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改不掉的6个做饭坏习惯,很多个家庭都有,来看你中了几个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5-07 03:11:4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开始倾向于比较方便的“点外卖”。

据相关数据显示,单就2021这一年来说,我国的外卖用户已超5亿人次,但对于经常点外卖的群体而言,有大约30%的群体都面临着超重或肥胖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饮食上开始转头偏向“做饭”。

可就我国来说,每个家庭在做饭时都有几个“相同的坏习惯”,那这些坏习惯是什么,又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呢?

一、改不掉的做饭习惯,可能真的加重身体负担,看看你中了几个

1.热油冒烟才炒菜

很多人在炒菜时都习惯等到食用油热到冒烟之后才放入食材,但这个做法其实对人体是有很大伤害的。

食用油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分解出像丙烯酸、醛类等物质。

就其中的丙烯酸来说,这种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等器官和组织产生严重刺激,在进入人体之后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并且丙烯酸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3类致癌物,如果人体长期摄入的话,是有很大的致癌风险的。

2.反复用油

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人,喜欢将炸过东西的食用油留存下来,之后再进行反复油炸或者炒菜使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食用油不论是经过一次加热还是反复高温加热,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都会发生聚合,从而生成人体难以消化的有毒物质。

此外,食用油如果被反复加热的话,油中还会生成大量的自由基、苯并吡以及反式脂肪酸。其中,自由基在进入体内之后会对机体细胞产生很大的伤害,从而极易加速细胞老化,导致细胞失活。

而人体如果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的话,会使得体内的坏胆固醇水平不断提高,好胆固醇水平下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很大的诱发风险。

而苯并吡作为一种对人体“百害无一利”的物质,不仅会对心脑血管、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同时它还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如果人体长期摄入,会增加肺癌、消化道癌以及乳腺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3.连续炒菜不洗锅

如果在不洗锅的情况下连续炒菜,首先锅中会残留有食用油,从而会在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复用油或持续高温加热”等步骤,从而极易产生上述我们所说的有害物质。

并且就食物来说,很多食材中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如果在锅中有食物残渣或是轻微糊底的时候去炒下一个菜,那食物残渣会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更多的苯并吡、杂环胺以及丙烯酰胺等具有神经毒性和致癌性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4.不爱用抽油烟机

食用油在高温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气体中是含有很多挥发性物质的,当它们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之后,会生成包含苯并芘、丁二烯以及苯酚在内的高达20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当人体在吸入这种气体之后,首先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增大鼻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而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油烟中的话,还会有很高的致癌风险。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非吸烟女性的肺癌患者中,有高达60%的女性,都是因为长期处在排烟效果不好的厨房中,长时间所接触油烟之后导致的。

因此,建议大家在做饭的时候及时打开抽油烟机,提高厨房的排烟效果,并且尽量打开窗户,保持通风,如此一来才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健康隐患。

5.不注重砧板分类

很多家庭不管是切水果蔬菜还是生肉熟食,基本都是一个砧板,但这样做是有很大的健康隐患的。

像一些生的肉类和海鲜等食物中,本身是存在绦虫、肺吸虫等寄生虫卵和细菌的,并且这些寄生虫只能通过高温杀死。

也就是说,如果对于所有食材都使用一个砧板的话,即便用水清洗之后再去切熟食,寄生虫还是会存在,并且有很大的可能对熟食产生“污染”。

而寄生虫在进入人体之后,不仅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还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对其他身体器官产生伤害。

6.炒菜偏向高盐高糖

受到饮食口味的影响,我们通常都觉得油大、口味重的饭菜是比较香的,因此很多人即便是在家里做饭,都会放入过量的盐和糖,因此来增加饭菜的“色香味”。

可人体如果长期摄入过量的盐,是存在很大的高血压风险的,而高糖食物又会影响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从而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和控制。

并且如果长期过量使用这两种调味品,还会从根本上加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血栓的出现,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医生在这里建议大家,在做饭时尽量少盐少糖,而要想避免饭菜口味受到影响,不如尝试以下这种方式,保证口感的同时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研究显示:做饭时使用这些调料,饭菜更美味,血压更健康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国外的研究团队曾对“调料与血压”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

研究团队选取了超70名平均年龄为44岁的参与者作为受试对象,在对他们每天的调料混合物,也就是由肉桂、罗勒、香菜、大蒜等24种成分组成的调料摄入量,进行人为干预之后,将其分为了0.5g/天的低剂量组、3.3g/天的中剂量组以及6.6g/天的高剂量组。

随后开启了每4周交换一次饮食模式、每次交换期间有2周休息时间的交叉实验。

在每次更换饮食模式开始前和结束后,研究团队都会对所有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以及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进行全面监测,而在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且调整了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

虽说三组的血压均出现了降低,但:

• 就收缩压而言,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多降低了1.9mmHg,比低剂量组多降低了1.6mmHg;

• 就舒张压来说,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多降低了1.5mmHg,比低剂量组多降低了1.3mmHg。

并且在初步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研究团队还对不同性别的降压效果进行了全面比对,其结果显示:

在高剂量组中,调料降低血压这个机制,对于女性来说更加显著。

因此,研究团队表示,在饮食中如果添加像肉桂、大茴香、大蒜、香菜、黑胡椒、欧芹等等调味品,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还可能对心脏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而我们反看这项实验,尽管科研团队并未从实验过程中明确得知以上这些调料到底是如何降低血压的,但是在饮食当中添加了这些调料之后,是能够在“不添加更多盐、糖以及饱和脂肪”的情况下,就能保证饭菜风味的。

我们之前说过,像高盐、高糖等食物,又是导致身体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为身体埋下健康隐患。

那用天然香料代替食盐、食糖的话,是能够很好的避免这种结果产生的。

因此,要想改掉这个做饭坏习惯,同时又想保证饭菜口感不受影响的话,注重天然调味料的选择和使用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医生总结

总之,以上6大坏习惯是很多家庭在做饭时“意识不到”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又会为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建议大家在做饭时尽量保持通风和排烟,注重砧板分类,炒菜时的油温控制在五六成热是比较好的。

而对于使用过的食用油,能扔则扔,切勿“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1] 相对较高烹饪剂量的草药和香料可改善有心脏代谢疾病风险的成年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一项随机、交叉、对照喂养研究 .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

[2] 家庭厨房烹调油烟污染的危害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0 阅读:195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