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兰州老照片:9座城门还未拆,“中山桥”还是原来的样子

陶陶读历史 2024-01-24 17:59:4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不可避免的是,好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被拆除了,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都被改成了现代化的写字楼、商业街、游乐园等等。以至于,当我们现在想要感怀过去的历史时,只能通过照片来回忆一二了。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经过修复和上色的老照片,来了解一下兰州这座古老城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旧貌,看看百年的岁月在这座“黄河之都”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上的兰州

兰州自秦朝起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属于秦三十六郡之陇西郡。西汉时期,霍去病在兰州以西又打下了河西四郡,将汉朝的边境线向外推出去了一大截。为了加强统治和管理,西汉政权在现在的兰州地界设置了金城县。于是,现在的兰州地区逐渐成为当地人民的聚集地,开始繁华起来。

兰州自古便是边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唐宋时期,兰州曾多次在我中原王朝以及边塞胡人政权之间易手。明朝起,明政府屯兵西北,并且向此地移民,兰州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清康熙年间,兰州成为甘肃省会,从此便正式成为了甘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跟所有城市一样,兰州也分有内外城,其中内城为“城”,外城为“郭”。民国时期,四大内城门与九大外郭门都还存在。不过随着社会的飞速前进,这些城墙和城门已经逐渐成为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座城楼是兰州西城门的箭楼,可以看到共有4排箭窗。

这是外城门之一的天水门,当时从这里进城后,是一条南北向的主要交通要道。天水门现在已经改为了静宁路。

这是当年的北门,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设在城墙中央的城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取水方便。

大家知道,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之上,打井很难;即使费劲打出水来,所出的井水也十分苦涩。所以兰州城内的人基本都需要从城外的黄河中打水使用,这也养活了兰州城里一批以打水、运水、卖水为生的水客。

而且因为兰州就建在黄河边上,所以黄河也就成为了兰州天然的“护城河”。

城隍原本便是护城河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宗教中护佑城池的仙神。不过中国的老百姓哪怕是信奉神仙,也会从现实生活中挑选代表。每一个有城隍(爷)的城池,这位神祗通常是由当地人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中选出来的。

例如,兰州的城隍庙是在宋朝时期兴建的,祀奉的城隍爷是西汉的开国将领纪信。相传纪信是为了保护刘邦,替他而死,所以忠烈之名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宋朝时得以配享城隍之位,所以此庙又称为纪信庙。当时这座庙是占地12000平方米的宫殿式园林建筑群,现在则仅残留几间屋子。下图就是民国时城隍庙内的热闹景象。

握桥是一种伸臂木梁桥,桥身稳固,桥梁美观大方。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是仿照鲜卑族的一种叫做“河厉”的建筑而修建而成的。它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一种进步,更是唐朝时期兰州地区多民族之间交流繁茂的一种证明。

兰州握桥虽然因地震、洪水曾多次损毁,但在明、清两代都被修复了。到了现代社会,终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拆除。每年入春时,“春桥春渡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兰州八景之一的“虹桥春涨”从此便再也看不到了。

逛集市,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在兰州握桥附近,就曾存在一个小集市。握桥连接着雷坛河两岸,两岸百姓自发在这里展开了交易活动。

可以看到,这个集市还是十分热闹的。大人孩子都都随处可见,甚至远处的河岸上都蹲着几个人,不知道是在晒太阳还是做什么。

除了那座地标性的握桥,可以看到不远处干涸的河床上还铺设着一层简易的平桥,桥上通过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不过这座小桥是无法替代握桥的,到了涨潮的时候,握桥还是人们步行唯一的过河方式。

兰州庙摊子地区,是由黄河冲积而形成的。“庙摊子”的名称,也从明朝起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前,庙摊子地区一直是从兰州到宁夏路途中一个重要的停驻点,车马络绎不绝,一些商人也会选择这里做交易地点。而当地人也会在这里卖茶水、开饭店、旅馆。

不过,进入21世纪之后,庙摊子地区已经成了兰州市唯一的一个老街区,老房改造势在必行。对一些老人来说,可能还会对这里有很多的怀念;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希望拆迁改造早日进行。

当年的兰州城依黄河而建,出城便是黄河。而这也在黄河边上催生了一个独特的职业:羊皮筏筏工。

羊皮筏子是将整张的羊皮或者牛皮吹满气,然后将多个鼓起的皮囊连接起来,再在上边绑上木排做成的。西北地区少山水,但是多草原、多牛羊,这种独特的过河工具的出现,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因为牛、羊皮的皮囊需要吹满气胀起来,当地如果有人说大话便会被人讥讽“不如去黄河边上去”,意思是让他去吹牛皮。据记载,“吹牛”这个词就是这样演化而来的。

现在,羊皮筏子已经成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发起冲击。图中所示的一个个圆球并不是水果蔬菜,而是一个个吹满气的羊皮囊。

乘坐羊皮筏子过河后,就到了黄河北岸的民居之间。这里已经是兰州城外,可以看到低矮的土山半山腰下还稀稀拉拉有着一些绿色,山腰之上完全是光秃一片。

山脚的建筑都是民居,而山腰和山顶上那些,则是寺庙和佛塔。这里曾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途径地,佛教文化十分兴盛。

白塔山位处黄河北岸,因山上的白塔寺而得名。相传,元初时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西藏喇嘛,前往蒙古去见成吉思汗,商讨和平统一西藏的问题,途径此地时不幸病逝。为了纪念此人,元朝政府特在此地修建了一座佛塔,还有寺院。

原先的白塔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民国时期的白塔是明朝修建、清朝扩建而成,并且改名为慈恩寺。但佛塔外身还是白色。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重新修缮时,出于美观和耐久方面的考虑,将佛塔涂为了暖黄色,但白塔寺和白塔山的名称仍然沿用下来。

图中所示,还是民国时期白色的白塔寺。

白塔寺里除了最出名的白塔之外,还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这三件传说中的佛门重宝,可惜均已在混乱中丢失。

这里是寺院中的一处院落,虽然并非正殿,但屋顶仍然修得很有气势,也采用了统一的白色色调。屋檐下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怀德畏威”。由此推断,这里曾经可能是这座寺庙住持的居所。

这是是当时兰州为数不多铺有石地板的场所。之前我们无论是在城内还是城外,没有看到过哪里的地面如此讲究,哪怕城隍庙里的地面也没有这里平整。

黄河水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黄河流经两岸的灌溉用具,虽然单个水车的提灌能力很小,但是它胜在昼夜不停。只要黄河的水位足够提供动能,水车就能一直把水输送到农田中去。这么一辆小小的水车,在大半年的黄河水位涨起的一段时间,可以灌溉四五百亩的农田,而且丝毫不需要其他能源。

由于黄河水车的这种特性,这种劳动工具一经使用马上便得到了推广,而且还经过了多次改良。有从木材材质本身入手的改良,有从提水量方面的改良,还有从单轮到多轮的改良。

因为黄河水车的出现,兰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田面积比之之前翻倍地增长。

这是一驾已经损坏的水车,它曾为附近的农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

这里便是一位兰州城的“水客”,即在城内卖水的人。他使用马车将装满水的木桶拉到兰州城内,在街上贩卖。有些时候,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会提前跟这些水客订水,那他们就省去了吆喝的功夫,打满水后直接送到人家家里就可以。

100年前,“送水工”这个职业就已经诞生了。恐怕很多南方地区的小伙伴都想不到吧?

前文已经说过,兰州城内很难打出井水来,即便能打出来,井水也是咸涩不已。整个兰州城只有一口井打出来的水能喝,那边是西稍门附近的三眼井。住在三眼井附近的居民走运,可以直接从井里打水。而住在其他地方,又舍不得卖水的人,那就只能自己去城外打水了。

图中所示,就是一些生活比较艰难的百姓挑着水桶下河去打水。此时水势较浅,河岸上露出了厚厚的淤泥,打水的人只能从更深处的地方去取水,打完水的人还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坡路才能上到岸边。

清朝光绪年间,德国人在兰州城外,白塔山下游的位置修建了我国在沿海地区之外的第一座铁桥,即兰州黄河铁桥。

此前,中国古代所有的桥梁建筑都是木质的,外国人入关后,也仅在沿海地区修建了一些必要的交通设施。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内陆第一座具有现代感的桥梁,清朝时,此桥的名字就叫做“第一桥”。

民国期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也为了除去这座桥身上的一些外国色彩,这座桥被更名为“中山桥”。

后来经过多次的维修加固之后,中山桥确实已经不堪重负。所以不再作为车道使用,成为了只可行人通行的步行道,现在是兰州旅游的热门景点。

结语

历史上的兰州虽然贫穷,生活困难,但是兰州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下来,而且日子还越过越好。

过去的岁月固然值得我们怀念,但是现在的好日子更值得我们珍惜!

2 阅读:2621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7:41

    那么窄狭的地方,修了城墙就是个大堡子,不拆根本无法修道路。

  • 2024-01-26 02:41

    可惜了,这城墙不比西安差,啥时候拆的?

  • 2024-01-25 16:14

    兰州叫金城,固若金汤,没有拆城墙之前显而易见

    CC 回复:
    和淘金有关系!和城墙没多大关系吧!
  • 2024-01-25 23:58

    如果不要拆除,兰州旅游不会在是冷门!

  • 2024-02-15 17:43

    现代化的黄河大铁桥上行走着驼队[捂嘴巴]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