央。突然躲在路障后面的法军用机枪和大炮开始射击,最前面的装甲车中弹起火,后面的几辆也都被打中。侦察营的一名连长重伤倒地。

伏击德军的是瑟堡守军前卫部队,他们没有接到停止抵抗的命令,很显然他们还不想投降。

此时是6月18日黄昏,隆美尔手上只有一个侦察营的兵力。根据情报得知,瑟堡守军有数万之众,如果他们打算继续抵抗,第7装甲师将面临一场恶战。

参谋长从后面赶了上来,他向隆美尔汇报说:“部队夜间开进很不顺利,一部分部队因为路标错误迷失了方向,并遭到法军的零星阻击。现在部队正在集结,向瑟堡以东运动。”

隆美尔不想放弃良机,但眼前的局面让他犯了难。尽管内心极不情愿,隆美尔还是下达了后撤的命令,待天亮后摸清楚敌人的情况后再采取行动。

隆美尔率领一个通信分队返回了先前有重炮却放弃抵抗的那个城镇,等待师主力部队。拂晓时第6步兵团赶到了这里,隆美尔命令该团不要停留,跟着他返回瑟堡外围。中午时分,部队进至距离瑟堡20公里处,隆美尔下达了进攻命令。

先头排乘坐装甲运兵车行进在最前面,隆美尔也在其中。突然车队的侧翼遭遇法军火力,士兵们纷纷跳下运兵车寻找地方隐蔽。隆美尔很恼火,他命令车上的机枪手调转枪口反击。一门反坦克炮冲了上来,隆美尔又命令它向法军隐蔽的树丛和房屋开炮。

经过短促的战斗,先头排消除了侧翼隐患继续前进,但依旧不断遭到阻击,行进速度逐渐降了下来。

部队接近瑟堡西南郊时又停了下来——前面有法军设置的路障。守军的要塞重炮开火了,一枚75毫米炮弹就落在德军中间,随后雨点般的炮弹落了下来。

德军陷入了慌乱,四散开来寻找隐蔽物。隆美尔叫来第6步兵团团长恩格尔,让他率领一部分兵力向瑟堡东南方向迂回,他则向回走,寻找自己的炮兵。

不久之后,他遇到了一个野战炮兵营长。隆美尔命令这个营就地构筑炮兵阵地,然后向瑟堡港附近的高地和码头实施轰击。副官瓦尔特找来了一个轻型高射炮连,隆美尔把他们领到野战炮营的阵地,集中火力向瑟堡轰击。

从纯火力对比上看,守军占据明显的优势。他们除了野战炮外,港口要塞配备了众多火炮,游弋在港口内外的英军军舰也可以随时提供火力支援。德军的大炮开火后,立即遭到守军炮火的报复,炮弹的弹着点转向德军的炮兵阵地。这场炮战毫无悬念,德军大部分火炮被击毁,人员损失惨重。隆美尔的指挥部也没能幸免,形势危急时,他不得不率领几名随从跑到树林里躲避。

当天下午,卢森堡指挥的第25坦克团和第7步兵团赶到战场,但重炮团还拖在后面。隆美尔决定不再等待,他命令卢森堡立即率领坦克集群发动进攻。后者提出了质疑——进攻地段土质松软、树木纵横,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守军隐蔽,但对坦克实施突击则十分不利。

隆美尔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他严令卢森堡立即行动。

卢森堡走后,一名参谋把刚刚缴获来的地图拿了过来,其中一张地图清晰地标注出隆美尔所在的位置正是瑟堡要塞司令曾经住过的别墅。他立即命令对这座建筑仔细搜查,随即发现了更多的地图。

幸运之神落在隆美尔和第7装甲师的身上,一张地图上详细描述了瑟堡要塞所有轻重火力点的位置。更令他吃惊的是,第25坦克团准备进攻的路线正好处在几个要塞火炮的交叉射界之内。他赶紧命令卢森堡改变进攻方向,向西绕道攻击。

更改了进攻部署后,隆美尔离开指挥部,追赶前锋部队。此时已是黄昏,隆美尔的指挥车不知不觉行进到海岸。他发现海面上没有一艘军舰——这说明英国海军已经撤退了。

趁着夜色,第7装甲师所属的坦克和步兵在前沿完成进攻部署,重炮团的一个营此时也赶到了战场。隆美尔这次没有急于下达命令,因为英国海军已经撤离,瑟堡港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不过隆美尔还是有些不放心,城内守军为数众多,如果他们不肯投降,第7装甲师还得啃一次硬骨头。趁着天还没亮,他把一些战俘送到城内,并让他们给要塞司令捎去了一封劝降信。

一些法军不时地从城内跑出来向德军投降,隆美尔命令他们返回城内,并承诺德军不会向非军事目标轰击。

第7装甲师的情况并不乐观,部队自勒阿弗尔南下后,几天时间的强行军把官兵搞得晕头转向。炮兵团的士兵最狼狈,他们虽然抵达了战场,但没有人动手构筑阵地,牵引汽车和大炮都停在道路上,其他部队根本无法通过。

隆美尔闻讯后赶了过去,命令炮兵不得休息,立即完成作战准备。他严令炮兵指挥官马上把道路让出来,以便坦克团实施战场机动。

城内一直没有回信,隆美尔意识到守军还没有投降的打算。他命令全师的炮兵立即开炮,集中轰击瑟堡港中央要塞。

法军的炮火还击了一阵,但很快就哑火了。这时第6步兵团团长恩格尔发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攻占了一座制高点,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海港。

隆美尔在那里建立了临时指挥部。从战场局面上看,法军的抵抗意志在减退,大多数部队的进展都很顺利,只有船厂地区的抵抗还很激烈。

6月20日中午,两辆汽车打着白旗从城内驶出来。车上下来了一名法国国会议员和当地警察局长。对方坦言自己无权下达投降命令,但他们可以劝说船厂的守军停止抵抗。

隆美尔给他们限定了期限——13时前办理好投降事宜。

时间到了,可城内还是毫无动静。德国空军的斯图卡飞机出现在上空,向海港目标投下了炸弹。隆美尔命令炮兵向船厂开火,步兵则借着烟雾掩护向船厂逼近。

17时,法军终于投降了。在办理好各项手续后,隆美尔驱车进入瑟堡……

自5月10日法国战役开战以来,第7装甲师在40天里奔袭700多公里,以阵亡682人、伤1646人、失踪296人、损失42辆坦克的代价,俘虏英法比联军97648人、缴获和击毁火炮300门、坦克和装甲车458辆、汽车5000辆。

1 阅读:297
评论列表
  • 2024-04-01 21:13

    好文章,更新快一点[点赞]

  • 2024-04-02 12:56

    无以伦比的机动战战术大师,败于兵源和后勤!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