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是唐朝封的异姓王,李世民称帝后又未削藩,罗艺为何起兵反叛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3-12-28 10:33:33

这里说的罗艺可不是《隋唐演义》中的北平王罗艺,而是正史上的燕郡王罗艺,正史上罗艺的儿子也不叫罗成,其子名字没有出现在史书中,秦琼也不是罗艺的侄子,以下均为正史上的罗艺。

罗艺原籍是湖北襄阳人,居住在陕西泾阳,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在隋朝担任左监门将军,罗艺为人残暴狡猾、倔强固执、不讲仁义,在战场上罗艺骁勇善战,善于射箭,因为屡次立下战功,被封为正四品的虎贲郎将。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期间,罗艺镇守北平郡治新昌县(今河北迁安),隋末时期,隋炀帝不顾民间疾苦,强征兵众攻打高句丽,死者无数,由此导致了隋朝末年的大动乱,全国各地爆发无数农民农民起义,官府逐渐对地方失去了控制。

燕王罗艺割据一方

罗艺所在的北平郡也受到了农民起义的冲击,各地的隋军要么坚守城池与农民军作战,要么摇身一变与农民军合作割据一方,罗艺凭借自身骁勇善战,扣押了郡丞,收复了其他将领,占据了幽州与营州,成为当地的一大割据势力。

当时天下的形势并不明朗,李唐占据关中,窦建德割据河北,王世充割据洛阳,刘武周占据河东,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后,也成为一方势力,罗艺一直在观望,窦建德、宇文化及等人派使者拉拢罗艺,罗艺都不接受。直到公元620年,李唐平定陇右薛举、薛仁杲,击败河东刘武周,出兵攻打洛阳王世充时,罗艺投靠了唐朝。

当时唐朝势力在关中与河东一带,还没有进入中原,罗艺则远在北京,罗艺选择投靠唐朝,对唐朝来说只是摇控,也就只是名义上的投靠,幽州、营州在名义上算是唐朝的一块飞地,李渊对罗艺的投靠非常高兴,封罗艺为燕王、幽州总管。

隋末割据地图

事实证明了罗艺的眼光非常独到,没多久,李世民在洛阳俘虏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中原的两个割据势力一朝瓦解,李唐势力进入中原,实力前所未有的强大起来,而罗艺因为正确选边站,获取了政治上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公元622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反唐,打得唐朝节节败退,唐高祖李渊只得派出李世民率军出征,李世民与罗艺南北夹击刘黑闼,刘黑闼大败逃走投靠突厥,后来刘黑闼再次起兵,被罗艺和李建成联手击败并斩杀。

战后罗艺入朝觐见唐高祖李渊,罗艺因功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被派往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镇守,公元626年,玄武门事变爆发,李建成、李元吉被杀,2个月后,李世民继位为帝,罗艺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罗艺选择投靠李唐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第二年正月,罗艺假称接受密旨率军入朝,到达豳州(今陕西咸阳北部),豳州治中赵慈皓罗艺反叛,出来迎接,罗艺趁机占领了豳州,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军讨伐罗艺,大军还没到达,罗艺就被统军杨岌击溃,罗艺逃走准备投靠突厥,被身边人所杀,首级被传送到京城,他的弟弟利州都督罗寿也被诛杀。

罗艺虽然是唐朝初年为数不多的异姓王,但是唐朝的异姓王并无实权,只是个名义,罗艺的谋反很奇怪,当时的天下已经大定,谋反根本不可能成功,罗艺却在最不可能谋反的时间反叛了,而且被平定得相当轻松,那么问题来了,罗艺为什么要反叛?

1、罗艺误听蛊惑之言。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曹州(今山东菏泽)有个姓李的女子,声称能治疗疾病,很多人被其迷惑,这个李氏遇到了罗艺的妻子孟氏,对其说有贵相,必将母仪天下,孟氏让李氏给罗艺看相,李氏说燕王将要显贵,于是孟氏也赞同罗艺起兵反叛。

罗艺受人蛊惑起兵反唐

现在人看到这个故事会感到很可笑,这就是封建迷信嘛,但在当时,这事很多人相信,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多相信谶言,古人打仗这么重要的事都要靠占卜来决定,在隋朝末年,曾经流行一句“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言,很多人相信,历朝历代都有这种谶言,比如秦始皇时期就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言,据说秦始皇因此而修建了长城。

谶言再结合天象,基本上是反叛的标配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时,就是当时曾发生两次太白经天的天象,古人对此深信不疑,现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李氏的蛊惑之言明显打动了罗艺,罗艺不是个糊涂人,他能够选择投靠唐朝,可以说是当时最正确的决策,一般人并不能明确判断李唐将有天下,否则选择错了,就会断送前途,罗艺兵败之后,李氏也被一起斩首。

罗艺与李世民有过节

2、罗艺与李世民有仇。

《旧唐书 列传 卷六》: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艺自以功高位重,无所降下,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罗艺自以为功高位重,不会屈服于人,李世民的部将曾经到罗艺的营地去,被罗艺无故殴打,李世民把这事报告给李渊,李渊把罗艺交给执法官员,不久之后释放了罗艺,待他如当初一样。

李世民的人被罗艺打了,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民间一直流行一句话:打狗也要看主人的。罗艺打李世民的人,不就是打李世民的脸吗?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产生裂痕。

后来李世民收取了罗艺身边的薛万均进入秦王府,很难说与这事有没有关系,薛万均原本是罗艺的人,罗艺与窦建德交战时,薛万均出个谋略,罗艺就打败了窦建德,这样的人谁不希望留在身边,但薛万均却被同样重视人才的李世民收走,罗艺当然不爽。

李世民收了罗艺身边的将领薛万均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李世民的人为什么会被罗艺打了?罗艺打了人为什么李渊并没有治他的罪,后来又释放了呢?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原因。

3、罗艺在政治上站队李渊和李建成。

罗艺明显在政治上站队李渊和李建成,从几件事能看出,一是罗艺打李世民的人,罗艺不可能无缘无故打人,况且还是李世民的人,他肯定是有目的性,罗艺打李世民的人,其实是做给李渊看的,与李世民划清界线。

李世民在唐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战功巨大,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统一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收取的人才也越来越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秦王府政治集团,唐高祖李渊甚至都会猜忌这个儿子,很多次对外征战,李渊故意不派李世民征战,只有当其他将领无法打败敌人时,才会把李世民派上场。

罗艺向李渊表忠心

比如李唐与刘武周之间的战争,李元吉镇守太原被刘武周打败逃走,李渊最初派李仲文、姜宝谊出战,结果二人被刘武周部将伏击,全军覆没,之后李渊又派裴寂出战,裴寂再次被宋金刚打败,李渊没有办法只能让李世民出战,这其实就是防范李世民坐大。

在大多数时候,李渊是跟太子李建成站在同一战线的,对下朝臣,李渊最信任是裴寂,因为裴寂既不依附李世民,也不依附李建成,而是李渊的亲信,作为皇帝,李渊喜欢的是忠于自己的大臣,而是自己儿子,罗艺的行为其实就是做给李渊看的,表示不与李世民同一战线,所以罗艺才能被李渊释放。

刘黑闼二次起兵时,是太子李建成率军与罗艺共同平定的,两人有过一定的交情,史书用了四个字:遏之甚厚。也就是说李建成对待罗艺非常好,这明显就是拉拢行为,罗艺被任命左翊卫大将军就是李建成的引荐。

罗艺参与太子党

李建成引荐完了之后,马上就发生了李世民的人到罗艺的营中被挨打的事,这都有因果关系的,最终因为李建成的营救和李渊只是做做样子,就让罗艺率领天节军镇守泾州,犯了这样的事还给予兵权,镇守重地,这难道不是重用吗?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软禁了李渊,两个月后李世民就做了皇帝,罗艺在政治上的选择就错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罗艺感觉李世民不会放过他,新仇旧恨肯定会一起算,不如拼命一搏,于是就起兵反叛了。

1 阅读:387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