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雍新作展启幕新著《日本书道史》《韩天雍厚积堂印选》发布

文化纵横 2023-06-11 00:34:46

原标题:摩挲钟鼎,陶写本心,“韩天雍篆书篆刻新作展暨《日本书道史》《韩天雍厚积堂印选》新书发布会”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启幕

【上海讯】6月10日,是艺术家韩天雍的66岁生日,在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一场展览,一场新书发布会,与众多好友学生齐聚一堂,或许是他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

雍氏一门弟子共同向导师韩天雍送上生日祝福

今日上午,“摩挲钟鼎 陶写本心——韩天雍篆书篆刻新作展暨《日本书道史》《韩天雍厚积堂印选》新书发布会”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拉开帷幕。

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的祝贺视频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锦炎致辞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成明权致辞

著名美术史论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建融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索致辞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楷之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孙嘉鸿宣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钱伟强的贺信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次展览艺术家韩天雍致答谢辞

作品捐赠仪式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张炜羽主持本次开幕仪式

剪彩仪式

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浙江省文史馆和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主办,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杭州诗匀画框有限公司、杭州天桐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杭州运河篆刻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协办。

开幕式现场

现场合影

韩天雍以大篆闻名书坛,本次展览展出他的近期力作,包含内容为毛主席诗词、鲁迅诗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苏东坡诗词等的书法作品共计99幅,以及印章篆刻36件、巨制陶印81件和理论成果等。如此精品的呈现是其阶段性的艺术研创总结,亦是在古文字书学的传播影响上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次展览艺术家韩天雍接受宝藏记者采访

多年来,韩天雍始终以书法家的身份与先秦的古人对话,与伟大的作品对话。“从《诗经》到《汉乐府》,从曹操、李白、杜甫到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的经典诗词歌赋,很多都是我少儿时期经常背诵的内容,也一直影响着我的古文字书法创作。因为古文字本身是时代的载体,所以我这些年也一直用古文字来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部分。”韩天雍说道。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锦炎接受宝藏记者采访

“这是一场非常好的展览。”在曹锦炎教授看来,这场展览为上海市民提供了艺术上的享受。“天雍兄擅长写金文(大篆),他的金文是其几十年来对古文字研究的积累。金文一般都是从临写开始的,然后再开始创作,并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非常难的积累功夫的过程。天雍兄的篆刻作品饱含着一种努力的精神追求,金文庄严而又不失活力。”

“一方面,我们谈书法创作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要如何实现创新?天雍兄的这些篆书作品,就是将创新和继承这两者进行了非常好的结合。另一方面,书法家的学识根基也很重要。天雍兄是一个学者,他有不少研究成果,对其书法艺术创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曹锦炎教授说道。

现场合影

在中国美术学院数十年的篆书教学研究中,韩天雍将笔法与字法相融,在篆书技法和审美表达上也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索,故在其笔下,展开了一场场浪漫与沉挚、雄肆与朴质的对话,实现了豪迈雄放的浪漫气质,与质朴恣肆的高古之风的互衬与融合,开创出大篆创作的新境。

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在祝贺视频中表示:“韩天雍是非常出色的书法家,甲骨文研究学者,相信这个精彩的展览,对于嘉定、上海乃至全国,一定会产生很好的影响。我祝愿这个展览圆满成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是韩天雍多年的好友,他在展览序言中这样写道:“欣闻老韩又要举办《磨挲钟鼎 陶写本心》篆书篆刻大展之时,我不由得想到这30几年来老韩始终笃定信念,心无旁骛,初心未泯。他一直在先秦古文字研究、大篆书法、中日书法比较、篆刻这一他自己圈定的领域内砥砺奋进。诚如韩愈先生所言:‘接雄词于章句,窥逸踪于篆籀’,篆籀之古逸新趣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觉盛宴。”

展览现场

韩天雍的妻子刘茜是著名的陶艺家,书法篆刻与陶艺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因两位的合作而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韩天雍所治陶印,魅力不同于石刻印章,具有泥性之美,他治陶印用刀或快或慢,或粗或细,泥味显现于刀法的抑扬顿挫之中,尽显他深厚的书法学养功底。韩天雍和刘茜较为成熟的合作陶印作品,大多是比较大型的,以传统的印章为起点,致力于印章钮制本体的美感和文化内含表现,这些陶印极大的发挥了陶泥的可塑性特点,与传统的硬质材料印章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刘茜的陶印造型立意大都源于中国汉代汉印符号和形象,加以中国传统绘画中大写意的率意表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她在印章的钮制上有很多巧妙的构思,同时将印按在钮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同时,《日本书道史》《韩天雍厚积堂印选》新书发布会也同时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王叶子介绍新书《日本书道史》和《韩天雍厚积堂印选》

《韩天雍厚积堂印选》,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是其兼具学术背景和创造意识的篆刻大系中的一本。韩天雍作为当下印坛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作品也是倍受关注。印选中的作品时期跨度大,风格种类多,是其三十余年的印学实践积累和总结。

《日本书道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分以八章,以日本历史的发展顺序为主线展开表述。重点篇章诸如“佛教写经”“三笔三迹”“禅宗墨迹”在此之前已将此三大内容集成系列出版,广受读者好评。除以显性的书写,书中对于日本书道发展的民族文化意识亦有深入解读。同时,这是一部以中国学者视角书写的《日本书道史》,它的坚实基础来源于韩天雍20余年在中日两国穿梭中所搜集的厚重资料及深入审视。韩天雍走访了日本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料室,也通过诸如今井凌雪、小林斗盦等师友的帮助获得大量一手资料。资料的择取体现了他对于中日双语的精通,文中表述也是消化吸收后的学术再创造。

新书《日本书道史》和《韩天雍厚积堂印选》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3日。

艺术家介绍

韩天雍

一九五七年六月生,辽宁沈阳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学家、书法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化研究学者。一九八四年获辽宁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文学硕士学位,师从沙孟海、刘江、章祖安教授;二〇〇一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一九九八年以来,应日本文部省邀请,赴日本岐阜女子大学及多所大学讲学十一年。

著有《日本篆刻艺术》《佛教写经》《三笔三迹》《中日禅宗墨迹研究》《日本书道史》《中日篆刻边款释文集释》《吴昌硕篆刻》以及《韩天雍大篆》系列法帖十种。其中《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论著获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艺术基金奖。 此外,出版《韩天雍金石书画作品集》等十余种,发表书法、篆刻论文及其核心期刊三十余篇。主持策划二〇一〇年瑞安孙诒让杯全国甲骨文大展、二〇一四年海宁纪念王国维逝世九十周年全国古文字大展、二〇二一年罗振玉、罗琳甲骨文书法大展等。其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钓鱼台国宾馆等几十家美术馆、博物馆所珍藏。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138×69cm

鲁迅《诉衷情》 138×69cm

鲁迅《惜花四律》 237×335cm

苏轼《江城子》 178×126cm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42×255cm

感慨系之矣

10.7×10.7×11.0cm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0×10.8×12.7cm

观复

6.3×6.1×11.0cm

琅邪韩氏

6.4×5.4×6.0cm

亦足以畅叙幽情

10.2×10.0×11.8cm

展览信息

摩挲钟鼎 陶写本心

韩天雍篆书篆刻新作展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浙江省文史馆

浙江省甲骨文学会

协办单位

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

杭州诗匀画框有限公司

杭州天桐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杭州运河篆刻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

展览时间

6月3日-7月3日

展览地点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一、二展厅

(上海市嘉定区博乐路70号)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