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流:郭德纲喊师叔,收乔杉为徒,曾是赵本山副手的他究竟有多牛

王哆娱 2023-02-28 11:14:44

“必须的!”

这一句只有三个字的台词,却足以让刘大脑袋这个人物在《乡村爱情故事》中的风格十分出彩。

许多人只知道《乡村爱情故事》是赵本山的作品,而刘流不过是赵本山一系列作品中的御用演员,自然而然地让大众觉得刘流是赵本山一手捧红的演员。

以至于在刘流离开赵本山时,被视作赵本山捧红的演员在后来“甩掉”赵本山自立为王,进而成立另一家与“本山传媒”性质差不多的“大圣万合影视传媒”,还收乔杉和修睿为徒,并且师徒几人在影视圈大放异彩。

可实际上,刘流并非赵本山一手捧红;更确切来说,刘流的出名比赵本山更早。

刘流在与赵本山合作小品登上央视春晚之前,已经有7次登上央视春晚的经历。

只不过,刘流并非演小品或情景而出名,而是在相声界。

而刘流在相声界的地位,由于直接师承赵春田,所以成了郭德纲、李金斗的师叔,冯巩和姜昆等人在他面前沦为小辈。

这也让多了刘流十几岁的李金斗十分委屈,好几次抱怨师公收“小师叔”让他变成晚辈。

抱怨归抱怨,刘流在相声方面的水平,却得到郭德纲、李金斗、冯巩等诸多后辈的高度认可,他凭借异于常人的努力和天分,才得以在半路出家相声这条道路上取得十分璀璨的成就。

之所以说刘流是半路出家,是因为他从出生开始体格便异于常人,除了四肢十分粗壮之外,脑袋也特别大,因此才会一直被称为“刘大脑袋”;而父母更是鉴于他从小就十分粗壮的身材,于是把他往运动员的方向去培养。

出生于哈尔滨的刘流,日常喜欢踢足球和打冰球,但最爱的还是听相声。

1981年,年方18的刘流凭借着一腔热血,果断放弃了想要成为运动员的计划,改为向曲艺方向出发,报考了省曲艺团。

不幸的是,第一轮面试时,刘流就被淘汰了。

好在,他即使被淘汰也没有放弃,而是留下了一点点饭钱,其他的钱都用在培训班的学费上;可时间一长,他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特殊时期,他虽然穷却满怀壮志,努力表现之下终于获得在省曲艺团当临时工的机会。

而能够在省曲艺团当临时工不仅能够赚到工钱,也能够接触到不少优秀的相声演员来学习。

刘流为了学习而甘愿吃苦的努力被赵春田看在眼里,经过挺长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赵春田老前辈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因此决定收他为徒。

要知道,赵春田老前辈可是相声界的泰斗,就连在相声界鼎鼎大名的唐杰忠、侯耀文、马季等人都还是他的徒子徒孙。

赵春田要收刘流为徒,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内心充满欢喜的自然是刘流,而内心充满忧愁的则是年纪比刘流还大十几岁的李金斗。

李金斗甚至还跑到师公赵春田面前十分委屈地说:您老人家别再给我们收小师叔了,我们一把年纪了还反过来给年轻人行礼!

李金斗之所以如此会如此憋屈,是因为相声界极其看重辈分,不只是在私底下需要按照辈分排序来称谓对方,在公开场合更是需要如此,而明明入行比刘流早且年纪更大的李金斗,在见到刘流的时候却得作揖行礼和喊一声师叔。

更何况那个时候的刘流,在小辈李金斗、唐杰忠、侯耀文等人眼中,那点三脚猫的相声功夫都还没有他的脑袋大。

纵使有不少的徒子徒孙表示委屈,也无法动摇赵春田老前辈收刘流为徒的决心,而刘流也确实没有让赵春田失望。

在授业恩师的指导之下,刘流的相声水平突飞猛进,与许多同门师兄同台说相声时,说学逗唱的功夫是样样了得。

1984年,在黑龙江相声大赛上,刘流获得一等奖。

也正是在黑龙江相声大赛这个舞台上,刘流认识了一起比赛的赵本山,也被赵本山的精彩表演所吸引。

在比赛结束之后,刘流主动去与赵本山交流,还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日后一起讨论学习。

1997年,刘流与唐杰忠合作相声《送福》登上了央视春晚,刘流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

1998年,也就是香港回归之后两地在春晚上展开合作,刘流与曾志伟等人同台出演的小品《减肥变奏曲》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这一年登上央视春晚对于刘流来说,展现的不仅仅是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影响力,更是刘流从相声界转战小品的成功体现。

那个时候,赵本山已经是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只不过与刘流并未展开合作。直到2008年,刘流和赵本山才第一次合作小品《火炬手》,在那一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次成功的合作让赵本山看到了刘流身上的诸多特点,于是表达了要与他合作的强烈想法;而对于刘流来说,与赵本山也确实是惺惺相惜,同时自己也知道上春晚并非常态,想要更大地展现自己还需要不断拓展平台。

2008年,东北的两颗巨星展开合作,刘流加入到“本山传媒”,成为副总裁,在公司的位置仅次于赵本山。

刘流能够坐在公司第二把交椅之上,不仅仅只是凭借着当时既有的名气,更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才坐稳了这个位置,就连赵本山的众多徒弟都对刘流十分敬重。

而刘流的个人实力不仅体现在《乡村爱情故事》中成功饰演刘大脑袋和深入人心,他还是这部剧的编剧和制片人,剧情几乎都是在他和赵本山的操刀之下完成。

实际上,相较于许多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且演技十分生硬的“赵家班”成员来说,刘流已经出演了多部作品。

1995年,他参演了由长春电影制品厂出品的喜剧《主仆历险记》。

同一年,他还参演了《没有女人不是家》这部电视剧。

2003年至2008年期间,受邀参演了情景剧《老威的X计划》第一部和第一部《阳光的快乐生活》《西湖儿女家》等作品,在不同角色的切换中,刘流的演技游刃有余获得大众喜爱,也被评为国际一级演员。

2009年开始,刘流与赵本山所策划和主演的《乡爱》、《马大帅》等系列情景剧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在参演多部与赵本山的作品之后,刘流也早就被观众默认为“赵家班”中的一员,甚至大多数人误以为刘流与赵本山的其他徒弟一样,在师父的光芒之下才能够获得发展,直到刘流离开“本山传媒”的消息传开之后,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并非想象中那样。

2016年,“大圣万合影视传媒”成立,公司总裁正是刘流。

刘流自己所创立公司的消息流出之后,很多人开始猜测是因为刘流与赵本山之间有矛盾,才导致刘流离开。

网上的传言往往如此,一旦某个说法被传出之后,就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刘流与赵本山的关系也在网传当中从有矛盾变成对立。

直到有知情人士表示,其实在赵本山与刘流合作的这么多年中,两人之间不仅感情很好,而且十分敬重彼此,关于“本山传媒”的许多事务都是两人探讨之后决定;至于刘流选择离开“本山传媒”,其实是早晚的事,因为刘流本身就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人。

作为演员,他有着足够长的表演履历和作品;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在多部《乡爱》和《马大帅》等作品中也直观展现;而作为位居“本山传媒”的管理层,也体现了他既能够打理好公司的人员,同时也能够把握好社会资源和人脉。

而对于一个各方面实力都很强的人来说,除了不愿久居于人下之外,也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因此,刘流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离开“本山传媒”而自立门户,在外界看来十分突兀,但在业内乃至在“赵家班”看来却是自然而然的事。

刘流在“本山传媒”的时候并没有收过任何徒弟,更多地是做好本职工作,以及相对公平地将公司的资源分配给赵本山的众多徒弟。

刘流在离开“本山传媒”之后,也开始收了几名徒弟,其中发展得最好的当属乔杉和修睿。

乔杉和修睿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在专业上二人不仅是科班出身的演员,而且还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在外观上,二人皆是其貌不扬。

而其貌不扬的演员在演艺道路上注定十分艰难,乔杉和修睿也是如此,最终不得不转为喜剧演员。

有人说乔杉和修睿在拜刘流为师之后能够获得不错的发展,是本来就具备实力;也有人表示,刘流自己开了公司之后也和赵本山一样,自己逐渐身居后勤,把更多上台的机会留给徒弟们,从而让徒弟们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公司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也是传承了曲艺人“后继有人”的传统文化精神。

在事业方面不断取得成功的刘流,他的婚姻生活放在普世价值观中也无疑是幸福的象征。

据了解,在刘流还在打杂工的时候,他的妻子马兰就已经是个事业充满曙光的歌手;而且马兰在那个时候就“慧眼识英雄”,觉得刘流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因为马兰在刘流的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才华,是有才华而不恃,是有才华还甘愿勤奋努力。

刘流与马兰在婚后产下一女,取名刘笑歌。

再说回刘流本人的发展,在近年来也一直默默耕耘,给观众奉献了更多的作品和欢乐。

2019年,随着《绿水青山带笑颜》在湖南卫视热播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是刘流再一次成功转型,他的个人头衔从原来的编剧、制片人中又多了导演的身份。

2021年,刘流转战电影圈,他所监制和主演的喜剧《牛头不对马嘴》播出之后,全网点播超过800万次。

2022年,《乡爱14》播出,刘流继续饰演其中的刘大脑袋这个角色,再一次向观众展现了他在喜剧情景剧中的个人特色。

实话实说,在与赵本山合作之前,刘流参演的作品确实不少,演技也确实比较成熟,但并未给大众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反而是在与赵本山合作之后,在《乡爱》等系列作品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成就了刘流,让他给观众留下独一无二的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刘流与赵本山应该是属于相互成就;刘流参与了赵本山多部作品的编剧和制片,更是参与管理了“本山传媒”;而刘流在前期作品中与赵本山相宜得章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他自己创办公司开拓市场的基石。

1 阅读:275

王哆娱

简介:头铁大角牛带你四处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