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毛岸青逝世,李敏李讷含泪送别哥哥,追悼会规格定为副国级

文史风云 2024-05-10 19:01:57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4月2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氛围,一派庄严肃穆。

络绎不绝的来宾,表情凝重,他们中有革命先烈的后人,也有社会各界的贤达,其中不乏党、政、军中的重要人士,以及年逾耄耋的老革命和老干部。

而让他们不惜拖着自己衰老的身躯,前来齐聚一堂,共同送别的人,便是毛主席的次子,也是他留在这个世间唯一的儿子,毛岸青。

毛岸青

时至中午,追悼会正式开始,看着躺在灵柩中,盖着党旗、面容安详而平和的毛岸青,他的两个妹妹李讷和李敏,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轻轻啜泣起来。

这既是对亲人本身的怀念,更是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追思。

原因无他,因为毛岸青这一生,实在充满了太多太多悲欢离合,以及无法逃避的身不由己。

骨肉分离

1923年11月23日凌晨,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降生在了湖南长沙的一所医院中。

看着可爱的孩子,母亲的嘴角也露出了慈爱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孩子,就叫你“岸青”吧!这是你爸爸很早就为你起好的名字哩!

这个孩子,就是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

而他的母亲,就是毛主席挚爱的伴侣,杨开慧同志。

杨开慧

在人生的晚年,毛岸青经常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

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时代虽然不乏清贫和动荡,却也充满温暖:父母为了党组织的事业奔走各地,但总会带着自己跟哥哥一起。

父亲在忙碌之余,还会亲自教自己读书写字,有的时候表现好了,还会给自己买好吃的零嘴,或者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那时候的毛岸青心里想的很简单,那就是亲人生活在一起,永不分离。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立志解放人民,毛主席以及他周围的亲人,他们的命运,就早已经注定了波折和不安,一帆风顺,只能是个奢望。

1930年10月,因为叛徒的出卖,杨开慧在长沙板仓被捕。

国民党反动派对其威逼利诱,企图迫使她跟毛主席脱离关系,从心理层面给毛主席带来打击。

但杨开慧坚贞不屈,绝不背叛党和毛主席,最终于1930年11月14日壮烈牺牲。

去世前,杨开慧深情地吻了年仅7岁的毛岸青的脸颊。

而这成为了毛岸青一生中,永远的伤痛。

跟母亲的永别,似乎也让毛岸青在一夜之间长大起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毛岸青还不知道,命运给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艰难维生

杨开慧牺牲后,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以及弟弟毛岸龙,瞬间陷入了孤苦无依的生活之中。

三个年幼的孩子不知将向何处去,还好此时他们的叔叔毛泽民正在上海从事革命组织工作,因此他们被亲戚带到了上海,交到了毛泽民的手中。

可党组织的工作千头万绪,毛泽民也同样没有时间照顾三个孩子。

所以,他们又被毛泽民送到当时地下党所创办的革命幼儿园中。

毛岸青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就此安定一段时间,却没想到打击接踵而至。

先是弟弟毛岸龙因为急性痢疾生命垂危,送到医院后抢救不利而夭折。

随后,还没等毛岸青从失去小弟的悲伤中走出来,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加上叛徒顾顺章的出卖,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几近解体,而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只能被迫疏散。

兄弟两人,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困厄中。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在上海的街头流浪。

这个时候的上海,虽然号称“远东第一都市”,繁华无比,但在这种繁华之下,却是普通百姓的血泪交织。

岸英、岸青兄弟两个人,拖着疲惫而瘦弱的身躯,在街头寻觅一线生机。

有时候他们零零散散捡一些旧报纸拿去换几个铜子,再买几个包子充饥。

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帮人推车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而到了晚上,无处可去的两兄弟,只能睡在破庙里。

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仅要面临艰难的生活,更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比如在一次帮人买报的过程中,面对巡警的敲诈勒索,兄弟两人奋起反抗,却最终因为年纪太小,力气不足的原因,反倒被巡警欺负。

一阵阵警棍和拳脚,落到了兄弟两人的身上。

岸英想要保护弟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弟弟被一棍子打在了头上。

这场噩梦过去后,岸英带着弟弟四处求医,但终究因为身上的钱财不足,没能够给岸青有效的治疗,让岸青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

这份痛苦,最终伴随了岸青的一生。

而没过多久就是寒冬,兄弟两个人没有钱购买衣物和柴火,就只能挤在一起取暖。

身体勉强恢复的岸青,跟大哥岸英相互依偎着,彼此鼓励。

虽然世道艰难,但两人却坚定不移地相信,一定有找到父亲、家人团聚的那天。

命途多舛

严寒散去,春暖花开,岸英和岸青兄弟两人,也终于走出了煎熬。

其实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稍稍有所放松后,地下党组织便有条不紊的恢复起来。

而这时候他们也没有忘记,拜托上海的一些对我党有好感的社会贤达人士,去找寻那些失散的孩子们。

其中董健吾先生,便为了寻找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而殚精竭虑。

最终在多方打探之下,董健吾先生,找到了兄弟两人。

初次见面,董健吾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照片中那两个生气勃勃且聪明伶俐的孩子,居然被上海的流浪生涯折磨的面黄肌瘦,衣服和裤子都是破的,脚上的布鞋都漏出了大脚趾。

董健吾先生心疼地眼泪止不住向下流。

于是他连忙招呼两兄弟,来到了自己的家中,跟自己的妻子黄慧光生活在一起。

这一待,又是整整四年。

最开始,两兄弟这里还能接到地下党组织的一些金钱赞助,至少衣食无忧。

董健吾

可太平的日子没过多久,随着时局变动,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又开始时断时续,而黄慧光此时已经有好几个孩子要养。

因此,岸英、岸青兄弟两人,又不得不陷入了寄人篱下的处境中。

直到四年后的1936年,党组织重新在上海联系上了董健吾,两兄弟这才结束了这段数年之久的艰辛生活。

他们满心期盼着,回到父亲身边。

可对毛主席来说,身为共产党人的孩子,决不能搞特殊,更不能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于是,毛主席硬下心肠,舍弃了父子见面的机会,把岸青和岸英送到了苏联,去学习技术,希望将来回国,他们能够更好地建设国家。

兄弟两人便就此开始了一段留苏生涯。

留苏生涯

在苏联的这段日子,是岸英和岸青人生中,难得的一段安定岁月。

彼时的苏联,已经建立起了稳固而相对发达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岸英和岸青,也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生活,在苏联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文化知识。

岸英很快担任了共青团的支部书记,而岸青则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经常为来到苏联的干部担任翻译。

兄弟二人的青春岁月,如朝阳般徐徐升起。

虽然不久之后爆发了苏联卫国战争,岸英和岸青两人,也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提出了想要去前线参军的想法。

斯大林

但最终,苏共只批准了岸英前往伏龙芝军校学习,而岸青则因为身体的原因,留在了后方。

尽管如此,岸青还是积极参与了不少大后方的支援工作:挖战壕、修工事,甚至进入工厂成为一名生产零件和设备的工人……

这方方面面,无一不体现出岸青对于革命事业的热情。

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所谓“领袖之子”的养尊处优。

对岸青来说,他只是人民的儿子,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

在闲暇之余,他还会跟苏联的工人们打成一片,在夜空下啃着黑面包,唱着苏联的革命歌曲。

毛岸青

岸青期待着,期待着能跟哥哥一起回国,一起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一起努力,真正让中国富强起来,当然,他也期待着跟父亲重新见面和团聚的那一刻。

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一刻很快就到来了。

发光发热

1947年,毛岸英回国后一年,毛岸青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而回国之后的毛岸青,被毛主席安排到了黑龙江克山县参与土改工作。

毛岸青心里清楚,这个安排和决定,充满了父亲对自己的期待。

他也知道,父亲想让自己从基层干起,去真正接触到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

因此,毛岸青在土改工作中,起早贪黑,跟当地的同吃同住。

毛岸青

在八个月的时间里,整理了当地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宝贵建议,为当地的土改进程和农村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到了1949年,考虑到新中国刚刚建立,跟苏联的外交关系是重中之重,懂俄语的毛岸青就来到了北京,进入了中宣部,成为了俄文翻译。

而在次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又主动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为了志愿军战士。

兄弟两人,都满怀着希望,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期待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天有不测风云,毛岸英牺牲了在朝鲜战场上。

毛岸英

当噩耗传回国内,毛岸青无法遏制自己内心的痛苦。

从小照顾自己,一直爱着、保护着自己的哥哥就这么牺牲了。

原本逐渐康复,走向缓和的身体,又开始旧疾复发,毛岸青无法承担更多的工作,只能选择长期疗养。

直到后来,毛岸青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他的人生才开始重新燃起希望。

五十年代末,在一次革命家属的聚会中,毛岸青结识了邵华。

邵华是毛岸青大嫂刘思齐同母异父的妹妹,此时正值青春年华,活泼开朗、聪明阳光,大大的眼睛里,总闪着热情的火焰。

第一次见面,毛岸青就被这个姑娘打动了,她的乐观和积极,就像一束阳光照射进了毛岸青伤感的内心。

在聚会后,毛主席敏锐地观察到,毛岸青对于邵华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

于是毛主席便鼓励毛岸青,希望他能够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父亲的支持下,毛岸青鼓起勇气,向邵华表明了自己的爱意。

意外的是,原来邵华对于毛岸青,也早就有所欣赏,她很喜欢毛岸青身上那种认真和诚恳的劲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个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并且在1960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在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幸福。

毛岸青的身体一直不好,多亏了邵华的照顾,才能生活得相对舒适。

后来,他们还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那就是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

而在毛岸青的余生中,他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了翻译和研究马列主义以及毛主席思想的宏伟事业中,为党的思想建设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并且出版了多部文集和著作,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因此,在他2007年去世的时候,经过党中央的一致决定,给予毛岸青副国级别干部的待遇来举行追悼会。

而李敏和李讷,搀扶着嫂子邵华,跟哥哥毛岸青做了最后的道别。

毛岸青的一生,或许不够光彩照人,但他无愧为毛主席的儿子。

他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身躯,肩负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纵然病痛缠身,却没有放弃对于理想和革命的追求。

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毛岸青的父子深情》孟红

《毛岸英兄弟的苏联之行》高峰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2 阅读:698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0:23

    向伟人的后代岸青致敬!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