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三把金钥匙:会拒绝,敢翻脸,能屏蔽

理事实录 2024-05-13 05:20:27

人可以完全不社交吗?一个人长期不社交会怎样?

亚里士多德曾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普通人,既不能完全脱离群体,也不能真正地孤立自己。

如何在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又能不失社交的乐趣呢?

答案可能就在于三把金钥匙:学会拒绝、勇于面对与主动屏蔽。

会拒绝:不为别人的事劳心伤神

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大多数人都会因有所顾忌而难以直接说“不”,这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损害。

一位名叫李中的退休教师,曾教过的学生禹某请求他为自己的孩子在国外的学业做担保贷款。

出于善意,他没有拒绝,并自己名义借款14万元,另向朋友借4万元给禹某。

但禹某未还款,且切断了与李老师的联系。债权人将李老师告上法庭,导致他的退休工资卡被冻结。

为了还债,60岁的李老师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三年后,才还清了所有债务。

本应享受平静幸福晚年的李老师,因为不懂得如何拒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名声显赫的唐代文学家韩愈,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一个名为广宣的和尚,常在权贵和名人之间穿梭,与许多诗人有交流。

尽管广宣多次上门求诗,但韩愈并不欣赏他,认为他是个追求名利的人,不愿被打扰。

因此,韩愈通过写一首诗来委婉地拒绝广宣的请求,表达了他们立场不同,不宜多交往的观点。

拒绝,其实是一种表明自己底线和态度的方式,以此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

“人生苦短,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学会说“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善待。”

敢翻脸:不为伤己的事委曲求全

从小我们就经常被教导要懂得忍让和退步,然而现实却是如果总是选择忍气吞声,那么别人就认为我们是好欺负的。

小琳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女孩,硕士毕业后通过正式考试入职加入了一家国企公司。

尽管没有背景,但因为她的高学历,起初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尊重。

但慢慢的同事们开始利用她的温柔和好说话,领导也经常给她安排超出职责的工作。甚至新来的实习生也不听她的话,工作态度散漫。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林的身心状态逐渐恶化,常常加班到很晚,身体疲惫,心态焦虑。

终于有一天,当领导再次要求她做不属于她职责范围的工作,她决定反击,要求加薪作为条件,领导无奈地收回了命令。

回到办公室,她又严厉地训斥了那个不负责任的实习生。出乎意料的是,这番行动并没有让她失去工作,反而让大家对她更加尊敬。

有时候适当的反击和表达不满是非常必要的,无原则的忍让只会招致更过分的侮辱。

这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也会让别人对我们产生敬畏之心。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随意发脾气或冲突,而是说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能屏蔽:不为无益的事消耗自己

诺曼·文森特·皮尔曾说:“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他自己的选择。”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很多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筛选和屏蔽这些信息,那么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就会被浪费,我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干扰。

许晴在2017年连续参加了两季《花儿与少年》真人秀节目后,遭受了网友的激烈批评,被指责为扮嫩、患有公主病。

尽管面对微博上80%的负面评论,她并没有选择关闭评论功能。许晴坦言,她会有意识地屏蔽那些她不愿意看到的内容,以及那些她认为不值得浪费时间的事情。

多年以后当年被剪辑掉的真人秀视频被公之于众,人们开始重新评价许晴。

但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许晴始终保持着她阳光、快乐的生活态度,如同真正的公主一般。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和写作风格受到了诸多评头论足,甚至有对他未来发展趋势的种种预测。

然而莫言在应对完必要的社交活动后,选择了淡出公众视野。

经过八年的沉寂,他带着新作《晚熟的人》重返文坛,用12个全新故事打破了关于他才华枯竭的传言。

萨缪尔·约翰逊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人无关,忽视外界的声音,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不外乎就是幸福和快乐,有些人和事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长,而有些人和事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扰和伤害。

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和想法,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和态度。

通过学会拒绝、勇于面对与主动屏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享受人生。

最后,愿每一个人都能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既能保持自我,又能和谐相处。愿你我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带着这三把金钥匙,走得更远、更高、更精彩。

0 阅读:5

理事实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