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地级市品牌指数在京发布

中国城市报 2024-05-20 20:06:10

本图由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制作(不含省会以上城市) 联系电话:010-65367152 17319129196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重要指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报业协会支持下,依据国际标准《品牌评价基础和原则》(ISO 20671:2019)和国家标准《品牌评价 城市》(GB/T 35779-2017)等,运用国家部委近两年的相关数据,对全国293个地级市进行标准化分析,最终计算出各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不含省会以上城市),并于5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城市品牌论坛上发布前100名城市名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金小桃,原文化部副部长常克仁,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等出席发布会。与会专家们表示,近几年,中国城市报行稳致远,成立了城市品牌研究院,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品牌日等由部委举办的活动上发布,反响很好。中国城市报承担了国家城市品牌研究重大专项,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支持下,研制了6项国家标准,利用这些标准和国家统计数据,发布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城市提供了决策参考。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5.22%。创建品牌城市,开展第三方评价,是全球形成共识的城市发展战略。

专家们表示,城市品牌评价与建设有利于城市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吸引相关资源;有利于凝聚共识,激发市民荣誉感和创造感;有利于城市资产溢价升值。

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组长、中国城市报总编辑杜英姿介绍,本次评价遵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采用“质量、服务、创新、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五个一级指标,“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传播指数、国家级特色品牌数、优良天数、绿化覆盖率、外来常住人口比例、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等37个二级指标,减少了城市规模、GDP权重,增加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城市传播权重,突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辨识度,旨在促进城市因地制宜,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创建极具辨识度的中国品牌城市。

国家标准《品牌评价 城市》起草人、中国城市报副总常亮解读,上榜城市政通人和、工作出彩,是高质量发展的范例,大多有“张五宜、国际范、讨人喜”这9字特点。“张”是张扬特色,定位清晰;“五宜”是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国际范”指城市发展要有世界格局和眼光;“讨人喜”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据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分析,近两年,全国多数城市品牌指数略有进步,但仍有部分城市创新动能不足,节会质量下滑,产业同构,形象单调,千城一面仍没改观;城市急缺辨识度和吸引力。

项目组建议,城市要找准定位,遵循安全、可持续性、公平、个性、繁荣、幸福等基本原则,打好生态牌和文化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由千城一面向各美其美转变。

■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

0 阅读:23

中国城市报

简介: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城市观点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