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毛主席:第一个告诉日本!这是为何

南斋孤风中 2024-03-04 20:32:05

1964年10月15日的傍晚,周总理收到一封密报:

“邱小姐住下房。”

这份密报,来自二炮原司令员。

周总理收到密报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因为,这项行动非比寻常,关系到中国往后百余年的发展。

同时,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这项行动付出了人生、心血乃至性命,国外势力也紧盯着不放——为此,我国还承受了7次核欺诈。

那天,周总理回话:后面有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时间通知。

次日下午3点,“邱小姐”在新疆荒凉的戈壁滩上,升起迷人又危险的蘑菇云。

现场,所有研究人员弹冠相庆。

欢呼的声音,越祖国大江南北飞进毛主席的耳朵中。

他大笑,和大家说:

“咱们第一个告诉日本!”

四方惊诧

1964年10月16日,是个特殊的好日子。

不仅说的是我们建国刚刚15年,就拥有了世界最顶尖的武器研发进度。

也是说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

第18届奥运会,在天皇的发言中缓缓拉起序幕。

日本,并非没有仇恨,对它发射“小男孩”的美国。

反而深深地将膝盖弯下。

它打定主意,要给自己营造一个受害者的身份。

是的,就像犹太人靠着被纳粹树立的完美受害者形象一样。

日本明白,要想靠着美国这艘黄金船稳稳前进,必然要迎合西方的人道主义宣传。

所以,日本不仅年年举办广岛受害者纪念会。

还精心挑选了第一个点燃奥运火炬的亚洲人——坂井义则,时为早稻田大学的学子,刚好在广岛25万人被炸死的那天出生。

可以说,日本人对于原子弹,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对铃铛一样。

它既恐惧无比,又渴望主人再次按铃。

但是,这个主人要是中国,那么日本可能半夜也能吓出一身冷汗:

哪怕它们死不承认。

日本在二战中,对我们民族的所作所为,岂止一个“不人道”可以形容?

收到消息的当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心知肚明,差点被吓得跌倒在地。

毛主席通过这个行动,对池田勇人说:

“我们不仅记得,我们还时刻握紧了武器。”

不知道日本首相听完消息后的30秒,心里想的是遥远的美国,还是近在咫尺的中国?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国家收到消息后反应不一。

最尴尬的,应该是苏联。

赫鲁晓夫时期,他曾向毛主席要求租用沿海区域建立长波电台,并派军驻守——其实就是一个半吊子的租界。

具体可以看清政府时期的英法租界,还可以参照美在日韩的军事基地。

毛主席严词拒绝,赫鲁晓夫火冒三丈。

当即撤走了援华专家和技术。

对于苏联大哥而言,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且中国一再拒绝加入苏联体系,已经狠狠将大哥得罪。

这一次,必让中国就范!

差不多十年后,新上任的勃列日涅夫召来下属:“中国认错了吗?”

下属道:

“主席!中国原子弹研发成功了…”

(这一天刚好是勃列日涅夫上台第一天)

秉烛夜行

在诸多反应中,美国的反应不必多说。

甚至可以将“原子弹研发成功”,列为中美关系破冰的必备条件,除了老熟人外,还有两方的反应最为有趣。

其中一个,当属占据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蒋介石。

在溃逃台湾后,蒋介石一直报有美国帮自己重返大陆的悬浮期待。

他把口号喊得响彻天,其实他心里也没多少底。

核试验成功后,蒋介石对于“反攻”的期望彻底破灭。

其对于台军队的压迫更甚。

因为从台湾返回大陆的人,连年上升,台湾一度笼罩在“白色阴影”下。

另一个就是法国。

法国人说来有趣。

核武器成功时,中法刚刚建交,它率先对中国表达了祝福与赞赏,媒体报道也偏向正面。

但在中国后来居上,连氢弹也研发成功时,法国人破防了。

这就是西方人,你有他有,一派祥和;

你有他没,跳脚着急。

在我们研发核武器的团队中,有一名科学家就是从法国学成归来,还得到了居里夫人的赞助(10g镭和一台测辐射计数器)。

这名科学家就是杨承宗先生。

同时,受钱学森的委托,杨教授从国外带回来大量与原子能有关的仪器和药品,并且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许多材料。

他放弃国外高薪的生活并带来急需的物品,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科研人员的士气。

当然,科学家们的回国之路并不顺畅。

像钱老就有过被美国处处为难的经历,但在我国的保护下,他们平安到家。

当时,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匮乏,我们预备在青岛金银滩进行科研工作。

全靠解放军战士日夜不停地工作,一个帐篷睡了十多个人,才在一年内建成了科研基地。

除此之外,我们还缺镭矿石,有3支由地质学家与勘探人员组成的特别小队。

从南走到北,从北到东北,连轴转,高频次工作。

没有交通工具,就骑马,而骑马久了,大腿内侧血肉模糊;

没有吃的,就下河捉鱼,吃野味,但野味是有寄生虫风险的。

8个月后,十几名小队成员,在寻找矿石的过程中丧命。

以上所有的艰辛,全都只是研发核武器的前置条件。

在研发过程中,除了第一梯队的科学家,还有很多隐姓埋名的科研人员。

他们瞒着家人朋友,参加了一份秘密工作。

69年的十月以前,为了避免辐射,可能一封信也不曾寄出。

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将人民的未来放在心里,自愿奉献。

10月16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许多人彻夜难眠,许多人狂欢庆祝,也有人说:

“你们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将你们高高举起。”

一条从不回头的路

毛主席选择第一个通知日本,但估计说完就不在乎日本的反应了。

不如说,在我们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刻,其实就有了不再看任何国家眼色的实力。

君不见,俄乌冲突后韩国的经济几乎崩溃,却还是只能仰仗美国鼻息。

如果韩国有核武器。

想必尹大官人,也不至于给拜老先生唱生日歌了。

而中国的道路是一条从不回头的道路,一条永远朝前的道路,核武器射程范围内,一切的正义和公平都有保障。

向科研组,敬礼!

0 阅读:220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